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124章 明英宗朱祁镇(8)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第124章 明英宗朱祁镇(8)

作者:骑着辣条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7:46:52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1)

朱厚照:“谁退群了?”

朱厚熜:“除了也先,还能有谁?昨天最后他不就说了要退群嘛。”

秦良玉:“退就退吧,咱还是继续听故事。”

朱见深:“叔叔在位时,重用于谦这些大臣,治理国政还算有章法。但为了让自己这一脉能一直当皇帝,他不光把我爸爸软禁起来,还在景泰三年硬是把我这皇太子废了,换成他自己的儿子朱见济。

结果朱见济夭折了,皇储的位子就空着。到了景泰八年,叔叔突然病重,躺床上起不来,一时间人心惶惶,都不知道这大帝国该由谁来接手。”

朱厚照:“划重点!废了太子换自己儿子,结果儿子还夭折。”

朱厚熜:“这叫机关算尽太聪明。想换皇储稳固位子,哪料天道好轮回,皇储之位空着,这不就给后来的事埋了雷?”

徐达:“景泰皇上你这小子,放着好好的侄子不用,非得折腾自己儿子,现在好了吧?”

秦良玉:“太子说废就废,也太草率了。朱见深那会儿还是个孩子,招谁惹谁了?皇权再大,也不能这么欺负孩子。”

朱祁镇:“见深那时候才几岁,就被赶出东宫,我这当爹的……”

朱祁钰:“当时也是被身边人撺掇,说立自己儿子才稳妥……谁知道见济命薄。”

杨士奇:“国本一动摇,人心自然就慌。景泰皇上要是能守着原来的太子,后面未必会出那么多事——三杨在时,最忌讳的就是轻易动储位。”

杨荣:“当年永乐皇上立太子,犹豫了那么久,最后还不是按规矩来?废长立幼本就容易出乱子,何况是废侄立子。”

海瑞:“储位是国家的根本,哪能说动就动?景泰皇上这事,私心太重,导致国本动摇,实在是大错——病重的时候没人能继位,都是因为这个。”

朱厚照:“哎哎哎,重点是景泰八年他病重卧床,这时候是不是该轮到夺门之变上场了?我听说石亨、徐有贞那几个搞了出大戏。”

秦良玉:“正德皇上,你就喜欢看戏吗?”

朱厚熜:“那是,我堂兄就喜欢戏,那场和李凤姐的龙凤店传说可是口口相传呢。”

朱元璋:“跑题了,你们聊什么呢?”

朱祁镇:“那时候,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辄,太常卿许彬、左副都御史徐有贞,还有原来王振门下的太监曹吉祥这些人,开始密谋拥立我。

到了正月十七日凌晨,石亨、徐有贞带着上千士兵,控制了长安门、东华门。一行人把南宫大门撞开,跪在我面前,齐声高呼,请陛下登位。”

朱祁镇:“之后,我被人扶着上了轿子,一行人立马赶往奉天殿。殿下的守卫大声喝止,我高喊:朕太上皇帝也。守卫只好乖乖退下。”

朱祁镇:“十七日早朝的时候,按惯例,百官在五更前就在午门外朝房等着。忽然宫里钟鼓齐鸣,宫门大开,徐有贞高声宣布太上皇已经复辟。

大臣们都目瞪口呆,这时候也没别的选择,在徐有贞等人的催促下,整队进宫拜贺。时隔八年,我终于又坐在奉天殿的宝座上,重新成了大明皇帝。”

朱见深:“石亨他们撞开南宫大门,迎爸爸复位,史称夺门之变,也叫南宫复辟。”

朱厚照:“好家伙!千人夜袭南宫,撞门抢皇帝——这比我在豹房玩的cosplay刺激多了!石亨他们怕不是提前写好剧本了吧。”

朱厚熜:“堂兄你别闹。这叫趁虚而入,景泰爷病重,储位又空着,石亨这群人就是瞅准了空子——不过话说回来,‘朕太上皇帝也’这声喊,够霸气。”

徐达:“带兵撞宫门?换作是我,非把这些人当反贼剁了!还好是拥立你,要是换个外人,大明江山都得抖三抖!”

