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71集 (本章四千字)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5)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4)

朱祁镇:“各位皇帝都麻溜出来,赶紧听听败军之将的故事。”

陈友谅:“你说的是你自个儿吧?”

朱祁钰:“就是,难道@朱祁镇 哥你就没打过败仗?”

朱元璋:“@朱祁镇 瞅瞅你那土木堡之役,你还好意思在这说?”

马秀英:“行了行了,没说几句就掐起来了是吧,重八你接着说。”

朱元璋:“先让友谅介绍介绍他自个儿。”

陈友谅:“我来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友谅,字九四,是沔阳(就是现在湖北仙桃)人,我可是元朝末年响当当的群雄之一,农民起义的领袖,元末陈汉政权就是我建立的。

我以前就是沔阳打渔人家的孩子。我祖父陈千一本来姓谢,后来入赘陈家,才跟着姓陈。

我爸陈普才有五个儿子,我排行老三。我小时候读过点书,稍微懂点文墨,力气还特别大,平常也练练武艺。

有个算命的看过我家祖坟后说:‘以后肯定能大富大贵。’我听了心里可美了。我以前在县里当过个小官,但这哪能满足我。”

朱允炆:“你和汉朝刘邦都当过官,可算不上真正的布衣皇帝,真正的布衣皇帝那还得是我皇爷爷。”

朱由检:“原来你以前是卖鱼的啊。”

陈友谅:“嘿,朱由检你别乱扯啊,卖鱼咋啦?那也是靠自己劳动赚钱!总比你后来连江山都守不住强吧?”

朱元璋:“友谅,你也别呛他,他也挺不容易的,赶上那时候内忧外患的。”

陈友谅:“老朱,你少在这装好人,你当年对我可没这么心软。”

徐达:“行了行了,都别吵了,咱说点别的不行嘛?当年跟着大哥打天下,那才叫过瘾,哪像现在你们在这吵吵闹闹的。”

朱元璋:“那该我接着说了。”

陈友谅:“老朱,我还没说完呢,咋就到你了?”

朱棣:“因为这是咱朱家皇帝群。”

陈友谅:“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们继续吧。”

朱元璋:“我建立以应天为中心的根据地,在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南挨着方国珍,南边是陈友定。

方国珍和陈友定就想守着自己那点儿地盘,张士诚对元朝也是摇摆不定,没啥大志向。

陈友谅这家伙最强,是我占领应天后碰到最危险的对手。”

陈友谅:“老朱说得没错,对我来说,你同样也是我最大的威胁。”

朱厚照:“等会儿,这个陈友定和陈友谅啥关系?”

陈友谅:“哈哈,朱厚照你这问题问得有意思,我和那陈友定,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他是元朝的忠臣,我是反元的,我俩还交过手呢!”

朱祁镇:“哟呵,还有这事儿,那他厉害不?是不是跟你一样能打?”

陈友谅:“他呀?也就那样吧。我派邓克明去打汀州,结果被他给赶跑了,算他有点本事。”

朱元璋:“陈友定确实不能小瞧,我派胡深去打他,胡深还被他给抓住杀了。”

朱棣:“不过最后还不是被咱大明给灭了,他再怎么折腾也没用。”

陈友谅:“话是这么说,但当时他在福建那一片儿势力也不小,要不是我先和老朱死磕,说不定我和他还得大战一场。”

秦良玉:“@朱元璋 洪武皇上接着说吧。”

朱元璋:“@陈友谅 要不你来说?”

