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37集 唯一被正史列传的女将秦良玉,进入群皇帝群(1)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2)

朱元璋:“咦,看这头像,咋有个女的进群了?不是说不让女子进群嘛,谁拉的?”

袁崇焕:“太祖爷,是我拉的。但她可是咱大明唯一被正史列传的女将军呢,所以我才把她拉进来的。”

朱标:“哦?唯一被正史列传的女将军?这可有意思了。”

朱棣:“@秦良玉 来,给大伙说一说。”

秦良玉:“@所有人 各位大明皇帝好,末将秦良玉,字贞素,我是四川忠州的,就是今天重庆忠县人。后来承袭了丈夫马千乘的职位,当了石砫宣抚使。”

(砫:同“主”音)

朱标:“四川人啊,嘿,抗日战争那会,出川抗战的人,四川可是全国最多的。”

朱祁镇:“懿文太子,秦良玉都说了,她是现在重庆忠县人呐。”

朱厚照:“@朱祁镇 亏你还当过‘留学生’,碰到知识盲点了吧?来来来,我给你科普科普。咱大明那时候,重庆是属于四川的。

后来到民国十八年,也就是1929年,重庆才正式建市,编制成国民政府二级乙等四川省辖市。

再后来1949年11月30日,解放军进了重庆,重庆就成直辖市。反正不管咋说,川渝一家亲,都是邻居,都是好朋友,都是咱大中国的。”

朱厚熜:“我家照照就是厉害,有文化!”

朱祁钰:“可惜就知道贪玩好色,不然咋才活31岁。”

朱允炆:“@朱祁钰 @朱厚熜 你们俩灵魂互换了?平常不都是自家人怼自家哥哥、堂哥嘛,今儿咋回事?”

朱厚熜:“@朱允炆 你让朱祁钰解释,他能解释清楚啥?还不得我家照照来解释!”

朱厚照:“@朱厚熜 老道士,一边儿去,啥叫你家的,我可是太祖爷家的。”

朱元璋:“这话倒是没错,不过你是燕王家的。”

朱棣:“@朱元璋 爸爸,我可是您亲儿子呀,咋就不是您家的?”

朱佑樘:“据说成祖爷不是太奶奶亲儿子……”

朱棣:“够了!跑题了,群里有袁崇焕、秦良玉,还有我老丈人,别动不动就吵起来,你们可真是奇葩,这都能吵。@秦良玉 你接着说。”

秦良玉:“我这人胆儿大,智谋过人,骑马射箭那是擅长,写文章也在行。行军打仗,治理军队,号令相当严明,我带的军队叫白杆兵,那可是远近闻名的。”

朱厚熜:“不错不错,我嘉靖朝还有个抗倭名将戚继光,他也组建了自己的队伍,叫戚家军。”

徐达:“@朱厚熜 嘉靖帝,我这人爱惜人才,尤其是女将,特想听她的故事,你就别打岔。”

秦良玉:“@徐达 谢谢徐元帅。”

秦良玉:“那我从头讲。公元1599年,就是万历二十七年,杨应龙在播州,就是现在贵州省遵义市那块儿闹事。我丈夫石砫宣抚使马千乘带着三千人跟着李化龙去征讨,我就领着五百精兵负责押运粮草,还和副将周国柱守住邓坎,就是现在贵州凤冈县南那地儿。”

朱元璋:“秦将军不错嘛,当年我在前面指挥打仗,有你们马皇后坐镇后方,我就放心大胆地收拾敌人了。”

秦良玉:“@朱元璋 谢谢太祖皇帝夸奖,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儿。”

朱元璋:“你接着说。”

朱翊钧:“我来说说秦将军低调这事儿。公元1600年,也就是我万历二十八年,杨应龙的军队瞅着李化龙大军在营里大摆筵席,就发动袭击。

秦将军和她丈夫带头把敌人给打败了,然后乘胜追击,连着攻破金筑关等七个营寨。接着又帮着酉阳各路官军拿下桑木关,把杨应龙的军队打得大败。

秦将军在南川路那战功可是排第一的,杨应龙兵败死了之后,秦将军都没给自己报军功。”

朱祁镇:“那你咋知道的?”

朱祁钰:“这不废话嘛?时间一长,万历肯定就知道了啊,除非他耳朵聋了。”

朱翊钧:“@朱祁钰 你刚开始说的,我听着挺开心,后面这句咋还带刺儿?我虽然跟我爷爷一样,二十多年不上朝,但我跟正德帝一样,还是关心国家大事嘛,不然咋会有万历三大征?”

朱厚熜:“@朱翊钧 你说话就说话,咋还带上我?”

朱厚照:“@朱厚熜 老道士,咋样?被大义灭亲了吧,哈哈哈。再说了,你孙子说的也是事实嘛。”

朱厚熜:“@朱厚照 你连个儿子都没有,更别提孙子了。”

朱佑樘:“@朱厚熜 厚熜,别欺负你堂哥,别这么没大没小的。”

马秀英:“你们又开始了?又打岔。@秦良玉 你接着说。”

徐达:“我本来也想说的,但这是大哥大嫂的皇帝群,我可不敢僭越,尤其大哥还在,咱得懂分寸,所以我附议大嫂,+1。”

朱元璋:“@徐达 天德,好样的。行嘞,让@秦良玉 接着说。秦将军,你别介意,我那四儿子Judy这一脉,确实挺奇葩的。”

秦良玉:“太祖爷客气了,我早就听说过,尤其是后来还碰到个木匠皇帝,我都习惯了。”

秦良玉:“公元1613年,万历四十一年,我丈夫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结果病死在云阳的监狱里。没办法,我就只能代替他,接管了他的职位。”

朱元璋:“啥?又是太监?秦将军的丈夫竟然被太监诬告!我不是不准太监读书,不让他们有文化嘛?现在听到王振、刘瑾、魏忠贤这些名字,我就气不打一处来。”

朱由检:“太祖爷,让太监识字这事儿是宣德帝允许的。宣德初年,宣德帝设立了内书堂,选了年纪十岁上下的两三百人,送进内书堂读书呢。”

朱瞻基:“@朱由检 崇祯帝,你说啥呢?你别以为咱俩隔了好几辈儿,我就不敢揍你了。”

朱元璋:“@朱瞻基 原来是你,你给我过来。还有你@朱棣 。”

朱棣:“啊?关我啥事?”

朱元璋:“因为你是他爷爷,你也一块儿过来。”

朱棣:“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