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38章 正德皇帝朱厚照(2)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4)

朱厚照:“今儿周末,大家都别单独溜达了,常胜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带你们耍去!”

朱雄英:“你就赶紧开始吧。”

朱元璋:“我尽量压住火,你就直说。”

朱厚照:“太祖爷,没那么严重吧?”

秦良玉:“还不严重?要不是你后来除了刘瑾、平了安化王、宁王、平息蒙古小王子叛乱,洪武皇上早开骂了。”

朱厚熜:“秦将军这话不对,宁王叛乱可是王阳明的功劳。”

秦良玉:“嘉靖皇上说得是。”

朱厚照:“那我开始了啊。1505年,弘治十八年,15岁的我即位,第二年改元正德,开启我的帝王生涯。”

李东阳:“四月,英国公张懋(mào,同“帽”音)上奏时就提过,说:皇上继位以来,起初还天天上经筵、亲理朝政,天下人都盼着能治世。可近来听说您在宴乐的时候,总惦记着骑射,甚至让一群小人围着,经常出掖门、逛园林,纵情玩乐,我们听了都吓坏了。”

李东阳:“皇上即位才四个月,就开始微服出宫找乐子,所以张懋他们才恳切劝谏。吏科给事中胡煜也对皇上不重视学习、玩物丧志提意见,说,您正值年轻,正是该好好学习时候,可儒师讲课还没结束,您就心思飞了,刚坐下来读书没多久,就想着玩乐。”

杨廷和:“胡煜还提醒皇上,身为帝王,一个念头不纯、一个举动失当,影响都大了去了。他劝皇上得打消安逸享乐心思,端正心态治理朝廷,努力让天下太平。”

李东阳:“皇上喜欢骑射,还总微服出宫打猎。兵科给事中汤一漠拼命劝,您根本不听。大学士刘健六月上疏说,陛下最近上朝太迟,免朝太多,奏事越来越晚,玩的花样越来越多。”

朱雄英:“15岁就敢微服出宫?还找乐子?弘治要是知道,非把你零花钱全扣了不可!”

朱元璋:“视朝太迟、免朝太多?你爸当年熬到吐血批奏折,你倒好,天天想着跑出去玩!张懋他们骂得对,就该把你锁在太和殿背书[怒气表情包]”

朱棣:“刚当皇帝就摆烂?我当年靖难成功,头三年都没睡过好觉!你这是拿江山当游乐场——骑射是本事,可得分时候。”

朱厚熜:“15岁就有鸿鹄之思?怕不是玩心之思吧。杨大人说得对,帝王一动一静都影响天下,堂兄这心也太野了。”

海瑞:“即位伊始就沉迷逸乐,这是亡国的苗头!胡煜、刘健等大臣苦苦劝谏,皇上竟然当耳旁风——再这么下去,弘治中兴的成果,全得毁了!”

杨廷和:“当时我跟刘健天天堵在宫门口劝,皇上要么装没听见,要么从侧门溜出去——那身段,比戏班翻筋斗还灵活。”

朱祁镇:“我当年也爱出宫,后来被瓦剌抓了才知道怕……你这好歹没闯大祸,算运气好。”

秦良玉:“15岁正是收心时候,皇上倒好,反着来。还好有李大人、杨大人盯着,不然真不知道要折腾出啥来。”

李东阳:“最头疼的是皇上玩起来没日没夜,有时候早朝都带着黑眼圈——我们看着都替先帝心疼。”

朱厚照:“我那是体察民情!微服出宫才知道老百姓喜欢啥!再说骑射练好了,后来打蒙古小王子才给力啊。”

朱雄英:“体察民情需要找乐子?怕不是被八虎带跑偏了吧。”

徐达:“少年好动正常,可皇上得有分寸。当年我教女婿打仗,也得先让他把兵书背熟了——光耍小聪明是不行的。”

李东阳:“后来在刘瑾撺掇下,皇上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里模仿街市建了好多店铺,让太监扮老板、百姓,皇上就扮富商在里面玩。

觉得不过瘾,又模仿妓院,让宫女扮粉头,皇上挨家进去听曲、玩乐,把后宫搞得乌烟瘴气,急死我们了。”

朱厚熜:“多亏叔叔时期政治清明,给堂兄留下一套刚正廉洁大臣班子,这些人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要严惩八虎。

堂兄刚即位,还没能力驾驭群臣,见这么多人进谏,有点顶不住,想妥协除掉八虎。

可这时候刘瑾在堂兄面前一哭,堂兄心又软了。第二天就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内阁的谢迁、刘健以告老还乡威胁,结果被堂兄痛快批准。群臣没了领头的,只好算了。”

朱厚照:“那不是年少不懂事嘛……扮富商逛‘宫中小菜场’多有意思,比听大臣们唠叨强。再说后来刘瑾不也被我收拾了?我也看奏折啊。”

朱雄英:“在宫里开妓院?让宫女扮粉头?这哪是玩,简直是胡闹。”

朱元璋:“刘瑾这阉贼!教皇上干出这等荒唐事!还敢哭诉博同情?换作是我,早把他扔进油锅里炸了!

