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道:乱世菩提盛世尘
第二卷:道 · 青锋染血意难平
第35章:归隐山林寂 - 道门功成拂衣去
战争的硝烟终于缓缓散去,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在微风的轻抚下,似乎也在努力地愈合着伤口。那弥漫于天地间的血腥之气,渐渐被清新的空气所取代,只留下一片劫后余生的宁静与荒芜。
玄清居士站在那座曾经作为临时指挥点的高坡之上,目光平静地俯瞰着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他身旁,清风上人静静地伫立着,同样神色凝重。在他们身后,是道门剩下的一众弟子,虽然个个身上带着或轻或重的伤势,但眼神中却透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坚定。
远处,朝廷的使者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正朝着他们所在的方向赶来。使者的队伍中,旌旗招展,马匹嘶鸣,彰显着朝廷的威严与荣耀。他们带来的,是朝廷对玄清等人在这场战争中卓越功绩的褒奖,金银财宝、良田美宅、高官厚禄,应有尽有。
“玄清真人,此次大战,若无您与诸位道人的相助,我朝百姓不知还要遭受多少苦难。圣上龙颜大悦,特命我前来,赐予真人及各位道人丰厚的赏赐,还望真人莫要推辞。”使者一脸恭敬地说道,眼神中满是期许。
玄清居士微微颔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微笑。他的笑容,平和而又坚定,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使者大人,多谢圣上的美意。我等道门中人,下山只为济世救人,并非为了功名利禄。如今战乱已平,百姓也逐渐安定,我等心愿已了,只想回归山林,继续清修。这些赏赐,还请大人带回去,转达我等对圣上的感激之情。”
使者听闻,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玄清居士会如此果断地拒绝。他眉头微皱,心中有些焦急,连忙劝说道:“真人,这赏赐乃是圣上的一片心意,您若推辞,恐怕圣上会心生不悦。况且,这些赏赐不仅是对真人您的嘉奖,也是对道门的尊崇,日后道门在这世间,也能更加发扬光大。”
清风上人在一旁轻轻摇了摇头,接口道:“使者大人,我等道门修行,讲究的是顺应自然,清心寡欲。功名利禄,于我们而言,不过是过眼云烟。若因这些身外之物而迷失本心,反倒违背了我等修行的初衷。还望大人能够理解。”
使者见两人态度坚决,知道再劝也是无用,不禁暗暗叹了口气。他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惋惜。“既然真人与上人意已决,那在下也不便强求。只是,如此大功却不受赏赐,实在是令人敬佩。”
玄清居士与清风上人相视一笑,眼神中满是默契。他们转过身,望着身后的弟子们,说道:“弟子们,我等道门修行,不求功名利禄,只求问心无愧。如今战乱已息,我们也该回到山林之中,继续潜心修行,传承道门的衣钵。”
弟子们纷纷点头,齐声应道:“谨遵师父教诲!”声音整齐而又响亮,在这片空旷的土地上久久回荡。
就在这时,周围的百姓们听闻玄清等人要拒绝朝廷的赏赐,归隐山林,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扶老携幼,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走到玄清居士面前,扑通一声跪了下来。
“真人啊,您可不能走啊!若不是您和各位道爷,我们这些老百姓早就死在战乱之中了。您对我们的大恩大德,我们无以为报,您要是就这么走了,让我们如何心安啊!”老者老泪纵横,声音带着几分哀求。
紧接着,周围的百姓们也纷纷跟着跪了下来,齐声说道:“真人留下吧!真人留下吧!”那声音如同滚滚洪流,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
玄清居士见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他连忙上前,将老者扶起,说道:“老人家,快快请起。我等所做之事,皆是分内之事。如今战乱已平,你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我等回归山林,也是为了更好地修行,日后若有需要,我等自会出山相助。”
百姓们听了玄清居士的话,心中虽然依旧不舍,但也知道无法挽留。他们纷纷从怀中掏出一些自家的土特产,诸如鸡蛋、干粮、水果之类的,递到玄清等人面前。
“真人,这些东西不值钱,但都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是啊,真人,路上带着,也好有个照应。”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说道。
玄清居士看着百姓们真挚的面容,心中满是温暖。他不再推辞,带着弟子们一一接过百姓们的馈赠。“多谢各位乡亲的好意,我等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
随后,玄清等人告别了百姓和使者,踏上了回归山林的道路。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渐渐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但他们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现出的英勇与担当,却深深地印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中,成为了流传于民间的一段佳话。
一路上,阳光透过茂密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鸟儿在枝头欢快地鸣叫着,仿佛在为他们的归来而欢呼。玄清等人沿着熟悉的山路缓缓前行,心中满是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