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32集 四大名着齐聚大明帝群(10)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3)

马秀英:“@曹雪芹 昨天听你讲了王熙凤,今天讲讲林黛玉呗,说说她平常在贾府都咋生活的,跟哪些人走得近?”

曹雪芹:“好嘞,马皇后。这林黛玉在贾府,和宝玉那简直是天天黏一块儿,一块儿读书,一块儿玩耍,心里想啥都能互相懂。还有那活泼机灵的史湘云,她俩关系也特好,经常凑一起联诗逗趣儿。有一回在凹晶馆联诗,那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都成一段佳话啦。”

朱元璋:“联诗有啥用?能治理国家、保卫江山吗?咱老朱家可没那闲工夫搞这些花里胡哨的。”

朱标:“爸爸,文学艺术能熏陶人的情操,还能团结人心,对治理国家也不是一点用都没有呀。”

朱棣:“咱还是觉得,得有点实实在在的本事。像我南征北战,开拓疆土,那才叫真英雄。”

朱瞻基:“@朱棣 爷爷威武!不过这黛玉的才华,在当时来说确实难得,说不定能培养成女谋士呢。”

吴承恩:“哈哈,这想法有意思。就像俺老孙,会七十二变,随机应变。说不定这黛玉在贾府那复杂的环境里,也能想出啥奇招妙计。”

罗贯中:“嗯,就像诸葛孔明,在乱世中出谋划策,扭转局势。黛玉要是好好引导,说不定也能发挥大作用。”

施耐庵:“对呀,俺梁山好汉各个有特长,这贾府里头,黛玉肯定也有她的闪光点。”

曹雪芹:“谢谢各位理解。只是贾府里关系太复杂,黛玉虽然聪明,可也经常被人误会,日子过得并不舒坦。”

朱厚照:“哎呀,听着好揪心,要不我穿越到贾府,把那些破规矩全改了,让黛玉开开心心的。”

朱厚熜:“就你能,别捣乱。贾府有贾府的规矩,咱也管不着人家的事儿。”

朱由检:“你们就知道说风凉话。这黛玉的遭遇,让我想起大明内忧外患的时候,我想做点啥都没办法的那种无奈。”

马秀英:“行了,都别在这儿感慨了。曹先生,你接着讲讲,黛玉在贾府还有啥好玩的事儿?”

曹雪芹:“好嘞。这黛玉性格幽默,有一次刘姥姥进大观园,她那打趣的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可有意思了,特别能体现她风趣幽默的一面……”

朱元璋:“整天就知道打趣,成什么样子。咱老朱家的人,说话都是直来直去,不搞这些弯弯绕绕。”

朱标:“爸爸,这就是黛玉的性格嘛,给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呢。”

朱棣:“乐趣是有了,可终究不是干大事的料。咱老朱家的女子,都得有大局观。”

朱瞻基:“@朱棣 爷爷,这黛玉也有她自己的见识,可不能小看她。”

吴承恩:“嘿,就像俺那八戒,看着傻乎乎的,关键时候也能帮上忙。说不定黛玉也有啥隐藏技能。”

罗贯中:“没错,周瑜年轻气盛,却能指挥赤壁之战。说不定哪天黛玉也能让人刮目相看。”

施耐庵:“俺梁山的女将,都是经过磨炼的。黛玉要是多经历点事儿,说不定也能成长起来。”

曹雪芹:“各位说得有道理。只是在贾府,黛玉就算有才华,也没太多机会施展。”

朱厚照:“太可惜了,要不把她接到咱大明来,说不定能发挥大作用。”

朱厚熜:“别净想些不切实际的,她就是小说里的人物,又不能真来。”

朱由检:“唉,想想咱大明,人才那么多,最后还是落得那样的下场,和黛玉的无奈还真有点像。”

马秀英:“都别在这儿唉声叹气了。曹先生,你再讲讲其他人物呗。”

曹雪芹:“好,那说说薛宝钗,她这人处世特别圆滑,贾府上上下下都喜欢她……”

朱元璋:“圆滑?咱可不喜欢这种人,咱老朱家就喜欢直来直去,有啥说啥。”

朱标:“爸,这也是一种在复杂环境里生存的办法,说不定能左右逢源呢。”

朱棣:“咱觉得人还是得有骨气,不能为了讨好别人就没了自己的原则。”

朱瞻基:“@朱棣 爷爷说得对,不过薛宝钗学问好,本事也不小。”

吴承恩:“嗯,就像俺书里各路神仙,各有各的厉害地方,这宝钗也有她的过人之处。”

罗贯中:“没错,司马懿忍了那么多年,最后成就一番大事业。宝钗这样处世,说不定也有啥长远打算。”

施耐庵:“俺梁山兄弟,性格有豪爽的,也有心思细腻的,宝钗这种性格,在不同场合说不定能派上用场。”

曹雪芹:“各位分析得挺透彻。宝钗看着好像啥都好,可她也有自己的无奈,被封建礼教困住了,身不由己。”

朱厚照:“哎呀,怎么一个个都这么无奈,我都听不下去了。还是咱大明好,想干啥就干啥。”

朱厚熜:“你可拉倒吧,你自己不也被各种规矩管着嘛。”

朱由检:“说来说去,都是命运捉弄人。红楼里的人物这样,咱大明的命运也是这样。”

马秀英:“行了行了,别扯远了。曹先生,接着说红楼,咋说着说着又开始感慨了。”

