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59集 大明兵部尚书于谦加入皇帝群(11)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3)

徐达:“接着昨天的聊,于少保后来咋样了?”

朱祁镇:“于谦死了之后,石亨的党羽陈汝言当上了兵部尚书。结果还不到一年,他干的那些坏事就被发现了,贪污受贿的钱加起来上万了。”

朱元璋:“哼,陈汝言这种货色,也配坐兵部尚书的位子?石亨举荐这么个人,他俩明显就是一路货色!”

朱标:“爸爸别生气。只是太可惜于谦了,这么忠诚贤良的人,居然被奸人给害了。”

朱棣:“@朱祁镇 祁镇啊,你这事儿办得太糊涂了!于谦一心为国家,你却轻信那些坏话把他杀了,这不等于自毁长城嘛!”

朱祁镇:“成祖爷,我当时也是……唉,被那几个小人给忽悠了,后来我肠子都悔青了。”

朱见深:“后悔有啥用,爸爸你杀于谦这事儿,在史书上可没少被人批评,名声都臭大街了。”

朱祁镇:“你这小子,会不会说话!”

秦良玉:“好了好了,接着往下说吧。”

朱祁镇:“我当时把大臣们叫进去看,脸色铁青地说,于谦在我弟弟景泰朝那么受重用,死的时候都没什么钱,陈汝言为啥有这么多?石亨低着头,一句话都答不上来。”

朱厚照:“哟呵,那石亨估计脸都绿了吧!平常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举荐个大贪官,这下被打脸打得啪啪响咯!”

朱载坖:“石亨这下可没脸见人了,估计心里在骂陈汝言这个猪队友,把他坑惨了。”

朱翊钧:“石亨这种人就爱搞些歪门邪道,也不想想,他那点小心思能骗得了谁?”

朱祁镇:“没过多久,边境传来警报,我满脸发愁。恭顺侯吴瑾在旁边伺候,就进谏说,如果于谦还在,肯定不会让敌人这么嚣张。我一听,都不知道咋回他。”

朱聿键:“这吴瑾也是个直性子,专门挑人不爱听的说,这下英宗尴尬得脚趾都能抠出三室一厅了吧!”

戚继光:“要是于少保还在,那些敌军哪敢这么放肆,他的军事才能,那可是大家都看得见的。”

徐达:“不过话说回来,这石亨后来咋样了,不会还逍遥自在吧?”

朱见深:“这一年,徐有贞被石亨算计,被充军到金齿口。又过了几年,石亨也被抓进监狱,死在里面;曹吉祥谋反,被灭了族,于谦的事儿这才真相大白。”

朱元璋:“哼,石亨这个逆贼,落得这种下场,那是他活该!曹吉祥居然还敢谋反,真是胆大包天!”

朱标:“好在最后真相大白,也算是对得住于谦。只可惜他人已经不在了。”

朱厚照:“哎呀呀,这石亨和曹吉祥,活着的时候折腾得欢,最后都没个好下场,真是自作自受。不过徐有贞也不是啥好东西,被石亨算计,纯粹就是狗咬狗。”

朱载坖:“没错,这些人都不是啥正经玩意儿。但于谦的事儿,对咱大明来说,确实是个大损失。”

朱翊钧:“确实,于谦这样的栋梁之才,要是能多为大明效力几年,说不定边境局势能好很多呢。”

朱祁镇:“唉,都怪我,一时糊涂,错杀了忠臣,每次想起来,都后悔得不行。”

朱见深:“爸爸,你也别光叹气,现在说啥都晚了。咱们得从这事儿吸取教训,以后可别再发生这种事儿。”

秦良玉:“就是就是,咱们得把眼光放长远点,多提拔像于谦这样的忠良之士,大明才能长治久安。”

戚继光:“良玉妹子说得太对了,于少保的军事才能和爱国之心,都是咱们学习的榜样。要是多些这样的将领,外敌哪还敢来捣乱。”

朱聿键:“可惜啊,历史没办法重来。不过咱们可以在群里多聊聊,总结总结经验教训,也算是对先人的一种告慰。”

朱见深:“我登基后,把于谦的儿子于冕赦免放了回来,他上疏为于谦申诉冤屈,于谦这才恢复了官职,还赐了祭文。

诰文里说,国家困难的时候,他保卫国家平安,坚持公正,却被权臣奸臣一起嫉妒。先帝在世的时候就知道他冤枉,我也很怜惜他的忠诚。这诰文在全国各地都传开了。”

朱厚照:“哇塞,成化帝这操作可以啊!给于谦恢复名誉,这下天下人不得夸咱朱家后人有眼光,会识人才!”

