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凤啼权巅:穿越女的帝王攻略 > 第308章 河伯咆哮,凤驭安澜

第一节 黄涛噬土,灾情告急

凤启元年盛夏,中原连日暴雨,乌云如墨,压得人喘不过气。黄河流域更是阴雨连绵,河水暴涨,浊浪滔天。自上古以来,黄河便以“善淤、善决、善徙”闻名,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此刻在连日暴雨的冲刷下,更是如暴怒的巨兽,挣脱了两岸堤坝的束缚,疯狂地吞噬着沿岸的土地、村庄与生灵。

最先传来急报的是河南府。黄河在河南府境内的堤坝决口,数十丈宽的缺口处,黄涛汹涌而出,如万马奔腾,瞬间淹没了沿岸的十几个村庄。房屋被冲毁,田地被淹没,百姓们来不及逃跑,纷纷被卷入涛涛黄水中,死伤无数。侥幸逃生的百姓,扶老携幼,逃到高处,无家可归,只能靠吃树皮、草根为生,处境凄惨。

紧接着,河北、山东等地也相继传来急报,黄河多处堤坝决口,灾情蔓延,波及数十个州县,受灾百姓达数百万之众。各地的奏报如雪片般飞往京城,字里行间都透着绝望与急切。

太和殿内,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文武百官分列两侧,个个神色惨白,忧心忡忡。林微身着明黄色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手中紧握着一份来自河南府的奏报,眉头紧锁。奏报上的字迹被泪水浸染,模糊不清,字里行间描述的惨状,让她心中阵阵刺痛。

“陛下,黄河泛滥,灾情严重,河南府已被淹没大半,受灾百姓数百万,无家可归,急需朝廷救援!”户部尚书李修出列奏道,声音哽咽,“臣恳请陛下立刻下旨,调拨粮草、物资,派遣官员前往灾区赈灾,同时组织人力,抢修堤坝,堵住决口!”

“李尚书所言极是!”兵部尚书张强附和道,“灾区秩序混乱,盗匪横行,若不尽快派遣军队前往维持秩序,安抚百姓,恐怕会引发民变!”

开明派官员们纷纷出言,恳请林微尽快采取行动。而保守派官员们,则站在一旁,神色复杂,眼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陛下,依臣之见,此次黄河泛滥,并非天灾,而是**!”前朝遗老,如今的礼部侍郎周显突然出列,躬身奏道。周显是保守派的核心人物之一,一直对林微称帝心怀不满,伺机发难。

“周侍郎此言何意?”林微冷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陛下,”周显道,“黄河乃是河伯之居所,历代帝王都对河伯恭敬有加,每年都会举行祭祀大典,祈求河伯保佑黄河安澜。而陛下登基后,废除了祭祀河伯的大典,改用新政,触怒了河伯。此次黄河泛滥,正是河伯对陛下的警告!”

“周侍郎说得对!”其他保守派官员纷纷附和,“陛下,若想平息河伯的怒火,保住天下百姓,就必须恢复祭祀河伯的大典,献上童男童女作为祭品,同时废除新政,退位让贤,还政于皇室宗亲!”

“一派胡言!”宇文擎怒喝一声,出列反驳道,“黄河泛滥,乃是自然之灾,与祭祀河伯何干?周显,你分明是借灾情发难,想要动摇陛下的统治,颠覆凤启王朝!”

“宇文元帅,你血口喷人!”周显道,“臣所言句句属实,皆是为了天下百姓!若陛下不听臣的劝告,执意推行新政,触怒河伯,黄河泛滥将永无止境,天下百姓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朝堂之上,支持与反对的两派再次争论不休。保守派官员们趁机散布谣言,将黄河泛滥归咎于林微称帝和推行新政,试图煽动百官和百姓,逼迫林微退位。

林微坐在龙椅上,神色平静,心中却早已怒火中烧。她知道,保守派官员们是借灾情发难,想要趁机夺权。但此刻,灾区的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她没有时间与他们争论。

“众卿稍安勿躁。”林微的声音清亮,压过了百官的争论,“黄河泛滥,是天灾,亦是对朕的考验。朕绝不会因为一场灾情,就废除新政,退位让贤。朕会亲自前往灾区,组织百姓治水,堵住决口,赈济灾民。至于祭祀河伯,献上童男童女,纯属无稽之谈,朕绝不允许此类残害百姓的事情发生!”

