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57章 隆庆皇帝朱载坖(4)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3)

朱厚照:“咱们接下来继续说说在位天团吧。”

朱雄英:“你最好带上时长,不然读者要找作者拼命[捂嘴笑表情包]”

朱厚照:“那行,昨天说了四十年以上、五十年以下的天团,堂弟朱厚熜在位45年八个月,万历朱翊钧在位48年,是咱大明在位最久的皇帝[吃瓜表情包]”

朱翊钧:“所以这团长还得我来当。”

秦良玉:“团长?这范围里就你和你爷爷嘉靖俩人啊[笑哭表情包]”

朱厚照:“下面说说三十年以上、四十年以下的天团,有这么几位……额,搞错了,就一个,刚好三十年,再多五个月。”

朱祁镇:“30年五个月?是谁啊?”

朱元璋:“还能有谁?当然是我。”

秦良玉:“原来是洪武皇上[微笑表情包]”

朱厚照:“没错,三十年的就太祖爷一个。接下来是二十年以上、三十年以下的天团成员:成祖爷22年一个月,英宗朱祁镇22年,成化23年8个月。”

朱棣:“请别把我和‘留学生’相提并论。”

朱祁镇:“成祖爷,您在位22年,我在位也是22年,只不过我是分开登基,总时长跟您一样啊。”

朱棣:“时长是一样,但我没像你那样听太监指挥,最后成了大明唯一‘留学皇帝’,这能比吗?”

朱载坖:“都别吵了,还是听我说故事吧。”

朱厚照:“行,二十年以下的明天再说,咱们继续听故事。”

朱载坖:“咱们在细说和议的前提,再提提军事边防问题。我爸那会儿是倭寇最猖獗时候,原本开放的沿海海禁,那时候又不得不重新严起来。

但经过戚继光、谭纶、俞大猷、唐顺之等人训练新军、英勇作战,到我即位时,沿海倭寇基本肃清,整个东南地区又回到安宁和平日子。”

戚继光:“皇上即位后,大开关禁,采取恤商与开关政策,减轻商人负担,打破了大明禁止百姓私自下海的规矩,让大明对外政策有了大变化,海外贸易也出现新局面,倭寇活动也渐渐没了。”

朱厚照:“哟,倭寇肃清?那戚将军你们岂不是要失业?要不跟我去豹房驯豹子,保证比打倭寇刺激。”

戚继光:“倭寇没了,但还有蒙古人呢!我在蓟镇练兵,就等着保家卫国。再说皇上开关后,海疆安稳,比打仗强多了。”

朱元璋:“倭寇肃清好!当年我就恨这帮小崽子扰我海疆,戚家军干得漂亮。隆庆你能接手个安稳东南,算有福气。”

朱棣:“打倭寇靠的是硬实力!戚将军的鸳鸯阵可不是吹的,比某些只会嘴炮文官强多了。”

朱雄英:“这叫先打后谈吧,先把倭寇打服,再开海禁,他们想抢都抢不过正经做生意的,自然就销声匿迹。”

秦良玉:“沿海安稳了,将士们才能安心守边防。我当年平叛,就盼着后方别出事,隆庆朝这点做得真不错。”

胡宗宪:“当年抗倭多不容易,俞大猷将军和我熬了多少通宵。现在好了,开关通商,百姓不用再提心吊胆,值了!”

海瑞:“倭寇之患,源于海禁过严、民生无着。皇上先靖海疆,再开海禁,这才是标本兼治,比单纯用兵强。”

张居正:“倭寇消亡,一方面是将士拼命,另一方面是开关后百姓有了生路,谁还愿跟着海盗混?皇上这步棋,是真懂民心。”

朱载坖:“还是将士们能打,大臣们会谋划。我就做了个顺水推舟决定,功劳都是大家的。”

朱厚熜:“我当年也想肃清倭寇,就是没赶上这好时候……”

朱载坖:“我在藩邸时,就特别关注国家边疆。我一上台,就启用抗倭名将戚继光总管京城门户防卫和东北边防,戚继光的车马阵就是那时候发明的,

还任用曹邦辅为兵部侍郎,和将军王陵都督宣府、大同,总管西北边防,总督王崇古、谭纶主管剿匪事务,天下渐渐安定。

另外,我又升任李成梁为辽东总兵,大修战备,积极防御东北边患。为巩固大明边防做了不少努力,也取得了显着效果。

1567年,隆庆元年三月三十日,土蛮侵犯辽阳,指挥王承德战死。”

朱厚照:“戚将军又升官了?从东南抗倭到北方守门户,这是‘大明消防队长’啊,哪儿需要往哪儿冲。车马阵听着比鸳鸯阵还带劲,啥时候表演一个?”

