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政启幕,迷障初现
春和景明,京城的朱雀大街上热闹非凡。林微身着摄政护民大臣的绯红官袍,带着一众官员,为京城第一所“启蒙学堂”举行开馆仪式。学堂门前,“上古教化传承馆”的鎏金匾额熠熠生辉,这是林微特意为学堂取的名字——将现代教育理念包装成“上古先贤传下的教化之术”,以减少守旧势力的阻挠。
“各位乡亲,”林微站在学堂门前的高台上,声音清晰有力,“今日,‘启蒙学堂’开馆,凡年满六周岁的孩童,无论出身士农工商,皆可免费入学。学堂教授识字、算术、明理、技艺,让孩童们习得知识,增长才干,日后无论是入仕、务农、做工、经商,都能有立足之本。这是上古先贤传下的教化之道,目的是让天下万民皆有智慧,国家长治久安。”
台下的百姓们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尤其是那些贫苦家庭的父母,眼中满是希冀。他们的孩子,以前因为没钱、没出身,根本没有读书的机会,如今终于有了免费入学的可能。
然而,人群中也有一些异样的目光。几个身着道袍、僧袍的人,眼神阴沉地看着这一切,悄悄退出了人群。
开馆仪式结束后,学堂很快就招收了数百名学生。林微亲自制定了教材,将现代的基础教育内容与古代典籍相结合:识字课本选取《三字经》《百家姓》,但补充了农工商相关的常用字;算术课本教授基础的加减乘除,还加入了丈量土地、计算商铺盈亏的实用内容;明理课本则讲述孝悌、诚信、爱国的道理,同时融入了“四民平等”的理念;技艺课则根据学生的兴趣,教授简单的农耕、纺织、木工等技能。
学堂的教学模式也与众不同,采用现代的班级制,将学生按年龄分成不同的班级,由专门的老师授课。老师不仅有学识渊博的士人,还有技艺精湛的工匠、经验丰富的农人、精明能干的商人,真正体现了“四民平等”的理念。
新政推行之初,一切都很顺利。越来越多的百姓送孩子入学,各地也纷纷效仿,准备建立启蒙学堂。然而,好景不长,麻烦很快就来了。
几日后,京城周边的几个村庄,突然爆发了一场奇怪的瘟疫。村民们上吐下泻,浑身无力,却查不出病因。就在这时,一群道士和僧人来到村庄,声称这场瘟疫是“神罚”——因为林微推行“教育普及”新政,让凡夫俗子读书识字,亵渎了神灵,所以神灵降下瘟疫,惩罚世人。
他们还说,想要平息神怒,必须关闭所有的启蒙学堂,将林微这个“妖女”交给神灵处置。村民们本就对瘟疫感到恐惧,又对神灵深信不疑,很快就被煽动起来。他们纷纷聚集到县衙,要求关闭学堂,诛杀林微。
类似的事情,在其他地方也陆续发生。有的村庄遭遇旱灾,有的地方发生地震,都被宗教势力解读为“神罚”,矛头直指“教育普及”新政。
守旧派的残余势力也趁机煽风点火,他们暗中资助宗教势力,散布谣言,说林微“推行妖术,亵渎神灵,必遭天谴”,让越来越多的百姓对新政产生了疑虑和恐惧。
京城的启蒙学堂,也受到了影响。不少家长因为害怕“神罚”,纷纷将孩子从学堂接走,学堂的学生数量急剧减少。
林微接到消息后,脸色阴沉。她知道,这是守旧派和宗教势力联合起来,对她的新政发起的最后反扑。宗教势力在民间根基深厚,百姓们对神灵的敬畏根深蒂固,想要破除这种迷信,难度极大。
“主子,怎么办?宗教势力和守旧派联合起来,煽动百姓,再这样下去,新政恐怕会彻底失败。”青黛看着林微,担忧地说道。
林微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越是困难,我们越不能退缩。他们用迷信蛊惑百姓,我们就用真相揭穿他们;他们说新政亵渎神灵,我们就用事实证明,教育普及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是顺应天意的。”
她立刻下令:“秦风,你带领玄甲卫,前往各地,保护学堂和师生的安全,同时调查瘟疫、旱灾、地震的真相,以及宗教势力和守旧派勾结的证据。苏瑾,你利用商业网络,向百姓们宣传科学常识,解释瘟疫、旱灾、地震都是自然现象,并非神罚。大理寺卿,你负责审讯那些煽动民众的道士和僧人,查明他们的幕后主使。”
“是,大人!”众人立刻领命而去。
第二节 暗中调查,真相初显
秦风带领玄甲卫,首先前往了爆发瘟疫的村庄。村庄里一片萧条,村民们大多卧病在床,脸上满是恐惧和绝望。秦风让人将生病的村民隔离起来,同时请来了林微推荐的“神医”——这些“神医”其实是林微培训的医护人员,掌握了现代的医疗卫生知识,能够治疗常见的疾病和瘟疫。
“神医”们对生病的村民进行了检查,发现他们的症状都是食物中毒引起的。经过调查,发现村民们最近都饮用了村口一口井里的水。“神医”们对井水进行了检测(用林微自制的简易检测试剂,包装成“上古验毒粉”),发现井水里含有大量的细菌和毒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