“陛下,万万不可!”周显急道,“灾区危险,黄河水势汹涌,陛下万金之躯,岂能轻易涉险?若陛下有个三长两短,凤启王朝将群龙无首!”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林微道,“宇文擎,你立刻率领三万禁军,随朕前往河南府灾区,维持秩序,组织人力治水;苏瑾,你负责调拨粮草、物资、药品,尽快运往灾区,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药医;李修,你负责协调各地官员,统计灾情,安抚百姓。其他官员,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臣遵旨!”宇文擎、苏瑾、李修等人齐声应道。

保守派官员们见状,心中虽有不满,但也不敢再反对。他们知道,林微心意已决,此刻再争论,只会引火烧身。

第二节 御驾亲征,临危受命

三日后,林微率领三万禁军,踏上了前往河南府灾区的征程。御驾亲征的消息传到灾区,百姓们既激动又担忧。激动的是,女帝亲自前来,说明朝廷重视灾情,他们有救了;担忧的是,黄河水势汹涌,女帝万金之躯,若有闪失,他们将罪该万死。

林微的御驾一路疾驰,沿途所见,皆是一片狼藉。道路被冲毁,桥梁被淹没,田地变成了汪洋,村庄沦为泽国。逃到高处的百姓们,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中满是绝望。看到林微的御驾,他们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祈求女帝救救他们。

林微心中刺痛,立刻下令,让禁军就地搭建临时帐篷,安置灾民,同时发放粮草和药品。她亲自走下御驾,扶起倒地的百姓,轻声安慰道:“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朕来了,朕一定会治好黄河,堵住决口,让你们早日重返家园,重建家园!”

百姓们听到林微的话,心中燃起了希望,纷纷高呼“凤主万岁,万岁,万万岁!”

经过数日的跋涉,林微的御驾终于抵达了河南府灾区的核心地带——黄河决口处。远远望去,数十丈宽的决口处,黄涛汹涌,浊浪滔天,如一条咆哮的黄龙,疯狂地吞噬着周围的土地。决口两侧,临时搭建的堤坝摇摇欲坠,随时都有再次决口的危险。禁军和百姓们正在奋力抢修堤坝,但在汹涌的黄涛面前,他们的努力显得如此渺小。

“陛下,您来了!”河南府知府王大人快步迎了上来,跪倒在地,泪流满面,“臣无能,未能守住堤坝,让百姓们受苦了!”

“王大人,起来吧。”林微扶起他,“灾情严重,非你一人之过。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我们要尽快想办法,堵住决口。”

林微走到决口处,仔细观察着水势和堤坝的情况。她发现,黄河的堤坝大多是用泥土筑成的,经过连日暴雨的冲刷,早已变得松软不堪,这也是堤坝容易决口的主要原因。而且,决口处的水势太过汹涌,单纯依靠人力和泥土,根本无法堵住决口。

“宇文擎,苏瑾,你们过来。”林微道。

宇文擎和苏瑾立刻走到她身边。

“宇文擎,你立刻组织禁军和百姓,在决口两侧修建临时导流渠,将一部分黄河水引入附近的低洼地带,减缓决口处的水势。”林微道,“苏瑾,你立刻让人运来大量的石块、木材、钢筋(被包装成“上古神铁”)和水泥(被包装成“固堤神泥”),这些都是加固堤坝和堵住决口的关键物资。”

“臣遵旨!”宇文擎和苏瑾齐声应道。

林微之所以能想到这些方法,是因为她在现代学习过水利工程知识。她知道,想要堵住决口,首先要减缓水势,然后用坚固的材料加固堤坝,最后再用“合龙”的方法,堵住决口。

但在这个时代,这些方法都是闻所未闻的。为了让百姓们相信她,她必须将这些现代水利知识,包装成“上古水利术”。

“乡亲们,”林微走到百姓们面前,高声道,“朕得到上古大神的指点,掌握了‘上古水利术’,能够治好黄河,堵住决口。现在,朕需要你们的帮助,与朕一起,共抗天灾,重建家园!”

