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碧水藏凶
船队驶离京城三日,进入南疆地界的碧水江。江面骤然变窄,两岸峭壁如削,郁郁葱葱的榕树根系垂入水中,像无数条暗绿色的长蛇。林微立在主船甲板上,指尖的凤魂玉泛着微凉的光,玉身纹路时不时掠过一丝极淡的黑气——这是进入南疆后,玉中凤力与邪祟之气碰撞的征兆。
“姑娘,水手头领求见,说江水不对劲。”青禾捧着一件蓑衣走来,江风带着湿热的水汽,吹得人浑身发黏。
林微转身时,只见一个赤着臂膀的壮汉快步上前,黝黑的脸上满是焦虑:“圣女殿下,王爷,这江水邪门得很!往日行船到这儿,江水清得能看见鱼,今儿个却浑得发黑,船桨划下去都带着股腥臭味,像是……像是掺了血!”
宇文擎走到船舷边,弯腰舀起一瓢江水。江水呈暗褐色,凑近便闻到一股铁锈混着腐草的怪味,静置片刻,瓢底沉淀下细小的黑色絮状物。“是人为的。”他指尖捻起一点絮状物,“这不是天然泥沙,像是某种植物腐烂后的残渣。”
林微接过水瓢,将随身携带的“鉴毒纸”浸入水中。那纸是她用糯米浆混合艾草汁、生石灰制成——糯米淀粉遇毒变蓝,艾草汁遇邪祟发黑,此刻纸面竟同时浮现出青蓝交织的纹路,且纹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蔓延。“是‘腐心草’的根茎磨成的粉,还掺了‘水蚂蝗’的卵。”她沉声道,“腐心草毒能渗进船板腐蚀木料,水蚂蝗卵遇温则化,会钻进人的皮肤吸血,不出半日,船员便会浑身无力。”
这是现代植物毒素与寄生虫知识的转化,她早已将这些特性记在“凤族毒经”的伪装册子里。水手头领听得脸色发白:“那可怎么办?这江是进入南疆的必经之路,绕路要多走十日!”
“无妨。”林微转身走进船舱,取出一个陶罐,里面装着白色晶体——正是她让苏瑾提前准备的明矾,被她包装成“凤族清浊丹”。“青禾,取十斤粗盐,与这‘清浊丹’混合,分撒在船身四周的江水里。”
她解释道:“‘清浊丹’能凝浊沉邪,粗盐可驱杀水蚂蝗卵,这是凤族传下的‘碧水术’,半个时辰内,江水自会清明。”
船员们将信将疑地照做,果然,半个时辰后,原本浑浊的江水渐渐变得清澈,船底附着的黑色絮状物也纷纷脱落。水手头领对着林微连连作揖:“圣女殿下真乃神人!”
就在这时,凤魂玉突然剧烈发烫,红光直射江面左侧的峭壁。林微心中一凛,快步走到船舷,借着日光望去,只见峭壁上的榕树丛中,隐约藏着十几个黑影,手中握着涂了黑漆的弩箭——正是墨氏的人!
“有埋伏!”宇文擎厉声喝道,长剑瞬间出鞘,“弓箭手准备!左舷防御!”
话音未落,箭矢如雨点般射来。船员们早被方才的“碧水术”折服,此刻毫不犹豫地举起盾牌抵挡。林微则取出之前制好的“惊雷弹”——用硫磺、硝石、木炭混合制成的简易炸药包,外层裹着浸油的麻布。她点燃引线,朝着黑影密集处扔去。
“轰!”一声巨响,峭壁上的榕树被炸断,黑影们惨叫着坠落江中。剩下的人见状,转身想逃,却被宇文擎带领的暗卫射杀殆尽。
清理战场时,暗卫从一具尸体上搜出一块黑色令牌,上面刻着“墨”字,与之前黑衣人身上的令牌一模一样。“看来墨氏早就在碧水江设了埋伏,就等我们自投罗网。”宇文擎将令牌递给林微,眼中闪过寒芒。
林微摩挲着令牌上的纹路,忽然发现纹路深处刻着极小的符号——竟是南疆蛊术的“引路符”。“他们不是要杀我们,是想引我们去某个地方。”她指着令牌上的符号,“这符指向碧水江下游的‘蛊王镇’,看来那里有他们的陷阱。”
二、蛊镇迷局
船队行至蛊王镇时,已是黄昏。镇子依江而建,却异常冷清,家家户户门窗紧闭,只有镇口的歪脖子榕树下,坐着一个穿粗布衣裳的老妪,怀里抱着一只黑猫,眼神呆滞地望着江面。
“这镇子怎么回事?连个炊烟都没有。”青禾忍不住嘀咕,伸手想去拍门,却被林微拦住了。
“别碰。”林微的凤魂玉微微震动,“空气中有‘引蛊香’的味道,很淡,但能让人神志模糊。”这是她根据现代香料化学知识分辨出的——引蛊香含有曼陀罗花提取物,能麻痹神经,让人产生幻觉。
老妪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破锣:“外来人……别进镇……会被蛊王抓走的……”
宇文擎上前一步,语气温和:“老夫人,镇上的人都去哪儿了?什么是蛊王?”
老妪抬起头,露出一张布满皱纹的脸,眼睛里没有瞳仁,全是眼白:“都被蛊王抓去祭蛊了……每到月圆之夜,就会有人消失……你们快走吧……”
话音刚落,黑猫突然尖叫一声,从老妪怀里跳下来,朝着镇内跑去。老妪也猛地站起身,僵硬地追了上去,嘴里念叨着:“我的猫……我的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