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大明帝王的群聊日常 > 第29集 四大名着齐聚大明帝群(7)

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23)

朱棣:“@朱元璋 爸爸,别打了,咱接着往下聊吧。”

朱元璋:“打了多少下了?”

朱允炆:“皇爷爷,再有六下就到276下啦。”

朱佑樘:“太祖爷饶命啊,是我管教没做好,别打了,真疼啊,我知道错了。”

朱棣:“剩下六下,作为他们这一脉的老大,我来打吧。”

朱厚熜:“@朱棣 成祖爷,是我把您的庙号从明太宗改成明成祖的呀,饶命啊!”

朱棣:“你一天修仙炼丹,最后活得还没那些写书的久,还被宫女勒脖子,你说该不该打?”

朱标:“@朱棣 四弟消消气,四大名着的作者还在这儿呢。”

曹雪芹:“那我接着说哈。康熙五十四年,也就是1715年正月,当时任江宁织造的我爸曹顒在北京述职的时候去世了。

康熙帝下旨,让曹顒的堂弟曹頫过继给曹寅,接任江宁织造。

就在这年三月初七,曹頫上奏折说,嫂子马氏,现在怀孕已经七个月了。而这个遗腹子就是我,我在四月二十六日,出生在南京江宁织造府。”

朱厚照:“堂弟?”

朱厚熜:“……”

朱厚照:“@朱厚熜 老道士,我没叫你。”

朱厚熜:“我也没答应啊。”

朱元璋:“别扯那些没用的,@曹雪芹 接着说。”

曹雪芹:“好嘞,大明洪武皇帝。我满月没几天,六月初三,曹頫又上奏折说,‘连日时雨叠沛,四野沾足。’这就是我名字里‘沾’字的由来,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沾’字取自《诗经·小雅·信南山》里‘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世沾皇恩’的意思。‘雪芹’这俩字呢,出自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朱元璋:“说到起名字,我可是费了好大心思的,什么允文遵循先祖训,钦崇武德大君胜,顺应天道自逢吉……”

朱祁镇:“不对呀,这些我们咋没听过?”

朱棣:“你还留学生呢,这点都不知道?这是我大哥那一脉的,我们燕王一脉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朱允炆:“@朱祁镇 那是我四叔,你们成祖爷登基后,把历史改了个遍,还把我的年号取消,都算到皇爷爷洪武年号里了,四叔,你可真行啊@朱棣。”

朱元璋:“说起这个我就来气,等等,谁跑题了?”

群里没人敢说话……

马秀英:“@朱元璋 就是你朱重八。”

朱元璋:“@马秀英 大脚,你,你咋叫我小名呢,这儿这么多人呢。”

马秀英:“你还叫我大脚呢,何况你小名谁不知道啊,好了,@曹雪芹 你接着说吧。”

曹雪芹:“我曾祖母孙氏给康熙帝当过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来又当了江宁织造,还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史。在康熙、雍正两朝,我们曹家祖孙三代四个人主政江宁织造长达五十八年,那可是家世显赫,有权有势,富得流油,成了当时南京第一豪门,天下都公认的望族。康熙六次下江南,曹寅就接驾了四次。”

朱厚照:“名门望族啊,这让我想起那些现代电视剧里名门望族争家产、婆媳大战、勾心斗角的剧情。”

朱厚熜:“照照居然看这种电视剧?”

朱佑樘:“@朱厚照 儿子,你说话注意点哈,你老爹我可不想再被暴打一顿。”

曹雪芹:“我早年靠着天恩祖德,也就是康熙帝的恩典,曹玺、曹寅的福分。在康雍盛世这个昌盛兴隆的时代,在南京这个花柳繁华的地方,在江宁织造府这个诗礼传家的家族,在西园这个温柔富贵乡里,过了一段公子哥的潇洒日子。

每天就和姊妹丫鬟们一起,要么读书写字,要么弹琴下棋,作画吟诗,甚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低声吟唱、拆字猜枚,整天就在园子里游逛躺着,心甘情愿给丫鬟们当差,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惬意,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段幸福时光。

所以在《红楼梦》开卷第一回《作者自云》里,我亲切地把这段日子叫做‘梦幻’。”

朱由检:“你这生活过得挺滋润嘛,要是我也能这样,小时候就不用提心吊胆,执政中期也不会整天猜疑了。”

曹雪芹:“@朱由检 后面还有反转呢,不然我也写不出《红楼梦》呀。”

曹雪芹:“我小时候可调皮了,讨厌八股文,不爱读四书五经,对科举考试、仕途经济啥的都不感兴趣。

虽然我叔父曹頫管我挺严,还请了家庭教师,也让我上了几天家塾,但我祖母李氏太宠我了,老是护着我。

好在曹家家学深厚,我祖父曹寅有诗词集流传,在扬州还负责刻印《全唐诗》和二十几种精装书,还管着扬州诗局。

曹家藏书那叫一个多,精本就有3287种。我从小在这么个充满文学艺术氛围的环境里长大,接受父兄的教导、师友的规劝,读了好多书,特别喜欢诗赋、戏文、小说这些文学书籍,像戏曲、美食、养生、医药、茶道、织造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技艺,我都广泛涉猎。”

朱高炽:“后面咋样了,快说说。”

朱瞻基:“@朱高炽 爸爸,曹雪芹之前简单提过啦。”

朱高炽:“我刚去看你二叔了。”

朱棣:“@朱高炽 怎么,高炽,你还想让咱爷爷揍我呀?别打岔,@曹雪芹 接着说。”

朱厚照:“成祖爷这满满的求生欲,哈哈哈。”

曹雪芹:“那我再说一遍哈。雍正五年,也就是1727年,我虚岁十三岁,十二月的时候,时任江宁织造员外郎的叔父曹頫因为骚扰驿站、织造亏空、转移财产这些罪名被革职入狱,第二年正月元宵节前,家里被抄了,全家老小加上仆人一共114口人。我就跟着全家搬回北京。从那以后,我家就不行了,越来越衰败。”

朱祁镇:“114口人,还挺多呢,这就是反转啦?”

朱祁钰:“所以说,有富贵的时候,就有落魄的时候,就像我,本来好好当着王爷,结果被拉去当皇帝,然后又……”

朱瞻基:“@朱祁钰 别说话,太祖爷正盯着呢。”

朱元璋:“没事,老年人活动活动筋骨挺好,我身体硬朗着呢。”

朱瞻基:“@朱元璋 太祖爷,可我疼啊。”

曹雪芹:“那我说说《红楼梦》初稿吧。乾隆九年,也就是1744年,我三十岁的时候,开始写《红楼梦》的初稿,那时候它既不叫现在的《红楼梦》,也不叫《石头记》,而是叫《风月宝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