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53章 嘉靖皇帝朱厚熜(9)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2)

朱厚照:“都快出来!看看海刚峰是怎么吐槽嘉靖的[吃瓜表情包]”

朱厚熜:“堂兄,你礼貌吗?”

朱雄英:“有请海瑞海大人现场返场。”

海瑞:“现场返场可以,但前面还有些事没说完呢。”

秦良玉:“那就先把前面的事说完呗。”

朱元璋:“前面还有啥事儿?”

徐阶:“洪武皇上,您接着听。随着皇上年纪增大,加上长期吃那些含砒霜、水银、雄黄、朱砂的丹药,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

嘉靖四十四年正月,方士王金这帮人伪造《诸品仙方》《养老新书》,弄了些长生妙药献给皇上。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户部主事海瑞就上了《治安疏》”

朱厚照:“来了来了!《治安疏》这可是名场面,海瑞准备开骂了!”

朱厚熜:“海瑞你敢!我当年没杀你就够意思了,还敢翻旧账?”

朱雄英:“这叫历史名场面预定,海大人挺住,我们给你刷火箭。”

朱元璋:“让他说!我倒要听听,这《治安疏》里到底写了啥,能让你气得差点把他宰了。”

徐阶:“当年海大人这封奏疏,把皇上骂得那叫一个惨,朝堂上下都以为他活不成了……”

海瑞:“咳咳……臣海瑞言: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矣。反刚明而错用之,谓长生可得,而一意玄修。

富有四海不曰民之脂膏在是也,而侈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驰矣……”

朱厚熜:“住嘴!什么叫二十余年不视朝?我在西苑也批奏折呢!”

朱厚照:“批奏折?怕不是批的‘仙丹配方改良版’吧,海大人继续,别停!”

朱棣:“二十余年不视朝?你比我那孙子朱祁镇还能躲懒!海瑞说得对,纲纪不松弛才怪。”

朱高煦:“骂得好!就该这么骂!换我当年,早把你这修道的拉去打军棍。”

秦良玉:“海大人是真敢说,这疏一上,等于把脑袋别裤腰带上。”

海瑞:“……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

朱元璋:“好!骂得痛快!家家皆净?这词绝了!朱厚熜你听听,这就是你修道修出来的好名声。”

朱厚熜:“那是污蔑!我减免赋税那么多次,怎么可能家家皆净?”

徐阶:“当年皇上看完奏疏,把奏折摔地上,喊着抓住他,别让他跑了。还是我说,海瑞素有痴名,他自知必死,不会跑的。这才算稳住。”

戚继光:“我佩服海大人胆量!这比在战场上跟倭寇拼命还需要勇气。”

朱厚照:“海瑞可以啊,骂人都不带脏字,还句句戳心窝子,堂弟你当时是不是气得想把丹药给他灌下去?”

朱厚熜:“我是想过!但我偏不杀他,就让他看着我活得好好的……结果第二年我就……”

朱雄英:“这就叫一语成谶吗[笑哭表情包]”

朱元璋:“行了!海瑞骂得对,朱厚熜你该骂!修道修得国不像国,家不像家,还好意思发脾气?今天这情景再现,值了!”

朱载坖:“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爸爸在乾清宫驾崩,享年60岁,庙号世宗。

作为裕王的我继承皇位,年号隆庆。遵照爸爸的遗诏,‘存者召用,殁者恤录,见监者即先释放复职’。

以海瑞为代表,赦免了所有进谏的大臣。从这一刻起,揭开了长达十八年隆万大改革的序幕。”

朱载坖:“所以说,我一上台就先给海大人平反,把那些被爸爸关起来的直臣全放了,这波操作够意思吧。”

朱厚照:“裕王终于冒泡了!你这算是给你爸收拾烂摊子,不容易不容易。”

朱元璋:“还算你有点良心!知道把海瑞这些忠臣放出来,比你那修道的老爸强多了。”

朱棣:“释放谏臣、开启改革,这步棋走对了。要是再像你爸那样折腾,大明真要家家皆净。”

朱高煦:“早该这么干!你爸当年要是听海瑞的,哪用得着你费劲收拾?不过你比你爸有眼光。”

朱雄英:“隆万大改革可是大明回光返照的关键,看来嘉靖朝的骂声没白挨,总算骂出个明白人。”

秦良玉:“隆庆皇上释放海大人,就是给天下人递信号:朝廷要听真话。这比发一百道圣旨都管用。”

海瑞:“隆庆皇上此举,实乃拨乱反正。我当年上《治安疏》,非为逞口舌之快,只为大明江山社稷。皇上能赦免谏臣,可见圣明。”

朱厚熜:“要不是我留下遗诏,你能这么顺利?”

朱厚照:“呵,这时候又抢功?你要是早听海瑞的,哪用得着留遗诏。”

朱元璋:“朱厚熜你闭嘴!要不是你儿子懂事,你那点功绩早被修道的荒唐事盖过去了。”

朱雄英:“对了,@朱载坖 你是叫朱载坖还是朱载垕?”

秦良玉:“我也有这疑问。”

朱载坖:“这事儿说起来也怪,史书上俩名字都有,估计当年抄档案的笔误了,你们叫哪个都行,反正都是按辈分偏旁走,都是土字旁,我不挑[捂脸表情包]”

朱厚照:“连名字都能整出俩版本?比我当年改名字还随性,我觉得‘坖’字好,看着像皇上站着上班,比‘垕’字有干劲。”

朱元璋:“管他叫啥,能办事就行!总比你那修道的老爸强,名字再好听不干活有屁用。”

朱棣:“名字只是代号,关键看政绩。你要是能把隆庆改革搞出样子,叫啥都有人记着。”

朱高煦:“我看叫‘朱能改’得了,毕竟专改你爸烂摊子,要是改得好,我给你点个赞。”

朱雄英:“这算大明版‘姓名之谜’吧,不过据说现在专家考证更倾向朱载坖,可能当年刻碑的师傅手抖了。”

秦良玉:“不管叫啥,只要是办实事的皇上,百姓就认,隆庆皇上开海禁、稳边防,这些事比名字重要多了。”

海瑞:“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然为政在人,不在虚名。皇上既已开启改革,当以实效证之。”

徐阶:“当年我拟遗诏时,写的是载坖,可能后来传抄乱了!”

朱厚熜:“我当年赐名时候明明是朱载坖!”

朱元璋:“再叨叨把你禁言!@朱载坖,明天好好说说你的事,让这帮后辈学学啥叫实干。”

朱载坖:“太祖爷,我明白,我明天说。额……今天谁请秦将军,好像我爸说了,我也说了……”

朱厚熜:“把好像去掉!”

秦良玉:“不用你们艾特我,我来了,那我们明天继续,准备聆听隆庆皇上的故事。”

“啪!”

朱雄英:“要晓得后头咋个样,就继续关注下一章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