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匣中秘辛
靖王府正院书房的窗棂被晨雾染得朦胧,林微与宇文擎并肩立在案前,紫檀木匣子静静躺在锦缎之上,纹理间还沾着些许御书房的龙涎香余味。秦风已按吩咐退至门外值守,屋内只剩两人的呼吸声,与窗外偶尔掠过的鸟鸣相映。
“小心些。”宇文擎轻扶着林微的手腕,指尖带着细微的力道。他昨夜已命人反复检查过匣子,确认无机关暗器,却仍难掩谨慎——这是母亲贤妃遗留的最后念想,也是揭开所有秘辛的关键。
林微点头,指尖轻叩匣面。紫檀木质地细密,盒角雕刻着极小的凤纹,与凤印上的纹路隐隐相契。她按照小禄子转述的方法,将指尖按在凤纹凹槽处,微微用力,只听“咔嗒”一声轻响,匣子的锁扣应声而开。
盒盖掀开的瞬间,一股淡淡的樟香扑面而来,混着陈旧的纸墨味,驱散了书房的晨寒。匣内铺着杏色锦绒,上面整齐摆放着三样东西:一本线装日记、一卷泛黄的绢册,还有一支玉笛。
日记的封皮是素色棉纸,上面用朱砂写着“梧桐碎影”四字,字迹清丽,带着几分难以言喻的悲戚,显然是贤妃亲笔。林微小心拿起日记,指尖抚过纸页,能感受到岁月留下的粗糙质感。
“先看看母亲的日记吧。”宇文擎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俯身看着日记,目光落在开篇的日期上——那是二十年前,母亲刚入宫不久的时候。
林微缓缓翻开第一页,贤妃的字迹从最初的明媚轻快,渐渐变得沉重晦涩。开篇记录着她初入皇宫的新奇与忐忑,提及先皇最初的温柔相待,还有对凤族使命的坚定:“凤族后裔,当护中原安宁。今入深宫,虽前路未知,然有梧桐血脉在身,必不辱使命。”
往后翻页,字迹渐渐潦草。其中一页写道:“陛下问及梧桐山谷的秘辛,言语间颇有觊觎之意。凤族至宝‘梧桐心’能聚天地灵气,助人寿元绵长,陛下怕是动了贪念。吾以‘族中秘宝,不可外泄’拒之,陛下神色不悦,恐已生疑。”
“梧桐心?”林微轻声呢喃,这是她们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想来便是李嬷嬷提及的凤族至宝。
宇文擎眉头紧蹙,继续往下看。日记中还记录了先皇如何暗中派人探查梧桐山谷,如何借“赏赐”之名给贤妃的汤药中添加药物,试图控制她的凤族之力。“汤药有异,吾暗中查验,竟含‘锁灵草’,长期服用会压制血脉之力。陛下之心,已非当初,恐与蛮族有所勾结——近日听闻边关蛮族异动,粮草却似有中原接济,细思极恐。”
看到此处,林微心中一沉。之前的证据只证明先皇与蛮族有书信往来,却不知他早已暗中接济蛮族,其野心远比想象中更大。
日记的最后几页,字迹凌乱,墨痕晕染,显然是贤妃临终前仓促写下:“陛下已决意与蛮族合作,欲借蛮族兵力攻破梧桐山谷,夺取梧桐心。吾虽竭力阻拦,却已无力回天。今将凤印、典籍与玉笛留下,凤印护权,典籍藏术,玉笛寻心——若吾儿将来能遇同心之人,必能阻止浩劫。婉儿(李嬷嬷本名)忠心,可托后事。”
最后一句的末尾,是一滴暗红色的印记,似是血迹,看得人心头发紧。宇文擎握紧拳头,指节泛白,眼中满是悲愤:“原来母亲当年承受了这么多……父皇不仅杀了她,还要毁了凤族,简直罪无可赦!”
林微轻轻握住他的手,将日记放在案上,又拿起那卷绢册。绢册展开,上面用朱砂绘制着复杂的图谱,还有古奥的文字,并非中原常用的隶书,而是形如飞鸟的凤族文字。“这应该就是凤族的典籍了,只是这些文字我们都不认识,得找李嬷嬷问问。”
她话音刚落,门外传来青黛的声音:“王妃,李嬷嬷求见。”
“快请她进来。”
李嬷嬷走进书房,见案上的紫檀木匣子已然打开,泪水瞬间涌了上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娘娘……老奴终于能给您一个交代了……”
“嬷嬷快起来。”林微连忙扶起她,将绢册递到她面前,“嬷嬷,您认识这些文字吗?这是贤妃娘娘留下的典籍。”
李嬷嬷擦干眼泪,接过绢册,指尖抚过上面的凤族文字,眼神变得肃穆:“这是凤族的古老文字,老奴当年跟着娘娘学过一些。这上面记录的是凤族的秘术,还有梧桐心的传说。”
她指着图谱中央的一团光晕,缓缓说道:“梧桐心是凤族的镇族至宝,藏在梧桐山谷的梧桐神树之下,能汇聚天地灵气,不仅能滋养凤族血脉,还能稳固山川气运。若是被恶人所得,不仅凤族会彻底覆灭,中原的气运也会紊乱,到时候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
“父皇就是想夺取梧桐心,才和蛮族勾结?”宇文擎问道。
“应该是。”李嬷嬷点头,“娘娘当年说过,先皇一直痴迷长生之术,听说梧桐心能助人寿元绵长,便一直念念不忘。蛮族首领也想借梧桐心的力量增强族群实力,两人各取所需,才达成了协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