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庆云浮 > 第72章 教孩子

庆云浮 第72章 教孩子

作者:弄雪天子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08:10:39

杨菁面无表情地穿过胡同,越过热热闹闹说着闲话的乡亲,走着走着,后脖颈有点痒,她忍住了,没回头。

小妇人可能会四处找自己的丈夫,但她找不到了,方昊的事即便传扬出去,在百姓们眼中,死的也只是个杀手,并不是与人为善的方郎君。

她或许会忐忑焦虑,失去丈夫护持,生活可能会很艰难,可事情总会过去的,她还年轻,还有孩子,用不了几年光景,这些事就会变成她记忆里并不时常想起的剪影。

晚霞铺盖,于云层中晕染出灿然长卷。

【屑小之辈,取死有道,勉强取乐魔尊陛下,贡献‘影云会’密档一份。】

脑海中瞬间涌出无数世家大族,达官显贵,王室宗亲,文武官员的生平档案。

里面甚至连戊戌年科举考官,晚上和小妾饮酒作乐,随口把皇帝在朝会上发牢骚说的那些话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的事都有记录。

杨菁感觉脑子瞬间变得不大干净。

“……唉!”

她脚底下沾了些血污,行至梧桐巷口,连忙摘了几片叶子,接了碗井水擦了擦,身上沾染的血腥气,一路慢行,倒也散去七七八八。

今天杀人杀得果决,事后心底竟无多少别扭,好似早就习惯了一样。

穿越是这样的么,会被原身影响如此之深?

有时候午夜梦回,她甚至弄不清楚杨盟主的经历是一场大梦,还是她在现代那一段生涯,是一场大梦。

庄周梦蝶,不外如是。

无论如何,日子总要过。

梧桐巷杨家的小院,灯烛昏昏,杨菁进门,阿绵赶紧过来接她肩膀上的大氅打扫干净挂好,小宝提了大半桶井水,又兑上两勺子热水,提出来给自家阿姐洗把脸。

辛娘子眼不见为净地低头纳鞋垫,连白眼都懒得翻。

杨菁着实没什么胃口,去厨房切碎了葱花,挖出块猪油细细炒一炒,正好还有小宝和阿绵去河边逮回来的一篓子虾,蛤蜊一类,虾都断头剥皮去虾线,蛤蜊吐干净沙子,一块儿下锅翻炒得出了乳白色的汤汁,揉掐得恰到好处的面条煮好了,只加一丢盐巴一拌。

面条劲道,汤汁又甜又鲜美,杨菁吃了两碗,又刷干净个罐子,挖出一小罐早早炒好的虾酱,拿干净的纱布封口,又去柳家医坊要了些白术,茯苓之类,制成茶包。

想了想,她还写了个小封条粘上。

“药包柳记所出,煎汤代茶,利水消肿。”

“胎大难产,切记!”

写好了装在便宜爹给她打的箱子里,交给杨震。

“听说我阿娘今天遇到了贼,上来就抢去了她的东西,劳烦爹爹托人给她送些吃食,顺路看看可有妨碍。”

杨震吓了一跳:“贼?”

他回了屋还忍不住絮叨:“那贼偷东西也还罢了,怎还明抢上?人家一孕妇,他也不嫌寒碜。这京城治安真是越来越不像话。”

辛娘子:“……哼!”

杨震赶紧伸手给辛娘子抓背:“是这儿痒痒?还是这边?”

辛娘子:“……”

“明儿我去看看严娘子,得好好嘱咐嘱咐她,这么大年纪,生孩子可不是闹着玩的,万一出点事还了得?”

辛娘子登时心里堵得慌。

“回头我也给我那死了的男人上上坟,好好给他供一供。”

杨震叹气:“应该的,说来钱兄当初下葬,随意找了个地处就埋了,咱现在有点家底,不如去抱月观求个吉日,咱也给钱兄修修坟,他在下头住得也有面子。”

辛娘子:“……”

她默默披上衣裳爬起来。

“阿辛?”

“去给闺女灌汤婆子去。”

菁娘身子骨弱,万一要是冻出点毛病,又是一堆一堆的药,那药可比热水贵。

辛娘子灌了汤婆子送到书房,杨菁正给小宝讲科举的事。

她赶忙温温柔柔地把汤婆子放在菁娘手边,就疾步退出来,省得打扰儿子读书。

出了门,风一吹,心里那点酸也散了些,到底是菁娘的亲娘,多惦念一点也正常。

记得菁娘回来了大概半个月那会儿,她洗衣服洗得腰疼,疼得厉害,又舍不得把人家给的钱还回去,只能硬忍,全家只有菁娘一个小姑娘瞧出来了,第二日就拽着杨震,还有阿绵,小宝,一块儿到河边把她剩下的大衣裳全给清洗干净。

当时她嘴里心疼了小宝几句,心中却不是不熨帖。

转回屋子,辛娘子一时不急着睡,把鞋垫收拾到一边,又翻出几块柔软的好料子,打算制几件婴儿的小衣裳。

人家稀罕不稀罕的,她管不了,可为了菁娘丫头,脸面她要给到。

杨菁揣好汤婆子,完全没多想她这便宜继母脑子里的弯弯绕,反正被灌输了一大堆隐秘消息,闹得脑袋隐隐发胀,一丝睡意都无,干脆便趁着有空,给小宝普及一下科举的基本常识。

别看小宝一直在读书,可他也是最近才知道,他读书是能考科举的。在这之前,他读书也是稀里糊涂地读。

他先生觉得他年纪小,连做文章都没正儿八经开学,离考试还远,在这方面不大重视。

杨菁倒是感觉小家伙开了窍,努力用功,进步神速,提前去考场上见真章,最起码见见世面未尝不可。

而且把科考给他巨细无遗地科普明白,也让他知道他将来要做什么。

杨菁捋了捋:“唔,杨家户籍在应春县,先生应该同你说过,你得回应春县去考,应春是小县,考生不多,考起来应该不算难。”

说起来,如今科举在前朝便改了好几回,在她看大体已经是比较成熟的制度了,与明代差不多。

唯独策论文章,虽说也有些格式规矩,要破题,展开,给出具体对策等等,但尚没有八股那般精雕玉琢,严格要求。

要说如今的好处,自然是有好处,答题较自由,考生们能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

但坏处也不是没有,毕竟文章好坏这等事,到底没有个严格的评判标准,更多的要看考官偏好,科举不免需得碰碰运气。

“我看过你的进度,在九岁之前,应该有机会开始考童试。”

杨菁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个大大的表格。

小宝眼珠子都黏在表格上,满脸好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