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与道:乱世菩提盛世尘
第一卷:佛 · 泥金塑骨情难全
第9章:道影入红尘 - 玄清下山济危难
玄清居士负手立于道观之巅,极目远眺,只见远处尘烟滚滚,那是逃难的百姓如潮水般涌来。身旁的清风上人面色凝重,低声道:“师兄,乱世已至,佛门闭门,百姓何辜。”玄清微微颔首,目光坚定,沉声道:“我道门虽隐于山林,然乱世当前,不可坐视不理。传我令,众弟子随我下山,救百姓于水火。”
道观中顿时忙碌起来,年轻的道童们奔走相告,年长的弟子们迅速收拾行装,准备法器。不一会儿,玄清居士率着一众师兄弟,其中清风上人紧随其后,阔步走出道观。他们身着素色道袍,手持拂尘,腰间佩剑,步伐沉稳而坚定,仿佛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感。
柳如烟与潘金莲随着逃难的人群,一路奔波,疲惫不堪。此时的柳如烟,心中满是绝望与愤怒,那曾经让她虔诚跪拜的佛门,在这乱世之中竟如此冷漠,将他们拒之门外。而潘金莲,早已泣不成声,她那瘦弱的身躯在人群中摇摇欲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
当玄清等人来到城外,便立刻着手搭建粥棚。他们施展道法,让柴薪自燃,锅中的水迅速翻滚。米粮在玄清的法术之下,源源不断地从道观的粮仓转移到锅中。柳如烟与潘金莲在人群中看到这一幕,眼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姐姐,你看,那些道人好像在施粥。”潘金莲扯了扯柳如烟的衣角,声音带着几分虚弱与期待。柳如烟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玄清居士站在粥棚前,神情温和而悲悯,正指挥着弟子们给百姓分发粥食。
柳如烟拉着潘金莲,艰难地朝粥棚挤去。待她们靠近,玄清看到了这两位神情憔悴的女子。柳如烟直视着玄清的眼睛,眼中既有感激,又有疑惑,问道:“大师,佛门拒百姓于门外,为何你们道门却愿出手相助?”
玄清微微叹息,目光扫过周围受苦的百姓,缓缓说道:“我道门讲究顺应自然,心怀苍生。乱世之中,百姓受苦,便是自然失衡,我等自当出手,以尽绵薄之力。而佛门……”说到此处,玄清微微摇头,没有再多说什么。
柳如烟心中一震,想起自己在佛门的种种遭遇,以及那所谓的“佛缘”,只觉得无比讽刺。她咬了咬嘴唇,又问道:“大师,那所谓的佛缘,难道都是假的吗?”
玄清目光温和地看着她,说道:“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所谓的佛缘,若掺杂了功利与虚伪,便已失了本心。姑娘莫要执着于过往,当着眼于当下,救助苍生,方为正道。”
柳如烟听了玄清的话,心中豁然开朗。她看了看身旁的潘金莲,又望了望四周那些受苦的百姓,毅然说道:“大师,我愿追随你们,一同救助百姓。”潘金莲犹豫了一下,也轻轻点了点头。
玄清微笑着点头,说道:“善哉,姑娘有此心意,实乃百姓之福。”说罢,他便安排柳如烟和潘金莲帮忙给百姓分发粥食。
此时,粥棚外的百姓越来越多,队伍排得老长。众人眼中满是对食物的渴望,然而秩序却出奇地好。玄清的弟子们一边分发粥食,一边安慰着百姓。清风上人则施展道法,为一些受伤的百姓治疗伤口。他手中的拂尘轻轻挥动,一道柔和的青光闪过,伤口便迅速愈合。百姓们对他感恩戴德,纷纷跪地叩谢。
然而,救助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随着难民数量的不断增加,粮食渐渐有些供不应求。玄清眉头微皱,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他深知,若不能解决粮食问题,这些百姓依旧难以度过难关。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骚乱。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子,手持棍棒,气势汹汹地朝着粥棚冲来。为首的男子满脸横肉,大声叫嚷着:“你们这些道士,凭什么把粮食都给这些人,我们也要!”
玄清上前一步,挡住众人,神色平静地说道:“诸位莫要冲动,这些粮食乃是为了救助难民,大家若有难处,我们自会想办法。”
那为首的男子却丝毫不听,恶狠狠地说道:“少废话,今天这粮食我们要定了!”说罢,便挥起棍棒朝着玄清打去。玄清身形一闪,轻松躲过这一击。他身后的弟子们见状,纷纷抽出佩剑,将玄清护在身后。
柳如烟心中一紧,她从未见过如此场面,心中既害怕又担忧。潘金莲更是吓得躲在她身后,瑟瑟发抖。然而,柳如烟看着玄清等人那镇定自若的神情,心中莫名地涌起一股勇气。她捡起地上的一根木棍,紧紧握在手中,对潘金莲说道:“妹妹,别怕,我们不能让他们破坏了粥棚,这是大家活下去的希望。”
玄清见此情形,高声说道:“诸位,如今乱世,大家本应同舟共济,莫要自相残杀。若你们实在饥饿,待我们安顿好这些难民,定会想办法给你们提供食物。”
那为首的男子却不为所动,依旧指挥着众人向前冲。玄清无奈,只得施展道法。他手中拂尘一挥,一道强大的气流扑面而来,将那些闹事的男子纷纷吹倒在地。然而,这些人依旧不肯罢休,挣扎着想要爬起来继续闹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