百姓们听到林微的话,心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他们知道,林微是“凤圣女帝”,拥有神通广大的“上古秘术”,一定能够带领他们战胜灾情。

“我们愿意跟随陛下,共抗天灾!”百姓们纷纷高呼。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微亲自坐镇决口处,指挥禁军和百姓们治水。宇文擎组织人力,修建导流渠。百姓们虽然疲惫不堪,但在林微的感召下,个个干劲十足。他们肩扛手推,运送土石方,修建导流渠。经过数日的努力,两条宽大的导流渠终于建成,黄河水被分流,决口处的水势果然减缓了不少。

苏瑾也不负所望,从全国各地调来了大量的石块、木材、钢筋和水泥。这些物资被源源不断地运往决口处,为加固堤坝和堵住决口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林微则亲自指导百姓们,用钢筋和水泥加固堤坝。她将水泥和沙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制成“固堤神泥”。这种“神泥”凝固后,坚硬如石,比传统的泥土堤坝坚固百倍。百姓们看到“固堤神泥”的神奇效果,纷纷惊叹不已,更加坚信林微的“上古水利术”。

第三节 奸佞作祟,建材危机

就在治水工作顺利进行,决口即将被堵住的时候,一场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这日,林微正在指导百姓们用“固堤神泥”加固堤坝,突然,一名负责修建堤坝的禁军小校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地说道:“陛下,不好了!我们运来的‘固堤神泥’和‘上古神铁’,有一部分是劣质的!用这些劣质材料修建的堤坝,刚刚出现了裂缝!”

“什么?”林微心中一惊,立刻跟着小校,来到出现裂缝的堤坝处。果然,一段刚刚用“固堤神泥”和“上古神铁”加固的堤坝,出现了一道长长的裂缝,裂缝还在不断扩大,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立刻组织人手,将这段堤坝拆除,重新修建!”林微当机立断,“同时,立刻检查所有未使用的‘固堤神泥’和‘上古神铁’,看看还有多少是劣质的!”

禁军和百姓们立刻行动起来。经过检查,发现运来的“固堤神泥”和“上古神铁”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劣质的。这些劣质的“固堤神泥”,凝固后强度不够,一遇水就会软化;劣质的“上古神铁”,则是用普通的铁制成的,强度不足,容易生锈断裂。

“是谁这么大胆,竟然敢在治水的关键物资上动手脚?”宇文擎怒不可遏,“这分明是想要置陛下和百姓于死地!”

林微心中也满是愤怒。她知道,这一定是保守派官员们干的。他们不甘心失败,想要通过破坏治水工作,让灾情扩大,从而逼迫她退位。

“苏瑾,你立刻调查此事!”林微道,“查清楚这些劣质物资是从哪里来的,是谁负责采购和运输的,背后的主使是谁!务必在三日之内,查明真相,将相关人员一网打尽!”

“臣遵旨!”苏瑾道,“陛下放心,我一定尽快查明真相,给陛下和百姓们一个交代!”

苏瑾不敢耽搁,立刻组织人手,展开调查。他通过查看物资的采购记录、运输路线和相关人员的口供,很快就锁定了嫌疑人——河南府通判赵德和工部侍郎张远。

赵德是河南府的通判,负责灾区物资的接收和分配。张远是工部侍郎,负责治水物资的采购和运输。两人都是保守派官员,与周显交往密切。

苏瑾立刻派人将赵德和张远控制起来,进行审讯。在确凿的证据面前,赵德和张远很快就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们承认,是周显指使他们,在采购和运输治水物资的过程中,用劣质物资替换了优质物资,想要破坏治水工作,让灾情扩大,从而逼迫林微退位。

“周显这个奸贼!”林微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他竟然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天下百姓的死活,破坏治水工作!宇文擎,你立刻派人前往京城,将周显和他的同党全部抓捕归案,严加审讯!”

