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修之禁忌之术
在术如生决然投身幽冥裂隙之后,天地间仿佛陷入了一阵死寂。那狂暴肆虐的幽冥之气,随着术如生的献祭,如同脱缰的野马被猛然勒住了缰绳,开始缓缓收敛。
归墟海眼处,原本遮天蔽日的幽冥黑云渐渐散去,露出了被其掩盖的湛蓝天空。破碎的大地满目疮痍,焦黑的土地上残留着战斗的痕迹,一道道巨大的沟壑纵横交错,仿佛是大地痛苦的伤痕。正邪双方的幸存者们,皆带着满身的疲惫与伤痛,眼神中还残留着劫后余生的惊惶,呆呆地望着那逐渐闭合的幽冥裂隙。
沐秋拖着伤体,一步一步艰难地朝着术如生消失的地方走去。她的衣衫破碎,鲜血渗透了布料,在身后留下一串殷红的脚印。她的眼神中,既有对这场惨烈战斗的难以置信,又有着对术如生那决然赴死之举的复杂情感。仇恨在这一刻,似乎被一种更为深沉的情感所掩盖。
终于,她来到了那片满是焦土的区域,在一片废墟之中,她发现了一块残留的、刻有不完整“噬魂引”符文和术如生名字的焦黑骨片。她缓缓蹲下身子,颤抖着伸出手,将那骨片捡起。触手温热,仿佛术如生的最后一丝气息还残留在上面。她凝视着那模糊的符文和名字,心中五味杂陈。曾经,她对术如生只有纯粹的厌恶与追杀的决心,视他为危害世间的邪魔。但此刻,在亲眼目睹他以一己之力阻止了幽冥裂隙的彻底爆发,拯救了无数生命之后,她心中的恨意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敬意与惋惜。
“你……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沐秋轻声呢喃,声音在寂静的空气中回荡,却无人应答。她想起了与术如生的每一次交锋,他那充满智谋的应对,那为了生存和信念不顾一切的疯狂,以及最后那决然赴死的身影。这一切,都让她对这个曾经的敌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而在凡俗城镇,人们并不知道刚刚经历了一场关乎生死存亡的浩劫。城镇依旧如往常一般,市井喧嚣,人来人往。街头巷尾,小贩们叫卖着各种货物,孩子们嬉笑玩耍。没有人知道,那个曾经在城镇边缘短暂停留,被他们视为怪人的术如生,为了守护这片平凡的土地,付出了怎样惨重的代价。
在天枢阁那昏暗的密室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正伏案书写。他的手中握着一支古老的毛笔,笔尖在泛黄的纸张上缓缓移动,记录着这场灾难的始末。在记录的末尾,他添上了一行模糊的注脚:“...祸起幽冥,终为一人所镇。其名术如生,所行虽邪,其功莫大,其志悲绝。然禁忌之术,终遭反噬,魂飞魄散,不入轮回。特录于此,警醒后人。”写完之后,老者轻轻合上卷宗,将其放入了一个尘封的书架之中。这一卷宗,或许将永远尘封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有极少数人有机会翻阅,去了解那段被遗忘的悲壮过往。
在葬仙渊底,那株吸收了最后一丝精粹的幽冥之花,在一片寂静中悄然绽放。花瓣呈现出一种奇异的幽蓝色,散发着淡淡的光芒。它的周围,幽冥之气如丝带般环绕,仿佛在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故事。然而,除了这株幽冥之花,整个葬仙渊底依旧是一片虚无的寂静。没有生命的迹象,只有无尽的黑暗与沉默。
此时,在清源堂的议事厅中,气氛凝重。凌老坐在主位上,面色阴沉。他望着台下站着的沐秋和其他几位长老,心中思绪万千。
“沐秋,此次事件,你有何感悟?”凌老打破了沉默,目光落在沐秋身上。
沐秋抬起头,眼中透着坚定与思索:“师尊,术如生虽为邪修,却以生命阻止了幽冥裂隙的爆发。或许,我们对邪修的认知,不应仅仅局限于他们所修炼的功法,而更应看到他们内心的坚守与抉择。”
一位长老皱了皱眉头,不悦道:“哼,邪修终究是邪修,术如生即便做了此事,也难掩他修炼禁忌之术、残害生灵的过往。”
沐秋微微摇头:“长老,术如生修炼禁忌之术,实有其苦衷。他出身微末,身负血仇,正道又对他置之不理。在绝境之中,他才踏上了这条邪修之路。但他心中,始终有一丝未泯的良知,否则,他不会为了守护凡俗之地,而与幽泉会对抗,最终牺牲自己。”
凌老微微点头,目光中闪过一丝复杂:“沐秋所言,不无道理。此次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正道与邪修之间,并非只有绝对的对立。幽泉会妄图利用幽冥裂隙的力量颠覆世界,其心可诛。而术如生,虽为邪修,却做出了正道之士都难以做到的牺牲。我们正道,也应反思,在面对那些身处绝境之人时,是否太过冷漠。”
众长老听闻,皆陷入了沉思。这场浩劫,不仅改变了术如生的命运,也让正道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理念与行事方式。
在遥远的一处山谷中,一位神秘的黑袍人正静静地站在一块巨石之上,俯瞰着世间的一切。他的眼神深邃,似乎能洞察一切。他轻声自语道:“术如生,你的牺牲,是否能真正唤醒他们?这世间的正邪之道,又岂是如此简单便能分清。”说完,他的身影渐渐消失在空气中,只留下山谷间回荡的风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