戚继光:“车马阵是对付蒙古骑兵的,把战车连起来当屏障,再配上火器,特别管用!皇上信任我,我总不能辜负。”

朱元璋:“启用能将才是正经事!李成梁守辽东、戚继光镇蓟门,这布局不错,比某些人用太监掌兵强多了。”

朱棣:“李成梁那小子是块打仗的料!辽东有他在,女真那帮人不敢瞎蹦跶,隆庆你这用人眼光,比你爸强。”

朱高煦:“战车?能有我铁骑冲击力强?不过能挡住蒙古人,也算有点用。换我去辽东,保管把土蛮打回老家。”

朱雄英:“这叫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抗倭的去守北边,剿匪的管治安,隆庆这分工挺科学,难怪天下大定。”

秦良玉:“边防就得这么搞!将领得靠谱,军备得跟上。李成梁大修战备,这思路跟我当年整饬军备一样,管用!”

张居正:“皇上即位就抓边防,知道有备无患的理。王崇古、谭纶都是能臣,几个人配合着来,边防想不稳都难。”

海瑞:“边防固则国安。皇上知人善任,不搞裙带关系,这是社稷之福。但土蛮犯边、王承德战死,也说明边患没彻底消除,还得警惕。”

朱载坖:“可惜王承德将军牺牲了,所以更得把边防搞扎实,不能让将士白流血。李成梁他们没让我失望,后来辽东安稳了不少。”

朱元璋:“这才对!将士的血不能白流。下周让戚继光把车马阵画出来给大家瞧瞧,让那帮后辈学学怎么守边防。”

朱载坖:“同年九月四日,俺答侵犯大同,我下诏严格战事守备。

十二日,俺答攻陷石州,杀了石州知州王亮采,夺取交城、文水。

二十一日,土蛮侵犯蓟镇,掳掠昌黎、卢龙,一直打到滦河。

我命令宣府、大同总督侍郎王之诰回驻怀来,巡抚都御史曹亨驻兵通州。

二十四日,总兵官李世忠救援永平,和俺答在抚宁激战,京师戒严!”

朱载坖:“宁夏总兵官雷龙出塞拦击河套诸部,大败河套各部。

八月十四日,允许河套诸部互市买卖。

九月二十四日,修成三镇贡市。”

朱厚照:“刚夸完边防稳,俺答就打过来了?这是给隆庆你送‘见面礼’啊。京师戒严那会儿,你是不是也紧张得睡不着?”

朱载坖:“能不紧张吗?俺答都打到滦河了,朝堂上吵着要亲征的、要迁都的都有,还好王之诰、曹亨顶住了。”

朱元璋:“吵什么吵!当年陈友谅都打到城下,我也没怕过!就得硬刚,雷龙打得好,出塞拦击才叫有骨气,光守着不行。”

朱棣:“俺答这老小子,当年就敢寇边,现在还来?要是我在,直接带兵北伐,把他王庭端了。”

朱高煦:“李世忠在抚宁激战?早说让我去啊!保证把俺答的马抢过来当坐骑,打不过就别学人家当总兵。”

朱雄英:“这叫边打边谈吧,一边派兵拦击,一边允许互市,打一巴掌给颗糖,把蒙古人拿捏得死死的。”

秦良玉:“三镇贡市修成不容易!打归打,能坐下来做生意才是长久之计。雷龙大败河套部,正好给和议加了筹码。”

戚继光:“京师戒严那阵子,我在蓟镇整军备战,就怕俺答绕道过来。还好将士们给力,没让他们再往前一步。”

张居正:“俺答攻陷石州后,朝廷上下都觉得和议没戏,是王崇古力主打而不毁和议,才没让之前的努力白费。”

海瑞:“边患频仍,可见军备仍需加强!允许互市是权宜之计,若武备松弛,再厚的筹码也没用。”

朱载坖:“所以说和议不容易,打也得打,谈也得谈。雷龙打胜仗,刚好让蒙古人知道咱不好惹,互市才能顺利。”

朱元璋:“这还差不多!光谈不打是怂包,光打不谈是傻蛋。隆庆你这火候把握得还行,明天接着说和议细节。”

朱载坖:“好的太祖爷,明天就是和议细节了,麻烦@朱雄英 @秦良玉 ”

朱雄英:“不麻烦,举手之劳。”

秦良玉:“好的隆庆皇上。”

朱元璋:“没想到雄英还继续和秦将军说结尾啊,不过你喜欢,就继续吧。”

朱厚熜:“太祖爷好宠孙子,我也要。”

朱元璋:“古文(滚)”

“啪!”

朱雄英:“预知后续咋样儿?”

秦良玉:“恁就继续关注下一章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