“臣遵旨!”宇文擎道。

就在这时,保守派官员们再次散布谣言,说治水物资出现问题,是因为林微的“上古水利术”触怒了河伯,河伯不愿意让黄河安澜。他们还煽动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聚集在决口处,要求林微停止治水,恢复祭祀河伯的大典,献上童男童女作为祭品。

“凤主,治水物资出现问题,是河伯的警告!”一名被煽动的百姓高声道,“请凤主停止治水,恢复祭祀河伯的大典,献上童男童女,祈求河伯原谅!”

“对!请凤主恢复祭祀河伯!”其他被煽动的百姓纷纷附和。

林微看着这些被煽动的百姓,心中既愤怒又无奈。她知道,这些百姓都是无辜的,他们只是被保守派官员们利用了。

“乡亲们,”林微高声道,“治水物资出现问题,并非河伯的警告,而是有人故意破坏!是保守派官员们,为了逼迫朕退位,不顾你们的死活,用劣质物资替换了优质物资!朕已经查明了真相,相关人员已经被抓捕归案,很快就会受到应有的惩罚!”

“凤主,你不要欺骗我们了!”被煽动的百姓道,“若不是触怒了河伯,治水物资怎么会出现问题?堤坝怎么会出现裂缝?”

“乡亲们,我没有欺骗你们!”林微道,“我这里有灵犀佩,能够洞察真相。谁在说谎,谁在说真话,灵犀佩一验便知!”

林微取出灵犀佩,高举过头顶,高声道:“灵犀佩,显灵!让大家看看,是谁在说谎,是谁在破坏治水工作!”

灵犀佩爆发出耀眼的绿光,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扩散开来。被煽动的百姓们在绿光的照射下,纷纷清醒过来,意识到自己被保守派官员们利用了。他们看着林微,眼中满是愧疚和感激。

“凤主,我们错了!我们不该相信奸贼的谣言,怀疑您!”百姓们纷纷跪倒在地,痛哭流涕。

“乡亲们,起来吧。”林微道,“你们都是无辜的,错的是那些奸贼。现在,我们要团结一心,尽快修复堤坝,堵住决口,重建家园!”

“我们愿意跟随凤主,共抗天灾!”百姓们齐声高呼。

第四节 灵犀定堤,合龙截流

解决了建材危机和谣言危机后,治水工作再次顺利进行。林微让人将所有的劣质物资全部销毁,重新调来了优质的“固堤神泥”和“上古神铁”。禁军和百姓们士气大振,日夜不停地加固堤坝,修建导流渠。

经过十几天的努力,堤坝被加固得异常坚固,导流渠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决口处的水势已经减缓了很多。现在,是时候进行“合龙”,堵住决口了。

“合龙”是治水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危险的环节。需要将大量的石块、木材、钢筋和水泥,投入决口处,形成一道坚固的屏障,将黄河水堵住。但决口处的水势依然汹涌,想要成功合龙,难度极大。

林微亲自制定了合龙方案。她让宇文擎组织人手,在决口两侧搭建起两座高高的栈桥,然后用绞车将巨大的石块和木材,从栈桥上投入决口处。同时,她让百姓们将“固堤神泥”制成巨大的泥块,也从栈桥上投入决口处,填补石块和木材之间的缝隙。

为了确保合龙成功,林微还决定动用灵犀佩的力量。她相信,灵犀佩作为上古神器,一定能够帮助她稳定水势,确保合龙顺利进行。

合龙仪式定在吉日良辰。这一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决口两侧,站满了禁军和百姓们,他们个个神色紧张,屏息凝神,注视着决口处。

林微身着明黄色龙袍,手持灵犀佩,站在栈桥的中央。她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天地灵气,听我号令!灵犀定堤,百川归海!”

话音刚落,林微将灵犀佩高高举起。灵犀佩爆发出耀眼的绿光,形成一道巨大的光柱,直射向决口处的黄涛。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汹涌的黄涛竟然渐渐平静下来,决口处的水流速度明显减缓。

“太好了!凤主的上古秘术显灵了!”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

宇文擎见状,立刻下令:“合龙开始!”

