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典籍风波,遗忘之影蚀初心
仲秋的阳光透过盛世典籍馆的雕花窗棂,洒在一排排整齐的竹简和绢帛上,泛着温润的光泽。这座耗费三年心血建成的典籍馆,是林微传承文明的核心之地,馆内收藏了新政推行以来的各项律法典籍、农工技艺、天文地理、百姓事迹,由狄仁杰亲自牵头编纂,汇聚了天下英才的智慧,被誉为“中原文明之库”。
今日是典籍馆正式对外开放的前一日,狄仁杰正带着数十名编修,对核心典籍进行最后的校对。然而,当他们打开存放《新政总录》的玉盒时,却发现原本字迹工整、内容详实的绢帛,竟变得字迹模糊,多处关键内容被篡改——“科举扩录”被改为“世族举荐”,“商税均平”被改为“重农抑商”,“均田令”更是被涂抹殆尽,取而代之的是“田归世族,民为附庸”的古老条文。
“这……这是怎么回事?”一名年轻编修惊得脸色惨白,手中的竹简掉落在地,“昨日我们还校对过,明明完好无损,怎么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这样?”
狄仁杰脸色凝重,伸手触摸绢帛,指尖传来一丝阴冷的寒意,绢帛上还残留着一缕若有若无的灰雾,与当年混沌之影的黑气相似,却更加隐蔽,带着一股让人遗忘的诡异力量。“不好,是邪祟作祟!”
他立刻让人封锁典籍馆,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向皇宫禀报。
御书房内,林微看着被篡改的《新政总录》,眉头紧锁。洛书玉版平铺在案上,莹白的光芒流转,上面浮现出一缕缕灰色的影子,如同薄雾般游走,正是这些影子篡改了典籍。
“陛下,这是‘遗忘之影’!”苏瑾查阅了古籍后,脸色凝重地说道,“上古典籍记载,遗忘之影是上古时期‘守序之界’的产物,专门以文明的变革记忆为食,能篡改文字、模糊记忆,让人们忘记革新的成果,回归古老的秩序。它们没有实体,只能依附于承载文明的载体,比如典籍、器物,甚至人心。”
“守序之界?”林微心中一动。
“没错。”苏瑾继续道,“上古时期,有一批‘守序长老’,他们认为天地万物皆有定数,变革会破坏天地平衡,因此创立了守序之界,豢养遗忘之影,专门阻止文明的变革。后来,上古圣王推行革新,击败了守序长老,将他们封印在‘时光静域’,遗忘之影也随之沉寂。没想到如今竟然重现人间!”
宇文擎沉声道:“陛下,典籍馆是文明传承的核心,若典籍被篡改,百姓们会逐渐忘记新政带来的好处,守旧派也会趁机煽风点火,让盛世根基动摇!”
林微点了点头。她深知,文明的传承远比武力的征服更重要。新政之所以能稳固,不仅因为它带来了富足,更因为百姓们记住了变革的艰难和成果。一旦记忆被篡改,人心就会动摇,盛世也会随之崩塌。
“狄仁杰,典籍馆内还有多少典籍被篡改?”林微问道。
“陛下,目前查明,核心典籍《新政总录》《格物要术》《农桑辑要》均被篡改,其余次要典籍暂时完好。”狄仁杰躬身道,“但遗忘之影的力量正在扩散,若不尽快阻止,不出三日,馆内所有典籍都会被篡改!”
“更严重的是,”苏瑾补充道,“遗忘之影不仅能篡改典籍,还能影响接触典籍的人。今日参与校对的编修,已有三人出现记忆模糊,忘记了新政的具体内容,甚至认为被篡改的条文才是‘古法正道’!”
林微心中一沉。遗忘之影比混沌之影更加隐蔽,也更加危险。混沌之影以恶念为食,容易察觉;而遗忘之影以记忆为食,悄无声息,等人们发现时,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盛世的由来。
“陛下,守旧派的残余势力一定在背后推波助澜!”宇文擎道,“他们一直对新政心怀不满,现在借助遗忘之影的力量,想要让文明倒退,恢复他们的特权!”
林微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传朕旨意:典籍馆全面封锁,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医官署立刻研制抵御遗忘之影的药剂,发放给编修和接触过被篡改典籍的人;狄仁杰,你带人排查典籍馆的每一个角落,寻找遗忘之影的源头;苏瑾,你查阅上古秘典,寻找克制遗忘之影的方法;宇文擎,你加强京城的安保,严查守旧派的残余势力,防止他们趁机作乱。”
“臣遵旨!”三人同时领命。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比预想的更快。仅仅一日后,京城就出现了诡异的变化:一些年迈的官员开始在朝堂上提及“古法”,认为被篡改的典籍才是“正统”;市井中,有老人忘记了新政带来的富足,开始怀念“世族庇护”的日子;甚至连典籍馆的部分编修,也公开表示支持“恢复古法”,认为林微的新政“过于激进,破坏了祖制”。
遗忘之影的力量,正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人们的记忆和初心。
二、民心坚守,寒门赤子护典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