陈友谅:“行,我接着说。我本来是徐寿辉手下大将倪文俊的部下。后来我把倪文俊给杀了,在1360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年,我挟持了徐寿辉,还攻占了太平、采石。

我当时就觉得应天那不得手到擒来嘛,就把徐寿辉也杀了,在采石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

接着,我就约张士诚一起东西夹击应天,想着把老朱的地盘平分了。”

朱元璋:“这消息一传来,我赶紧召集将领们商量对策,大家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只有刘基不吭声,我就问他咋想的,刘基觉得现在最危险的敌人就是陈友谅,必须集中力量先干掉他。

虽说陈友谅势力大,但他杀了自己老大自立,手下人都不服,老百姓也疲惫不堪,所以不难打败,只要等他们深入,咱们再用伏兵攻击,肯定能赢。

我觉得刘基说得在理,就设计引他们上钩,创造战机。

我有个部将康茂才,和陈友谅是老朋友,我就让他写了封信,派人送到陈友谅营里,约他来攻击应天,还说愿意在江东桥当内应。”

陈友谅:“说起这事儿,我到现在都气不打一处来,后悔死了,当时咋就没多调查调查呢。

我当时就想着,老朱你那应天城,那不就是我的嘛,谁知道被你算计了,唉,真是太大意了!”

朱元璋:“哈哈,友谅,这打仗嘛,讲究的就是个兵不厌诈,你也别太往心里去。”

陈友谅:“还不往心里去?我这心呐,到现在还疼得滴血呢!要不是我轻敌,哪能上你的当。”

朱祁镇:“哟,听着好像很精彩啊,那后来咋样啦?”

陈友谅:“六月二十三日早晨,我带着舰队主力赶到应天郊外的江东桥,结果发现桥是石桥,根本不是木桥,这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可这时候已经晚了,老朱的伏兵一下子就冲出来,把我打得大败。”

朱元璋:“我收复了太平,还占领了信州、安庆。友谅败逃到九江,第二年八月我又攻下安庆,接着就带兵直捣友谅的老巢江州,友谅又逃往武昌,我就把江西和湖北东南部都拿下。

就在这个时候,中原红巾军闹分裂,力量被削弱。1363年,也就是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趁机派部将吕珍进攻安丰,刘福通向我求救。我带兵赶到安丰,救出了小明王韩林儿他们,把他们安置在滁州住下。”

陈友谅:“我觉得反攻的机会来了,就带兵去攻打洪都。没想到老朱的侄子朱文正带着将士们坚守了八十五天。”

朱元璋:“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七月,我带了二十万大军,开拔去洪都。”

陈友谅:“我知道这消息后,就撤了围,准备迎战老朱,我们在鄱阳湖展开了大决战。

你们是不知道啊,当时我那舰队,那场面,老壮观了,几十里江面都是我的船,往湖上一摆,我就不信老朱他看了不害怕!”

朱元璋:“哈哈,友谅,你是挺会摆阵仗的,可打仗又不是只看船多就行。”

朱棣:“没错,陈友谅,你那船是又大又多,可最后还不是输了。”

陈友谅:“@朱棣 你别在这说风凉话,有本事你当时来试试?”

朱祁镇:“哎呀呀,别吵别吵,快接着说,后来在鄱阳湖咋打的?”

陈友谅:“七月二十日,我们在康郎山就碰上了,我那些巨舰一排排的,远远看去就跟山似的,他们那些小船在我面前,就跟小蚂蚁似的。”

朱元璋:“船大也有大的毛病,你那些船连在一起,动都不好动,哪有我小船灵活。”

徐达:“大哥说得对,当时我带了十一路冲锋舟去搞突袭,专找他们的弱点打,还缴获了一艘大巨舰!”

陈友谅:“徐达,你是有点能耐,不过你也就是占了个先机,后面我反应过来,你们不也损失不少。”

朱祁钰:“哟,听起来打得还挺激烈啊。”

陈友谅:“那可不,鄱阳湖的水都快被血染红了。后来我寻思着,得想办法把老朱给干掉,就听说他的旗舰是白色的。”

朱元璋:“你以为我有那么傻,会让你知道我的旗舰是哪艘?我把好多船都刷成白色!”

陈友谅:“你……你这老朱,太狡猾了!我当时一看那么多白船,都懵圈了。”

于谦:“兵者,诡道也,太祖洪武皇上这是用计,陈友谅你也别太郁闷。”

陈友谅:“我能不郁闷吗?接着打下去,我这边损失越来越大,后来还刮起了东北风。”

朱元璋:“没错,这风可帮了我大忙,我让人点了火船就往你舰队冲,一时间那叫一个火光冲天!”