禁军和百姓们立刻行动起来。绞车转动,巨大的石块和木材被投入决口处,溅起巨大的水花。泥块也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决口处,填补着缝隙。

但就在合龙即将成功的时候,决口处的水势突然再次变得汹涌起来。一块巨大的浪头,朝着栈桥冲来,栈桥剧烈摇晃,随时都有崩塌的危险。

“不好!”宇文擎脸色一变,立刻下令,“快加固栈桥!”

禁军们立刻行动起来,用木材和钢筋加固栈桥。但浪头越来越大,栈桥的摇晃越来越剧烈。

林微见状,心中一惊。她知道,这一定是河底的暗流在作祟。她立刻集中精神,催动灵犀佩的力量。灵犀佩的绿光越来越强,光柱直射河底。

过了一会儿,决口处的水势再次平静下来。林微知道,她已经用灵犀佩的力量,压制住了河底的暗流。

“继续合龙!”林微高声下令。

禁军和百姓们再次行动起来。经过几个时辰的奋战,决口终于被成功堵住!黄河水被挡在了堤坝之内,不再向外泛滥。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禁军和百姓们纷纷欢呼起来,激动地拥抱在一起,泪流满面。

林微看着被成功堵住的决口,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她知道,她成功了,她战胜了黄河泛滥,拯救了数百万受灾百姓。

第五节 灾后重建,民心所向

决口被成功堵住后,林微并没有松懈。她知道,治水工作只是第一步,灾后重建和赈济灾民,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她立刻下令,将调拨来的粮草、物资和药品,全部发放给受灾百姓。同时,她组织人力,清理被淹没的村庄和田地,修建临时住房,让无家可归的百姓能够尽快安顿下来。

为了帮助百姓们重建家园,林微还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减免灾区三年的赋税;提供低息贷款,帮助百姓们购买种子、农具和建材;组织医工们,深入灾区,为百姓们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预防疫情的发生。

林微亲自深入灾区,与百姓们一起清理废墟,重建家园。她穿着朴素的衣服,和百姓们一起搬砖、运土,没有丝毫帝王的架子。百姓们看到女帝如此亲民,心中满是感激和爱戴。

“凤主,您万金之躯,怎么能做这种粗活?”一位年迈的百姓看着林微布满汗水的额头,心疼地说道。

“乡亲们,你们受苦了。”林微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微笑着说道,“朕是你们的帝王,理应为你们分忧解难。重建家园,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早日重建家园,过上幸福的生活。”

在林微的感召下,百姓们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清理废墟,修建房屋,开垦田地。灾区的重建工作进展顺利,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被淹没的村庄和田地就基本恢复了原貌。百姓们住进了新的房屋,种下了新的庄稼,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林微还发现了一些问题。黄河流域的堤坝,大多年久失修,非常薄弱,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必须对黄河进行全面的治理。

她回到京城后,立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议治理黄河的长远方案。

“陛下,黄河泛滥,根源在于堤坝薄弱,河道淤积。”水利专家(被林微从民间选拔出来的有治水经验的百姓)奏道,“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泛滥的问题,必须加固两岸的堤坝,疏通河道,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调节黄河的水量。”

“专家所言极是。”林微道,“朕决定,启动‘黄河治理工程’。第一,加固两岸的堤坝,将所有的泥土堤坝,全部改为用‘固堤神泥’和‘上古神铁’加固的石堤;第二,疏通河道,清理河道内的淤积物,拓宽河道,提高黄河的行洪能力;第三,在黄河上游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调节黄河的水量,在汛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第四,建立黄河水情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黄河的水情变化,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林微的方案,全面而系统,体现了现代水利工程的理念。但在这个时代,这些方案都是闻所未闻的。开明派官员们纷纷表示支持,认为这是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保守派官员们则表示反对,认为这个方案耗资巨大,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陛下,‘黄河治理工程’耗资巨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周显的同党,户部侍郎王伦奏道,“如今,灾区刚刚重建,国家财政紧张,若再启动如此庞大的工程,必然会加重百姓的负担,引发民怨!”

“王侍郎此言差矣!”苏瑾反驳道,“黄河治理工程虽然耗资巨大,但却是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一旦工程完成,黄河将不再泛滥,百姓们将安居乐业,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将大幅增加。而且,陛下已经颁布了优惠政策,减免了灾区的赋税,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

“苏瑾,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王伦道,“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迁移大量的百姓。这必然会引发百姓的不满,甚至可能引发民变!”