朱载坖:“就是就是,成化帝这事儿办得漂亮,总算是给于谦一个圆满的交代,也让天下臣子知道咱朱家还是讲道理的。”

朱翊钧:“这本来就是应该的,于谦本来就不该蒙冤。不过成化帝,你这诰文写得文采真好啊,传遍全国,可大大挽回了咱大明皇室的面子。”

朱佑樘:“我登基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489年,弘治二年,我听了给事中孙需的建议,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同“敏”音),还在他墓边建了祠堂,题名叫‘旌功’,让地方相关部门每年按时祭拜。”

朱翊钧:“1590年,也就是我的万历十八年,又把谥号改成了忠肃。杭州、河南、山西这些地方,世世代代都一直祭拜他。”

朱元璋:“你们几个小子干得还不错,总算是给于谦正名了。于谦那可是咱大明的顶梁柱,不能让他一直被冤枉。”

朱见深:“太祖爷过奖了,孙儿也知道于谦冤屈,这都是孙儿应该做的。”

朱厚照:“这么一来,于谦的名声那是越来越响亮咯,以后一提于谦,那在咱大明就是响当当的人物,肯定流芳百世啊!”

朱载坖:“可不是嘛,这祠堂一建,祭祀不断,也能让他在天上安心了。”

朱翊钧:“对呀,而且各地都祭拜他,看得出来于谦在老百姓心里的地位多高。咱们大明能有这样的臣子……”

秦良玉:“@于谦 于大人最后你来说说呗。”

于谦:“承蒙各位皇上和同僚惦记,我虽然含冤死了,但死后能还我清白,也没啥遗憾了。只希望以后大明的臣子们,都能把国家和老百姓放在心上,别再犯我这样的错。

我这辈子,对得起天地,对得起大明,只盼着大明江山稳固,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想起当年的事儿,还是挺感慨的,要是当时朝堂能清明点,也不至于落得那样的下场。

好在后来的皇上们能明辨是非,让真相大白,我这么多年的心血也没白费。我在地下也能安心了。

往后,还希望各位继续为大明的繁荣努力,别让老百姓受苦,别让外敌欺负咱们。”

朱元璋:“嗯,于少保说得对。咱朱家子孙以后都得记住,忠良的臣子是国家的根本,可不能亏待他们。”

朱棣:“没错,想我大明开疆拓土,哪一步能离得开忠诚勇敢的人。以后得好好选拔培养人才,别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

朱标:“据说于少保写了不少诗词,都有哪些?”

于谦:“回懿文太子,我确实写了一些诗词,像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我比较得意的作品,也算是我一生的写照吧。”

朱厚照:“哇哦,这首诗太有气势了!于少保这是借石灰说自己要一辈子清清白白呢,厉害厉害!”

朱翊钧:“还有那首《咏煤炭》也超棒啊,‘凿开混沌得乌金, 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少保这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啊!”

戚继光:“没错没错,从这些诗就能看出于少保的胸怀和担当,不像有些文人,就知道写些风花雪月的东西。”

秦良玉:“我还喜欢于少保的《入京》,‘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两袖清风,这才是当官的榜样!”

朱聿键:“哎呀呀,听你们这么一说,于少保不光军事厉害,诗词也这么厉害,简直是全才啊!”

朱元璋:“于少保的诗词和他的为人一样,刚正不阿,心怀天下,这才是我大明臣子该有的样子。”

朱棣:“是啊,以后得让咱大明的学子们多学学于少保的诗词,更要学学他的为人处世。”

朱标:“没错,让大家都知道,当官就得像于少保这样,清正廉洁,把天下的事儿当成自己的事儿。”

秦良玉:“既然这样,我有个提议,能不能让于少保留在群里?”

朱祁镇:“既然是秦将军提的,那行啊。”

朱元璋:“没错,@于谦 你就留在群里吧。”

于谦:“感谢各位的厚爱,那我就不客气了,留下跟大家一起聊。”

秦良玉:“好嘞,于少保答应留下,那明天接着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