《知我·暗里着迷》番外篇(一)
第41章:番外篇·光影交织
(上) 叶枫临的独白:暗影中的守望
爆炸的余波似乎还在耳畔嗡鸣,灼热的气浪仿佛依旧能舔舐到皮肤。我站在城市边缘一座废弃工厂的屋顶,俯瞰着脚下这片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战争的土地。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一切看起来与往常并无不同。只有我知道,在那平静的表象之下,某些深植的黑暗只是暂时蛰伏,如同受伤的野兽,在阴影中舔舐伤口,等待反扑的时机。
“当你需要,我仍在暗处。”
留给萧悦知的那张纸条,字迹潦草,却是我能给出的最郑重的承诺。离开,并非厌倦或畏惧,而是我必须回到我更为熟悉的战场——那光与影交界,规则模糊,真相被层层包裹的地带。
“父亲”……那个名字在舌尖滚过,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和一种近乎扭曲的敬畏。他是我的养父,是我童年时代唯一给予过“温暖”这个概念的人,也是将我和萧悦知,以及无数像我们一样的孩子,推入无尽实验深渊的始作俑者。他视我们为作品,为种子,为通往他所构想的“新世界”的阶梯。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萧悦知时的情景。在那所被称为“研究所”的白色建筑里,在一群或惶恐、或麻木的孩子中,她显得格外不同。眼睛亮得惊人,像淬了火的星辰,带着一种天生的倔强和探究欲。即使是在进行那些枯燥甚至痛苦的心理测试和潜意识引导时,她也总是试图理解背后的逻辑,而不是盲目接受。她是“父亲”最完美的作品,拥有着极其罕见的心理可塑性与潜意识潜能,但同时,她也拥有着“父亲”无法完全掌控的、强大的独立意志。
而我,作为“父亲”的养子,早期的“成功”实验体之一,角色更像是她的观察者、记录者,以及在必要时进行“校准”的辅助者。我比任何人都更早地意识到“父亲”计划的疯狂与不人道,那些被抹杀的个性,被篡改的记忆,以及……在计划失败或偏离预期时,被无情“处理”掉的“残次品”。那场导致研究所关闭的大火,并非意外,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清理。我亲眼目睹了太多生命的消逝,那些画面如同烙印,刻在我的灵魂深处。
萧悦知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她的父母察觉到了异常,试图揭露真相,却因此罹难。“父亲”原本计划在那场大火中将她也一并“清理”,是我,在最后关头,凭借对研究所结构的熟悉,将她从火海中带出,并利用混乱,伪造了她的死亡记录,将她送出了那个魔窟。而我,选择留在黑暗里,留在“父亲”可能存在的视野中,因为只有在这里,我才能获取信息,才能等待时机。
这些年,我游走在灰色地带。利用从“父亲”那里学到的知识、技巧,以及建立起来的一些隐秘渠道,我成为一个情报商人,一个神秘的线人。我追踪着“知我”计划的残余脉络,监视着任何可能与“父亲”相关的活动。我知道萧悦知成为了警察,她以她的方式在追寻真相,某种程度上,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只是她在明,我在暗。
当那个利用“知我”计划理论进行仪式杀人的疯子出现时,我就知道,风暴将至。凶手是计划的“失败品”,一个在实验中心灵扭曲,却深深痴迷于“父亲”理念,并试图以自己的方式“唤醒”萧悦知的可怜虫。他的出现,意味着“父亲”的阴影从未远离,甚至可能是一个信号,一个试探,或者一个更大阴谋的序幕。
重新接近萧悦知,是计划的一部分,也是我无法抑制的私心。我需要利用她作为“完美作品”的吸引力,引出藏得更深的敌人,包括那个可能还活着的“父亲”。但每一次与她接触,每一次看到她因为案件、因为被触动的记忆而痛苦、而坚韧、而执着地追寻时,那些被我刻意冰封的情感,总会泛起细微的裂痕。
她质问我,试探我,依赖我,又警惕我。这种复杂的关系,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探戈,每一步都充满计算,却又不可避免地掺杂了真实的心跳。在废弃老宅,她陷入记忆陷阱几乎崩溃时,我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那不仅仅是出于对“计划”可能失败的担忧,更是源于一种害怕失去她的纯粹恐惧。在最终的研究所,当她面临“父亲”给予的终极抉择,当她眼中挣扎着痛苦与迷茫,最终却爆发出摧毁一切的决绝意志时,我知道,她从来不是任何人的作品,她是萧悦知,独一无二,光芒夺目。
爆炸响起,我拉着她冲出火海,背后的炽热仿佛要将一切罪恶净化。她选择摧毁,选择与既定的命运决裂,这在我的预料之中,却依旧让我感到震撼和……一丝释然。她走上了与我不同的路,一条站在阳光下的路。
所以,我离开了。我的世界依旧充满谎言、陷阱和无处不在的威胁。“父亲”的势力虽受重创,但像他那样的人,绝不会轻易放弃。他的理念,他的网络,可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我的战斗远未结束。留在她身边,只会将更多的阴影带到她的生活中。她能在那场风暴后重新站稳,回归警队,已属不易。我不能,也不愿成为她新生活中不确定的因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