“王侍郎,你放心。”林微道,“朕会制定合理的土地征用和百姓迁移政策,给予被征用土地的百姓和迁移的百姓丰厚的补偿,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而且,朕会亲自前往各地,安抚百姓,向他们解释黄河治理工程的重要性,让他们自愿支持工程的建设。”

林微的决心已定,保守派官员们虽然反对,但也无济于事。

第六节 严惩奸佞,巩固统治

“黄河治理工程”启动后,林微再次前往黄河流域,亲自指挥工程的建设。她深入民间,安抚百姓,向他们解释工程的重要性和优惠政策。百姓们深知黄河泛滥的危害,也得到了丰厚的补偿,纷纷表示支持工程的建设。

在林微的亲自指挥和百姓们的积极参与下,“黄河治理工程”进展顺利。加固堤坝、疏通河道、修建水库和水利枢纽等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与此同时,宇文擎也完成了对周显及其同党的审讯。周显及其同党,承认了他们勾结保守派官员,破坏治水工作,煽动百姓,试图逼迫林微退位的罪行。证据确凿,林微下令,将周显及其同党全部斩首示众,家产充公,用于黄河治理工程和灾区重建。

严惩周显及其同党,不仅打击了保守派的嚣张气焰,也震慑了其他心怀不轨的官员。朝野上下,再也没有人敢公开反对林微的新政和黄河治理工程。

林微还借此机会,对朝廷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她罢免了所有保守派官员的职务,选拔了一批有才能、有品德、支持新政的官员,进入朝堂,参与政事。同时,她加强了对官员的考核和监督,建立了严格的奖惩制度,确保官员们廉洁奉公,为百姓服务。

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林微的统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百姓们更加爱戴她,百官们更加敬畏她,凤启王朝的政治更加清明,社会更加稳定。

凤启二年,黄河治理工程基本完成。加固后的石堤,坚固如铁,能够抵御百年一遇的洪水;疏通后的河道,宽阔通畅,行洪能力大幅提高;修建的水库和水利枢纽,能够有效调节黄河的水量,确保黄河安澜。

这一年,黄河流域再次遭遇暴雨,但由于黄河治理工程的作用,黄河没有发生泛滥,沿岸的百姓们安居乐业,田地丰收。百姓们纷纷自发地为林微立生祠,供奉她的牌位,称她为“河伯克星”“救世女帝”。

林微站在黄河岸边,看着平静流淌的黄河水,心中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她不仅战胜了黄河泛滥,拯救了数百万百姓,还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为凤启王朝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宇文擎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声音温柔:“微儿,你做到了。你不仅成为了一代女帝,还治理好了黄河,开创了盛世。我为你骄傲。”

林微转过身,看着宇文擎的眼睛,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宇文擎,谢谢你。如果没有你,我不可能走到今天。是你,一直支持我,保护我,陪伴我,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傻瓜,我们是夫妻,我们是战友。”宇文擎道,“我们会一起,守护好这个江山,守护好这些百姓,让凤启王朝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

苏瑾也走到他们身边,笑道:“陛下,宇文元帅,黄河治理工程圆满完成,百姓们安居乐业,凤启王朝国泰民安。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林微摇了摇头,说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功劳。是宇文擎的忠诚守护,是苏瑾的全力支持,是百官们的尽职尽责,是百姓们的积极参与。没有大家,就没有今天的凤启王朝。”

她看着眼前的万里江山,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她知道,她的帝王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她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她有宇文擎的支持,有苏瑾的协助,有百姓的爱戴,有百官的拥护,她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障碍,开创一个更加辉煌、更加长久的盛世华章。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黄河水面上,波光粼粼。林微、宇文擎和苏瑾并肩站在黄河岸边,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凤启王朝的盛世,在黄河安澜的祝福中,继续向前迈进。林微,这位穿越而来的女帝,将以她的智慧和魄力,驾驭九州,书写属于她的传奇。

第七节 余韵悠长,盛世新章

黄河治理工程的圆满完成,让林微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天下百姓无不称颂她的功德,将她与上古治水的大禹相提并论。各地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往京城,全是歌颂林微、请求为她加尊号的内容。