秦良玉:“石亨当年在北京保卫战还帮过于谦,转头就搞复辟……这翻脸比翻书还快!武将掺和这种事,最容易出乱子。”

于谦:“那天早朝,钟鼓一响我就知道不对劲。徐有贞喊太上皇复辟的时候,满朝文武脸都白了——唉,终究还是没躲过。”

朱祁钰:“我在病床上听说时候,一口气没上来……合着我这些年白干了(委屈表情包)。”

杨溥:“石亨、曹吉祥这些人,本就是投机分子。当年靠于谦提拔,如今反过来踩着恩人上位——这种人,留着就是祸害。”

海瑞:“夺门之变,名为复辟,实为夺权。石亨等人借拥立之功谋私利,此后朝政必生乱象——英宗皇上,这些人不能不防啊!”

朱高煦:“这操作我熟!当年我要是有这魄力,哪轮得到瞻基侄儿坐稳皇位?”

马秀英:“别教坏孩子!不管怎么说,英宗能复位,也算少了场内战。就是石亨这些人,看着就不是善茬。”

朱元璋:“千人撞宫门,还敢喊‘朕太上皇帝也’——朱祁镇你小子,当年要是有这硬气,也不至于被也先抓。”

朱祁镇:“太祖爷,那是我年轻不懂事,加上听王振那家伙怂恿嘛。”

朱见深:“景泰八年正月十七,爸爸复位,正月二十一日改元天顺。复位当天,爸爸传旨逮捕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

都御史萧惟祯建议以谋逆罪处死二人。爸爸当时犹豫了,说当年抵御瓦剌,于谦是有功劳的。

徐有贞说,不杀于谦,您复位就名不正言不顺。爸爸最终同意了,二十二日以谋逆罪处死于谦、王文,抄没了他们的家产。

接着,于谦推荐的文武官员都受到了牵连。之后,爸爸来不及罢黜叔叔,直到二月初一乙未日,才想起把叔叔废为郕王。

所以,短短几天里,一个朝廷竟然有两位合法皇帝,不能不说是件奇事。”

朱元璋:“说起于谦被杀,真是气煞我也!”

朱见深:“二月乙未日,叔叔最后被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癸丑日去世,享年三十岁。

爸爸对此似乎还不解气,给了叔叔一个恶谥,叫‘戾’。以亲王之礼葬在西山,这就是咱们大明十三陵中,没有叔叔原因。”

朱厚照:“杀于谦?人家北京保卫战救了大明,转头就被按个谋逆罪——徐有贞这张嘴真毒。”

朱厚熜:“徐有贞这话够阴的,‘复位无名’?简直是强词夺理。于谦要是谋逆,当年直接开门放也先进来不就完了?用得着死磕德胜门?”

徐达:“老子砍了徐有贞这小人!于谦是国之柱石,杀他就跟拆了长城扔了盾牌似的——朱祁镇你糊涂啊!”

戚继光:“最冤的就是于谦,保家卫国成了‘谋逆’,这比我抗倭时被诬告还憋屈。石亨、徐有贞这群人,踩着功臣的血上位,夜里能睡得着?”

秦良玉:“杀于谦这事没天理!当年若不是他,哪有你们朱家江山可争?英宗皇上你这道旨,寒了多少忠臣的心!”

朱祁镇:“当时……当时被徐有贞他们撺掇昏了头,总觉得于谦是弟弟那边的人……后来才明白,我错得离谱(擦泪表情包)。”

朱祁钰:“杀了于谦,你以为就能坐稳位子?他在时,边关将士提起他个个服气,如今他死了,谁还真心替你卖命?”

杨士奇:“于谦一生清廉,抄家时连像样的家产都没有,只有一堆书籍和旧衣——这样的人会谋逆?徐有贞的良心怕是被狗吃了!”

海瑞:“杀于谦,不是英宗皇上的错,实在是小人陷害的罪过!但英宗皇上不能明辨是非,终究成了千古憾事——此后百年,谁还敢学于谦舍身报国?”

马秀英:“于谦的母亲当年还教他要做忠臣,结果落得这般下场……朱祁镇,你后来没给人家平反吗?”

朱见深:“太奶奶,后来我继位,第一件事就是给于谦平反了……还追赠了谥号,也算告慰他的在天之灵。”

朱厚照:“这还差不多!不然于谦泉下有知,怕是得扛着德胜门的砖来群里吐槽(捂脸表情包)。”

朱高煦:“于谦是条汉子,比石亨那群投机分子强百倍。杀他这事,确实不地道——不过朱祁镇你总算还有个明白儿子。”

朱祁镇:“是的,还真感谢@朱见深 见深。好了,今天到这儿结束吧,明天继续,有劳@秦良玉 将军了。”

秦良玉:“那好,明天继续。”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面啷个样,就继续关注下一章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