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赋之平凡岁月
第三卷:迷雾深,正邪战
第21章:道长遗泽与薪火传
深秋的雨丝带着透骨的凉意,斜斜打在众生茶坊的青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檐角悬着的铜铃被风吹得摇晃,却发不出往日清脆的声响,只余下沉闷的呜咽,像是在为谁垂泪。
茶坊里没有点灯,只有几缕昏黄的天光从窗棂缝隙钻进来,勉强勾勒出屋内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草药味,混杂着淡淡的酒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气,压过了平日里萦绕不散的茶香。
张清远躺在茶坊最里间的藤榻上,原本总是挺直的腰杆此刻塌陷下去,像一株被狂风暴雨摧残过的枯竹。他那件洗得发白的道袍沾满了污渍,左臂缠着厚厚的布条,渗出的暗红血迹已经发黑,显然之前挡下的那记蛊毒正在疯狂侵蚀他的生机。
林不尽坐在榻边的小马扎上,指尖搭在老道长的腕脉上,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能清晰地感知到那股阴寒歹毒的气息像无数条小蛇,正沿着经络游走,所过之处,原本还算平稳的气运气息如同被冰封的河流,正一点点失去流动的活力。更让他心惊的是,张清远体内属于修道之人的那股清正元气,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溃散,就像燃到尽头的烛火,随时可能熄灭。
“没用的……”张清远忽然睁开眼,声音嘶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他费力地抬起没受伤的右手,拍了拍林不尽的手背,“这‘蚀心蛊’……是吴明那厮的本命蛊,沾了就没打算让人活……别白费力气了。”
林不尽喉结滚动了一下,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他抽出搭脉的手,从旁边的矮几上端起一碗还冒着热气的茶汤,小心地递到张清远嘴边:“道长,喝点安神茶吧,祖传的方子,多少能舒坦点。”
茶汤是他用最顶级的野山参须、茯苓和陈年普洱慢火熬了两个时辰的,特意加了些能安神定气的草药。可看着张清远抿了两口就摇头示意停下,林不尽心里清楚,这碗茶能做的,不过是让老道长少受点罪罢了。
王微亦端着刚换过药的瓷盘从外间走进来,眼圈红肿得像核桃。她刚才强撑着帮张清远清理伤口时,看到那黑紫色的溃烂已经蔓延到了肘部,吓得手都在抖,却死死咬着嘴唇没敢哭出声——她知道,现在不是哭的时候。
“道长,我再帮您换次药吧。”她蹲下身,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张清远摆了摆手,浑浊的眼睛在昏暗中忽然亮了些,目光扫过林不尽,又落在王微亦身上,最后转向站在门口的陈国忠。老警长背对着屋里,肩膀微微耸动,显然也没忍住情绪。
“都过来……”张清远喘息着说,“趁我还有力气,有些事……得交代清楚。”
林不尽扶着他慢慢坐起身,在背后垫了个厚厚的靠枕。王微亦赶紧搬了张椅子坐在榻边,陈国忠也转过身,用袖口抹了把脸,快步走到跟前。
“林小子……”张清远看向林不尽,眼神里带着几分欣慰,又有几分不舍,“你这茶坊……守得不错。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红尘一盏茶,冷暖自饮之’,你没丢……”
林不尽用力点头,鼻尖一阵发酸:“道长放心,只要我在,茶坊就在。”
“好……”张清远笑了笑,牵动了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冷气,却依旧坚持着,“我那间破屋里……床底下有个樟木箱,里面有本《清微符箓真解》,是我师父传下来的,比我平时瞎画的那些玩意儿有用……还有枚和田玉符,是祖传的,能挡一次邪祟……都给你。”
他顿了顿,喘了口气继续说:“你这感知气运的本事是天授,但不懂术法护身,总像赤手空拳走夜路……那本书你好好看,能学多少是多少,不求你降妖除魔,至少……能护着自己和这茶坊。”
林不尽眼圈红了,哽咽着说不出话,只能重重点头。他知道,这哪里是什么“玩意儿”,这分明是老道长压箱底的宝贝,是把看家本领都交了出来。
张清远又看向王微亦,眼神柔和了许多:“小王丫头……你那股子较真劲儿,像极了我年轻时候……”
王微亦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啪嗒啪嗒掉在衣襟上:“道长,您会好起来的,我们还等着听您讲年轻时的故事呢。”
“傻丫头……”张清远抬手想拍拍她的头,却没力气抬起来,只能苦笑着说,“生老病死,道法自然,没什么好难过的。我得告诉你件事……陈星那孩子的案子,我之前就觉得蹊跷,现在想明白了,跟那个姓莫的脱不了干系。”
陈国忠猛地攥紧了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道长,您说清楚!”
“那厮搞的不是简单的邪术,是‘气运嫁接’……”张清远的声音越来越低,却字字清晰,“用特殊仪式……把别人的好运转到自己身上,把霉运……转嫁出去。陈星那孩子……恐怕是撞破了他的秘密,被当成了‘祭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