曹雪芹:“好,那再讲讲探春,她可是个有眼光、有魄力的女子……”

朱元璋:“哦?有眼光有魄力?这倒有点像咱老朱家的人。”

朱标:“是啊,爸爸,探春管理贾府的时候,兴利除弊,干得还挺不错呢。”

朱棣:“嗯,这才像话,女子也能有一番作为,就像咱大明的女子,一点都不比男人差。”

朱瞻基:“@朱棣 爷爷,探春确实厉害,要是生在咱大明,说不定能当个女官呢。”

吴承恩:“哈哈,那可就有意思了,说不定像俺老孙大闹天宫一样,在朝堂上掀起一阵风浪。”

罗贯中:“以探春的才能,如果能辅佐皇帝,说不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像诸葛孔明辅佐刘备那样。”

施耐庵:“俺梁山的孙二娘,也是女中豪杰,探春估计也有这股豪情。”

曹雪芹:“各位过奖啦。探春虽然有能力,可惜是个女孩子,又生在贾府走向衰败的时候,就算有抱负,也没办法完全实现。”

朱厚照:“哎呀,太可惜了。要不穿越过去帮帮她,让她的才能全发挥出来。”

朱厚熜:“你能不能别老想着穿越,现实点行不行。”

朱由检:“这红楼人物的无奈,和咱大明的困境太像了,空有志向,却没办法改变局面。”

马秀英:“行了,别又开始唉声叹气了。曹先生,这红楼里有这么多有本事的人,咋最后贾府就败落了?”

曹雪芹:“马皇后,贾府败落是好多原因造成的,内部**,子孙不成器,还有外部的压力等等……”

朱元璋:“这和咱大明后期一模一样,子孙不争气,内部**,再好的基业也得败光。”

朱标:“这也提醒咱们,要一直有忧患意识,不能放松懈怠。”

朱棣:“没错,咱老朱家以前也是努力打拼,才打下大明江山,可后来的子孙……唉!”

朱瞻基:“@朱棣 爷爷,咱们也别光叹气,从红楼里也能学到不少教训呢。”

吴承恩:“对呀,就像俺取经一路上,经历那么多磨难,总结经验才能取到真经。贾府的故事,也能让咱们明白兴盛衰败的道理。”

罗贯中:“嗯,三国打来打去,局势一直在变,兴盛和衰败都有原因。贾府的事儿,值得好好想想。”

施耐庵:“俺梁山好汉从聚义到最后衰败,这里面的道理和贾府也差不多,不能忘了根本啊。”

曹雪芹:“谢谢各位理解我的作品。从贾府的兴衰,也能看出世间万物都是盛极而衰的规律。”

朱厚照:“哎呀,越说越沉重了。要不咱换个轻松点的,聊聊三国里的趣事?”

罗贯中:“哈哈,要说趣事,张飞在当阳桥大吼一声,把曹操大军吓得够呛,这事儿就挺逗的。”

朱棣:“这张飞是挺勇猛,不过咱老朱家的将领,可不比这古代猛将差。”

朱瞻基:“@朱棣 爷爷说得对,咱大明的将领,到处征战,那战绩也是相当厉害。”

吴承恩:“这三国里猛将多得很,就像俺《西游记》里的妖怪,各有各的厉害之处。”

施耐庵:“俺梁山好汉也是,一百零八将,各有各的本事。”

朱厚照:“哈哈,感觉咱们四大名着里的人物要是凑一起,能来一场超级大战。”

朱厚熜:“别异想天开了,这些都是虚构的,哪能真打起来。”

朱由检:“要是这些人物的本事能用来挽救大明,那该多好。”

马秀英:“行了,都别幻想了。今天聊了这么多红楼,又说起三国、西游、水浒,大家都发表了不少看法。但你们说,咱老朱家的事儿,和这四大名着里的事儿,咋感觉有点千丝万缕的关系?”

曹雪芹:“马皇后,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反映生活,说不定世间的道理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

朱元璋:“相通是相通,可咱老朱家这些奇葩事儿,估计你们四大名着都hold不住。”

吴承恩:“哈哈,确实,您老朱家的事儿,比俺写的《西游记》还精彩。”

罗贯中:“没错,咱这三国乱世都比不上您老朱家热闹。”

施耐庵:“俺这梁山好汉的故事,和您老朱家一比,都显得平淡无奇了。”

曹雪芹:“那我们四大名着的作者就先退群啦,这朱家的奇葩事儿,我们得慢慢消化咯。”

马秀英:“行吧行吧,那你们退群吧,咱老朱家自己接着聊。”

吴承恩退出群聊

罗贯中退出群聊

曹雪芹退出群聊

施耐庵退出群聊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19)

朱厚照:“哎对了,朱祁镇和朱祁钰跑哪去了?”

朱祁钰:“正德皇帝,我可不像你兴趣这么广泛,今天讨论这些,我都没啥兴趣。”

朱祁镇:“那肯定是我不在的原因吧。”

朱元璋:“你为啥不在?今天可热闹了。”

朱祁镇:“因为我也不喜欢呀,嘿嘿。”

朱允炆:“你们俩还真是兄弟。”

朱厚熜:“其实我也不想在,但是照照在,我就跟着在咯。”

朱厚照:“滚一边去。”

朱元璋:“好了,接下来我拉Judy的老丈人进群。”

朱元璋邀请徐达加入群聊

朱聿键邀请袁崇焕加入群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