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84集 永乐大帝(1)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第84集 永乐大帝(1)

作者:骑着辣条飞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7:46:52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6)

朱高炽:“家人们,都出来听我老爸讲故事啦!”

朱瞻基:“爷爷,不是还有姚广孝嘛,咋不拉他进群?”

解缙:“哟,我何德何能,居然能进皇帝陵……说错了,皇帝群。”

朱高炽:“解缙,你可机灵点,我爷爷在呢,别乱说话。”

朱棣:“好了,终于轮到我了,大家安静听我说。给你们介绍下,我叫Judy,呸呸呸,我叫朱棣,是咱大明第三位皇帝,是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四儿子。

我本来叫明太宗,后来嘉靖那小子把我改成明成祖。我的年号是永乐,所以大家叫我永乐大帝。

我可是干了不少大事,像创建内阁、东厂,完善中央制度,还迁都北京,疏浚大运河,五次去漠北征战,派三宝太监郑和七次下西洋,编修《永乐大典》,打造出了永乐盛世。”

朱瞻基:“此处必须有掌声!”

朱高炽:(鼓掌动态图)

朱瞻基:(鼓掌动态图)

……

朱元璋:“Judy,接着说。”

朱棣:“好嘞,爸爸。1360年,就是元末至正二十年四月十七日,我在应天府(今南京)出生啦。

结果五月,陈友谅就带兵来攻打池州,紧接着又传来他进攻太平(今安徽当涂县)的消息。

这陈友谅要是拿下太平,下一步就该进攻应天了。当时军情十万火急,我爸爸连看我一眼的功夫都没有,就赶紧去前线指挥作战。”

朱棣:“1367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我爸爸去祭告太庙,这才给渡江后出生的七个儿子挨个取名,我这才有了‘棣’这个名字,那时候我都七岁啦,才跟兄弟们一样有了名儿。”

秦良玉:“永乐皇上,您这出生赶上这么紧张局势,洪武皇上忙得名都顾不上给您取,可真不容易啊。”

朱元璋:“那时候局势紧张得很,哪有闲工夫弄这个。不过后来我还定了后世子孙取名的规矩,每一支都拟了二十字辈分,老四这一支的字辈就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厚照:“结果后来咱老朱家人口太多,没办法,只能造些生僻字出来,好多字大家都不认识。”

朱厚熜:“幸好堂兄就自己一个,不然,生僻字怕是更多咯。”

朱佑樘:“厚熜,你有儿子怎么啦?还迷信说什么‘二龙不相见’。”

朱瞻基:“哈哈,说起这个‘二龙不相见’,嘉靖你可太迷信了,把儿子们吓得够呛。”

朱厚熜:“你们懂啥,我这是为了大明江山社稷,为了避免灾祸,我这也是为儿子们好呀。”

朱见深:“得了吧,你就别给自己找借口,我看你就是太信那些道士的话,被忽悠得晕头转向。”

秦良玉:“好啦好啦,你们又吵起来了,还是接着听永乐皇上讲吧。”

朱棣:“都别吵,听我讲。当年,七岁的我和兄弟们都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爸爸觉得我们七个儿子‘得吃点苦’,就命令我们都穿上麻鞋,裹上缠腿,跟士兵似的到城外远足,十分之七的路骑马,十分之三的路得步行。等我们再长大点,还经常要在演武场上练习武备。”

朱棣:“后来,1370年,洪武三年,爸爸册封各位皇子为王,十岁的我被封为燕王,还设立了大宗正院,就是后来的宗人府,专门管皇族内部的事儿。”

朱元璋:“我觉得啊,元朝灭亡有个重要原因,就是皇帝没什么权力,大臣权力太大,皇帝得不到藩王的帮助。所以我分封诸王,就是想让藩王保卫皇帝,维护咱老朱家的统治。”

朱厚照:“然而,这些藩王还是对皇位虎视眈眈,就我正德朝,就冒出俩,一个安化王,一个宁王。”

朱标:“宁王也反啦?看来是学四弟你呀。”

朱棣:“大哥,您这说的啥话。”

朱允炆:“因为他们看您夺位成功了,就觉得藩王也有机会。”

秦良玉:“哈哈,宁王和安化王怕是觉得永乐皇上开了个‘好头’,都想尝尝当皇帝啥滋味呢。”

朱棣:“你们可别乱说,我那是靖难,是清君侧,跟他们能一样嘛?”

朱厚照:“咋不一样?反正都是藩王造反,想抢皇位。我那时候宁王造反,可把我折腾惨了,还好最后平定了。”

朱棣:“你还好意思说,你整天就知道玩,要不是王阳明厉害,还不知道宁王得把你折腾成啥样。”

朱厚照:“我玩咋啦?我玩也不耽误当皇帝呀,而且我御驾亲征还打败了小王子呢,比某些人强多了。”

朱祁镇:“正德,你这是在内涵我?”

朱厚照:“我可没点名哦。”

朱标:“不管咋说,藩王造反总归不是好事,会让国家动荡不安。咱老朱家的人,应该团结起来,一起守护大明江山才对。”

秦良玉:“懿文太子说得对,可惜有些人就不明白这道理,一门心思想自己当皇帝。”

朱元璋:“藩王造反这事儿,是我考虑不周,确实没想到会这样。好了,咱们接着听故事。”

朱元璋:“1373年,洪武六年三月,我颁布了《昭鉴录》,四月又颁布《祖训录》给朱棣他们这些藩王,还让他们抄在王宫正殿和内宫的东墙上。这书里收集了古代藩王的各种事迹,好对皇子们进行宗法教育。”

朱棣:“1376年,洪武九年,我十六岁时候,和魏国公徐达的大女儿徐氏成亲啦。”

秦良玉:“永乐皇上,您这成亲对象可是徐达大将军的长女呀,这门亲事可够牛的。”

徐达:“能跟燕王结亲,也是我徐家的荣幸。我那女儿,从小就聪明伶俐,和燕王挺般配的。”

解缙:“是啊,燕王妃又贤良又淑德,对燕王帮助可大了。燕王后来能成就大业,王妃功劳不小。”

杨士奇:“没错,从古到今,贤内助对男人成就大事都特别重要。”

朱棣:“那肯定呀,我这夫人确实是难得的贤妻,不仅把王府打理得妥妥当当,好多事儿上还能给我出主意呢。”

朱厚照:“啧啧啧,没想到一向威风的永乐大帝,在夫人面前还是个‘妻管严’。”

朱棣:“你这小子,再乱说,信不信我揍你。我敬重夫人,是因为她确实有本事,可不是你说的什么‘妻管严’。”

朱厚熜:“@朱厚照 堂兄,你就别调侃成祖爷了。话说回来,成祖爷成婚之后,是不是就开始大干一场?”

朱棣:“想听?该到我@秦良玉 了吧。”

秦良玉:“收到。”

秦良玉:“我是大明搬运工。”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咋个样,就等到看下一章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