谢迁、刘健告老还乡你还批准?你这是自断臂膀![怒气表情包]”

朱棣:“模仿街市妓院?亏你想得出来!我当年打蒙古都没这么闲!刚即位就被太监拿捏,连老臣都留不住,你这帝王权术还不如你堂弟。”

朱厚熜:“感谢成祖爷的肯定[得意表情包]”

朱厚熜:“刚正廉洁的班子都留不住,堂兄这操作也是没谁了。刘瑾一哭就心软,怕不是被灌了**汤吧?”

海瑞:“后宫沦为妓院,朝堂逼走贤臣,全是八虎搞的鬼!皇上姑息养奸,实在昏聩!再这么下去,国家都要没了——痛心!”

杨廷和:“当时谢迁气得发抖,说皇上要是留刘瑾,老臣就不伺候了。结果您还真准了……那天朝堂跟塌了天似的,大家都傻了。”

朱祁镇:“我当年信王振,好歹没把于谦赶走……你这倒好,直接把顾命大臣送走,刘瑾能不嚣张吗。”

秦良玉:“好好的朝堂,被折腾成‘过家家’。宫女扮粉头,皇上逛妓院——这要是传出去,老百姓得戳脊梁骨。”

李东阳:“刘健离京那天,拉着我的手说看好皇上,可我哪拦得住啊……宫里的‘菜市场’开张那天,我的心都凉了。”

朱厚照:“后来我不也醒悟了嘛!刘瑾被抄家时,搜出的金银比国库还多,我当场就把他凌迟了!”

朱雄英:“醒悟得太晚了吧……老臣都走了,才想起收拾太监,跟我闯祸了才道歉一个样。”

徐达:“少年玩心重能理解,但得有底线。把朝堂当戏台,把老臣当摆设,这就错得离谱——刘瑾之祸,根在皇上自己。”

李东阳:“八虎斗赢我们之后,气焰更嚣张,专权跋扈。刘瑾又建了豹房,里面藏了好多乐户、美女供皇上日夜作乐,皇上更没顾忌,刘瑾也靠着皇上的宠信权倾朝野。可他没料到太监内部也争权,最后大太监刘瑾死在了另一个太监张永手里。”

朱厚照:“张永那小子就是嫉妒刘瑾权大!不过他扳倒刘瑾也算干了件人事——俩太监互掐,最后我坐收渔翁之利,这不挺好。”

朱雄英:“建豹房藏美女?还日夜作乐?弘治要是知道,能把你打包塞回娘胎重造!”

朱元璋:“豹房!又是豹房!刘瑾就是祸国殃民!俩太监争权你还看戏?你这皇帝当得跟看大戏似的。”

朱棣:“太监内部争权?你这是放任他们内斗,自己躲清闲!当年我的太监谁敢这么蹦跶?早被我剁了喂狗——你这心也太大了。”

朱高煦:“张永扳倒刘瑾?说白了就是狗咬狗!换我直接把俩都砍了!让他们争,耽误老子带兵打仗。”

朱佑樘:“@朱厚照 我想歇会儿都不行,厚照,你这是在干嘛?我好不容易创下弘治中兴,你倒好,快恢复你爷爷那时候样子。”

朱厚照:“爸爸我错了,我那时不是年轻气盛爱贪玩嘛,现在我知道错了。”

秦良玉:“正德皇上,你展开说说刘瑾被除掉的经过吧。”

朱厚照:“那必须展开说说!刘瑾那货权大了就飘。后来安化王叛乱,张永随军平叛,回来就跟我告状,还掏出刘瑾谋反的证据——好家伙,私藏龙袍玉带,比我穿的都花哨!”

朱雄英:“还敢藏龙袍?这是想篡位啊!张永也算歪打正着立了功,不过俩太监互咬也太难看了。”

朱元璋:“谋反?早该千刀万剐!张永告倒他也算为民除害——但你小子居然等他们斗起来才出手,就不会早点收拾。”

朱棣:“安化王叛乱才让你抓住机会?早干嘛去了!刘瑾都敢私藏龙袍,可见你这皇帝当得多窝囊——换作是我,用得着等太监告状?”

朱厚熜:“私藏龙袍玉带?堂兄这是养虎为患,还好没被咬死。”

海瑞:“刘瑾谋反,全因皇上纵容!要不是张永揭发,还不知道啥时候能除奸——这是侥幸,不是皇上的功劳!”

朱祁镇:“太监谋反最恶心,当年王振虽然坏,还没敢动这心思。你能除掉刘瑾,也算没完全糊涂。”

秦良玉:“总算没让刘瑾翻天。不过俩太监斗到这份上,朝廷颜面都快没了——结果是好的,过程太糟心。”

李东阳:“刘瑾被凌迟那天,百姓都去看,恨得往他身上扔石头……这都是被他害苦的人。”

朱厚照:“我当时看到张永递交的证据,二话不说直接下令抄家,一点没犹豫。不过抄家时见他金银堆成山,龙袍就摆在床头,我当场就把圣旨撕了重写——必须凌迟!”

徐达:“除掉刘瑾是对的,但靠太监斗太监太险。下次再有这号人,直接交给锦衣卫,别等他们闹翻天。”

朱厚照:“好了,今天就到这儿吧,有劳@秦良玉 将军了。”

朱佑樘:“那好,你给我回家去。”

秦良玉:“好的正德皇上,明天继续。”

朱元璋:“我得回家再缓缓气。”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啷个样,逗继续关注下一章哟!”

朱雄英:“我又学习方言啦,哈哈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