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庆云浮 > 第74章 不平

庆云浮 第74章 不平

作者:弄雪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08:10:39

杨菁抄书抄得驾轻就熟,周成的茶点还没吃完,她就把厚厚一摞卷宗都抄好塞进了包里,凑过去轻轻松松抢走了周公子最喜欢,准备留到最后才享用蜜汁烤核桃仁。

核桃上裹着一层蜂蜜,一咬又甜又脆又香,吃了一颗想吃两颗,吃起来十分过瘾。

周成:“……”

嘤嘤。

一边吃,杨菁回想了下自己这阵子抄过的文章,虽然已经精挑细选,但比起她曾经背过的千古名篇还是天与地的区别,倒是有些大儒写的杂文,妙趣横生,用词用句之大胆,让人瞠目结舌。

所以说,古人一点都不古板!

两个人一边吃,一边正说闲话,就听见外头传来黄辉的大笑。

周成一怔。

黄使平日里并不是多严苛冷肃之人,御下手段温和,时常与他们凑在一起喝茶聊天,但他其实很少这般肆意大笑的。

杨菁赶忙扒拉开后门出去眺望。

一出门,好些刀笔吏,差役从各种角落冒出来探头探脑,显然大家都长了同样一颗好奇心。

扒头看了几眼,小林就从鼻孔里喷出口气:“楚令仪,哼。”

周成赶紧抓着杨菁分享八卦:“看见没,那边那个,跟黄使和李使身后的公子哥。”

杨菁顺着他的目光一瞟,只看见个侧脸,鼻梁很高,应该挺俊秀,而且行止之间,颇有气派。

“楚令仪,出身江南楚家,是大儒楚思齐的嫡长孙,十五岁就中了进士,但后来没正经入朝为官,反而考入谛听。”

“人家和小林同一年进的,咳,不过嘛,咱小林被提起,就是梧桐巷卫所的那谁谁,人家楚令仪,就是谛听最年轻的青衣使候选,就是未来的玉面绣衣。”

因着紫衣使的官服是一身锦绣,又有个绰号叫‘绣衣’,这是人人都觉得,楚令仪将来一定能成为紫衣使。

楚令仪进谛听三年余,非常出色,力压群英,是一等一的出众人物。

今年改朝换代以后,他更是连办了好几桩很要紧的大案子,声名远播,连陛下都有嘉奖,人人都说谛听年轻一代,他当为第一。

这不招人妒是庸才,太出众了自然也就有人嫉妒。

咳咳,小林就有点嫉妒他。

杨菁:“……”

“竟胡说,怎么可能嫉妒,哼,我哪是为了我自己,还不是为咱们黄使鸣不平。”

小林突然从背后探头,吓了周成一跳。

杨菁远远看着那位楚公子目光缓缓转移,刺到他们这些人脸上,淡定地拿了本卷宗把脸一遮,转头往档案室走。

小林和周成也跟着溜进去,嘀嘀咕咕地一阵蛐蛐。

“到现在,外头那些不着四六的,还说什么咱黄使没用,人家那么离奇的案子三天就破,黄使一个老前辈,愣是破不了一桩平平无奇的凶杀案。”

“你们说,这叫什么话!?”

小林愤愤道。

杨菁心下也好奇,干脆坐过来细问。

三年前,楚令仪加入的谛听,作为新人进入了国子监卫所,说来也巧,就在他加入当日,谛听接手了两件案子,其一是报恩寺送子观音失窃案。

另一桩,则是一桩凶杀案。

观音失窃,国子监卫所接手,凶杀案发生在梧桐巷地界上,由黄使亲自负责。

这两桩,虽一个是窃案,一个是凶杀,但所有人了解过之后,都感觉那桩失窃案,才算是奇案,一看就有点不好办。

反而是凶杀案子,平平无奇,没多少难度。

死者是个在举院街卖菜的老妇,在卖菜的摊子上让人硬生生掐死,身上财物都在,并未遗失。

勘察过现场,钱袋子充盈,未曾遗失,所有人都认为凶手不是为财,老妇年过五十,老态龙钟,也不大可能是因为色,那大体是有仇怨了。

经过询问调查,发现这死者一辈子都没离开过京城地界,去得最远的地处也就是到郊县收些菜,关系也简单,丈夫已去世,目前和女儿女婿一块儿度日,邻里关系不算多亲密,却也不见有到了杀人这等地步的大矛盾。

黄使调查了半晌,当时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女婿身上。

因着左邻右舍说,老妇平日里性格比较强势,老为了点小事呵斥女儿女婿,像这类凶杀案,在他的经验里得需要长期积累怨恨,是亲朋故旧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事发当时,女婿还提供不了什么不在场证明。

可那女婿连声叫冤枉,且他的手,大小粗细,同死者脖颈上的指痕根本对不上。

反正折腾了一圈,一点证据都无,案子始终没能破。

“其实谛听积案不老少,谁也不敢保证每桩案子都能破的。”

若不是楚令仪万众瞩目,区区一个案子被挂起来,根本不算什么。

报恩寺是京城有名的佛寺,信众众多,那一尊送子观音,乃是一位大盐商捐赠,材质用的是羊脂白玉,名贵非常,安置于观音殿内。

失窃那日,香客来来往往,十分热闹,陆续也有许多人去拜观音求子。

到下半晌那会儿,当时是安国公家的老夫人带着儿媳妇过来上香,结果一进观音殿,抬头看去,却见那台子上空空如也,送子观音已然不见了。

她当即吓了一跳,惊呼出声,众僧人赶过去一看,四处翻找,翻遍了观音殿每一寸土地,竟然没找到东西。

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最多也就一刻半刻,还有香客进过香,那香都没熄,观音像更是好好的。

那一日,报恩寺香客不绝,僧侣又多,绝无任何人抬着重物出入,应该说就没有一个箱子,一辆车进出过寺院。

一众僧人和赶到的谛听面面相觑,都不知如何是好。

观音殿门外有知客僧,也有来往香客,没少过人。

殿内就那么大的地方,绝无后门地道,倒是有个通风的窗户,在接近屋顶的高处,也就一丁点大,只做通风用。

观音的玉像高有一米半,是绝对出不去的。

如今这好好的观音像,光天化日下不翼而飞,谛听一干刀笔吏赶到仔细一问,面面相觑,一时也傻了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