秦良玉:“哎呀呀,听起来就可怕,好多船都烧起来了吧?”

陈友谅:“何止好多,几百艘船都烧起来了,我弟和我侄子都被烧死,太惨了!”

朱标:“陈友谅,你也别太难过,战场上本来就是有胜有败。”

陈友谅:“懿文太子,你是不知道,我当时气坏了,把俘虏都给杀了。”

朱元璋:“我可跟你不一样,我把你的俘虏都放了,还给他们送了治伤的金疮药,又派人去祭了你弟和侄子。”

戚继光:“太祖洪武皇上这招高啊,一下子就把他们的军心给瓦解了。”

陈友谅:“老朱,你这招太狠了,我军心一乱,好多人都投降你了。”

朱祁镇:“陈友谅,你这输得有点惨哦。”

陈友谅:“你少在这笑话我,要不是最后我突围的时候中了箭,还不知道谁输谁赢呢!”

朱聿键:“唉,不管咋说,这鄱阳湖一战也算是历史上的大事儿,影响可不小。”

朱棣:“总结一下鄱阳湖水战,这场仗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到十月三日结束,打了三十六天。咱们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优势,用火攻陈军,最后赢了,陈友谅被乱箭射死。”

朱元璋:“1364年,也就是至正二十四年元旦,百官们推举我为吴王,建立了各种官署,还是用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命令。

因为在1363年(至正二十三年)张士诚就已经自立为吴王了,所以历史上把张士诚那边叫东吴,我这边叫西吴。

同年三月,我又到武昌督战攻城,陈友谅的儿子陈理最后出城投降。吞并了陈友谅后,我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张士诚。”

陈友谅:“啥?我儿投降了?”

朱元璋:“友谅,你儿子也是明白事理,知道再抵抗下去也没啥好结果。”

陈友谅:“唉,我这一世英名,没想到最后我儿子居然投降了,这脸可丢大了。”

朱由检:“陈友谅,看来你这‘汉’家大业到你儿子这儿就彻底玩完了。”

陈友谅:“朱由检,你别笑话我,你自己最后不也没守住大明江山。”

马秀英:“好了,别吵了,@陈友谅 你的故事说完了,要不要留下来接着听听故事?”

陈友谅:“收费不?收费我可就不听了。”

朱元璋:“好歹你曾经是我的强劲对手,不收你费。”

陈友谅:“那行,我就留下来瞧瞧老朱家这些奇葩。”

朱棣:“@所有人 以后都规矩点,别让陈友谅看笑话。”

陈友谅:“@朱元璋 老朱,我儿子陈理后来咋样了?”

朱元璋:“陈理投降后,我也没为难他,封他做归德侯,好吃好喝地供着。”

陈友谅:“哼,算老朱你还有点良心,没对我儿子下手。就他那性子,要是再被人欺负,估计也就只能忍气吞声。”

朱祁镇:“欸,陈理当这归德侯,日子过得咋样啊?”

朱元璋:“刚开始还行,后来,他就不安分了,整天在府里发牢骚,说些对我大明不满的话。”

陈友谅:“这小子,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咋生了这么个没脑子的玩意儿,发牢骚能解决啥问题?”

朱棣:“要不是看在陈友谅你的份上,就凭他这言行,早就严惩了。”

陈友谅:“得了吧,朱棣,少在这假惺惺。@朱元璋 老朱,那后来咋处置他的?”

朱元璋:“我也不想把事儿做太绝,就把他送到高丽去了。”

朱厚照:“哇塞,送去泡菜国啦,这陈理也算是出国‘留学’了吧。”

朱祁钰:“留学?”

陈友谅:“啥?跟朱祁镇一样留学了?留学就留学,老朱你咋把他放泡菜国,泡菜哪有牛羊肉好吃。”

朱元璋:“泡菜咋不好了,我还吃过珍珠翡翠白玉汤呢。”

马秀英:“好了,今天聊得够多了,明天接着聊。”

秦良玉:“今天太精彩了,我都没咋发言,一直在静静听。”

“啪!”

秦良玉:“要晓得后头啷个样,就等下一章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