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49集 大明兵部尚书于谦加入皇帝群(1)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4)

朱祁钰:“@朱祁镇 留学生快出来,于谦进群了!”

朱元璋:“@朱祁钰 你咋拉人呢?军事话题还没聊完,秦将军和戚将军聊完军事就要撤了。”

朱祁钰:“太祖爷,于谦保卫北京城,这也算军事范畴吧,而且他还是兵部尚书,应该没问题吧?”

朱元璋:“呃,这么说好像也对。”

海瑞:“@朱祁钰 景泰帝,您注意下说话方式。好歹明英宗是您哥哥,长辈呢。他也就是后来复辟,杀了于谦,没让您进十三陵嘛。

这都过去这么久了,您大人有大量,就原谅您哥哥呗,别老是‘留学生’‘留学生’这么叫了。”

马秀英:“海瑞说得在理。”

朱棣:“海瑞说得对。就像我,虽说‘接了’侄儿的皇位,但我一直叫他允炆侄儿,没乱称呼。”

朱祁钰:“好好好,我认错,以后不叫他‘留学生’了。”

海瑞:“@朱厚照 还有正德皇上,您也别老是‘老道士’‘老道士’叫您堂弟嘉靖皇上,人家可是一口一个‘照照’叫您呢。”

朱厚照:“没说话也躺枪?再说了,他难道没炼丹修道?我爱怎么叫就怎么叫,这是我的自由。”

朱元璋:“@朱厚照 怎么,还提自由?信不信我给你来顿‘笋子炒肉’?”

朱佑樘:“@朱厚照 儿砸,你就按辈分叫吧,收敛点。你可是皇帝,得有个皇帝样儿,不然天下人怎么看你,太祖爷回头又得教训我。”

朱棣:“正德帝,我爸不光教训你爸,还得捎带上我,所以你老实点,别闯祸。”

朱厚照:“@朱棣 成祖爷,太祖爷为啥教训……呃,我忘了,我们都是燕王一脉。得嘞,以后我不叫堂弟‘老道士’了。”

朱瞻基:“话说完了吧?那你们知道和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的是谁吗?”

朱由检:“谁呀?”

秦良玉:“还能有谁,肯定是于谦于少保于大人。”

朱瞻基:“真聪明。当年我二叔谋反,于谦就参与平定我二叔朱高煦的叛乱,所以很受我赏识。”

于谦:“各位皇上、孝慈高皇后、懿文太子、各位将军,早上好。”

朱元璋:“于谦来了。行,为了让大家了解你的传奇人生,就按时间顺序讲讲吧。”

于谦:“@朱元璋 好嘞,太祖洪武皇上。在下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杭州府钱塘县人,就是现在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这块儿。

我是大明的名臣,也是民族英雄,做到了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的位置,和岳飞、张煌言一起并称‘西湖三杰’。”

朱棣:“能和岳飞、张煌言相提并论,看来你有两把刷子,接着说。”

于谦:“公元1398年,就是洪武三十一年,我出生在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太平里(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祠堂巷)。

我们家祖居考城(今河南省民权县程庄镇于庄村)。太祖于伯汉一开始在山西,后来搬到苏州,高祖于夔(同“葵”音)在元朝当官。

我曾祖父于九思做过杭州路大总管,所以就搬到杭州钱塘县太平里了。我祖父于文明在洪武年间任工部主事,我父亲于彦昭一直隐居在钱塘,没出来做官。

我小时候读书可刻苦了,志向也很远大。我特别佩服文天祥的气节,就把文天祥的画像挂在座位旁边,几十年都没变过。

我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看到我的相貌,特别惊奇,说我将来会是拯救时局的宰相。

八岁的时候,我穿着红衣服骑马玩耍,邻家有个老者觉得好玩,就逗我说:‘红孩儿,骑黑马游街。’我马上就回他:‘赤帝子,斩白蛇当道。’

1421年,永乐十九年,我考上辛丑科进士,从此就踏上仕途。”

朱祁镇:“于少保年少时就这么聪明,我之前真是猪油蒙了心,居然听了谗言把你给……哎!”

朱厚熜:“@朱厚照 照照,你看看人家,再瞅瞅你,就知道到处撒欢儿玩,还总和豹房那帮人混在一起,像什么样子!”

朱厚照:“老道士,你别五十步笑百步,你不也天天炼丹,迷信那些方士,差点把自己给折腾死!”

海瑞:“正德皇上、嘉靖皇上,注意下言辞!群里不准随便吵架,大家都守点规矩!”

于谦:“@朱祁镇 皇上,都过去这么久了,我也不怪您。您心里知道我这人咋样就行,我就知足了。

俗话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您是皇上,我是臣子,我只要做到为天下、为百姓、为朝廷问心无愧,死了也没啥遗憾的。

何况您皇子,就是后来的成化皇上为我申冤,恢复了我的职位和名誉,我儿子于冕也被赦免回来,这就够了。”

朱标:“瞧瞧,瞧瞧,你们天天在群里吵吵闹闹,再看看于少保于大人,这才叫宰相肚里能撑船,不跟你们一般见识。”

朱元璋:“于谦这胸怀,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秦良玉:“+1,我也佩服。”

戚继光:“+1,我也佩服。”

徐达:“我也佩服,@于谦 于大人,你接着说。”

于谦:“1426年,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造反,我跟着宣德皇上御驾亲征。皇上任命我为御史,等汉王投降后,皇上让我数落汉王的罪行。我那叫一个义正言辞,声音洪亮,气势十足。

汉王被我这一顿骂,头都抬不起来,趴在地上抖个不停,直说自己罪该万死。

皇上可高兴了,马上派我去巡按江西,我在那儿平反了好几百起冤假错案。”

朱厚照:“厉害,一个是骂王爷的于谦于少保于大人,一个是骂老……堂弟嘉靖帝的海瑞,俩人都挺牛嘛。不过,你们俩谁更厉害呢?”

海瑞:“@朱厚照 正德皇上,这哪能放一块儿比。我和于少保都是为了大明江山、为了老百姓,只是职责不一样,做事方式不同,但都是一片真心呐。”

于谦:“海大人说得太对了。海大人刚正不阿,敢于直言进谏,弹劾那些权贵,整顿吏治,我对海大人也是佩服得很呐。”

朱由检:“唉,要是我那时候多几个像二位这样的臣子,还愁江山不稳吗?”

朱祁钰:“可不是嘛,想当年于少保保卫北京城,那可是力挽狂澜。要不是于少保,我这皇位估计都坐不踏实。”

朱祁镇:“惭愧啊,当时我真是糊涂透顶。”

秦良玉:“明英宗皇上,您心里知道错了就好。”

秦良玉:“好了好了,大家也聊得差不多了,该吃午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