林微没有接受加尊号的请求,她认为,治理黄河是她作为帝王的责任,是分内之事。她更关心的是,如何让凤启王朝的百姓们过上更加幸福、更加富裕的生活。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林微继续推行新政,加大了对农业、商业、手工业和文化教育的投入。

在农业上,她推广了新的农作物品种和种植技术,提高了粮食产量。她还修建了更多的水利工程,确保农田灌溉,抵御自然灾害。凤启王朝的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百姓们丰衣足食,再也不用担心饥荒。

在商业上,她进一步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修建了更多的官道和运河,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苏瑾的商业帝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凤启王朝的经济支柱。凤启王朝的商业繁荣,物价稳定,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在手工业上,她鼓励工匠们创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凤启王朝的手工业制品,如丝绸、瓷器、铁器等,不仅在国内畅销,还远销海外,深受各国的喜爱。

在文化教育上,她扩大了启明学宫的规模,在全国各地开设了更多的分校。她还改革了教育制度,除了教授经史子集,还增加了算术、天文、地理、医学、工学等课程,培养了一批批实用型人才。凤启王朝的文化繁荣,人才辈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军事上,她加强了国防建设,扩大了“神兵卫队”的规模,装备了更多的“火药武器”。她还派遣军队,收复了边境的失地,加强了对边境的管理和防御。凤启王朝的军事实力强大,边境安宁,百姓们安居乐业。

凤启五年,林微再次巡游天下。这一次,她看到的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各地的城市高楼林立,商业繁荣;农村田地肥沃,粮食丰收;百姓们衣衫整洁,面带笑容;孩子们在启明学宫里读书识字,充满了希望。

林微的巡游,受到了各地百姓的热烈欢迎。百姓们纷纷自发地走上街头,迎接她的到来,为她献上鲜花和礼物。他们的眼中,充满了对林微的爱戴和感激。

在巡游的过程中,林微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人物——她的亲生父母。原来,林微穿越而来的身体,其亲生父母是一对普通的农民,当年因为家境贫寒,无力抚养,才将她遗弃在侯府门口。如今,他们得知林微成为了凤启王朝的女帝,便前来寻找她。

林微见到亲生父母,心中百感交集。她虽然不是这个身体的原主,但她继承了这个身体的记忆和情感。她认下了亲生父母,将他们接到京城,悉心照料。她还下令,改善天下孤儿和贫困家庭的生活,让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照顾和教育。

林微的这一举措,进一步赢得了百姓们的爱戴。他们称赞林微是“仁民爱物”“圣明之君”。

凤启十年,凤启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国家富强,百姓安乐,政治清明,文化繁荣,军事强大,边境安宁。史称“凤启盛世”。

这一年,林微在太和殿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庆祝凤启王朝成立十周年。文武百官、各国使节、天下百姓代表,纷纷前来祝贺。庆典上,林微发表了重要讲话,她回顾了凤启王朝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感谢了所有为凤启王朝做出贡献的人。她表示,她将继续励精图治,推行新政,让凤启王朝的盛世永远延续下去,让天下百姓永远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庆典结束后,林微和宇文擎、苏瑾并肩站在太和殿的城楼上,俯瞰着京城的繁华景象。

“宇文擎,苏瑾,十年了。”林微道,眼中满是感慨,“我们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一起开创了这个盛世。我真的很感谢你们。”

“微儿,我们是夫妻,我们是战友。”宇文擎道,“能够陪伴你,一起开创这个盛世,是我此生最大的荣幸。”

“陛下,能够为您效力,为凤启王朝的盛世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此生最大的荣耀。”苏瑾道。

林微看着眼前的万里江山,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她知道,她的帝王之路,还将继续。未来,她还会遇到更多的挑战和困难,但她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障碍,让凤启王朝的盛世更加辉煌,让天下百姓永远幸福安康。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太和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林微的身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高大、神圣。她,林微,这位穿越而来的女帝,已经成为了凤启王朝的传奇,成为了天下百姓心中的“凤圣女帝”。她的故事,将被永远铭记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