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穿越爱情公寓世界 > 第175章 曾小贤讲述更多大学趣事

保温桶里的红烧肉渐渐见了底,曾小贤抹了把油乎乎的嘴,突然一拍大腿:“说起我跟天宇的大学往事,那可不止红烧肉和拆风扇,能说上三天三夜!”

天宇正帮美嘉收拾碗筷,闻言回头笑了:“别净捡我出糗的事说,也讲讲你当年在广播里念错校训的糗事。”

“哎你这人怎么这样!”曾小贤瞪圆了眼睛,却忍不住笑,“行,今天就敞开了说,让你们看看这位‘拆家能手’当年有多能折腾。”

他往沙发上挪了挪,清了清嗓子,仿佛又变回了深夜电台里那个讲故事的“曾老师”:“那时候我们住的筒子楼,每层都有个公共卫生间,半夜总有人忘了关灯,电费月月超标。天宇琢磨了三天,愣是把卫生间的灯泡换成了声控灯——但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美嘉凑得最近,眼里闪着好奇的光。

“他把感应器装反了!”曾小贤笑得直拍膝盖,“本来应该听到声音亮灯,结果变成听到声音灭灯。有天半夜我去上厕所,刚推开门,‘啪’地一下灯灭了,吓得我以为撞鬼,摸着墙跑回来时还摔了个屁股墩!”

天宇无奈地摇摇头:“那不是装反了,是感应器灵敏度调太高了,你走路的声音太响才触发了关闭程序。后来我不是改好了吗?整栋楼的电费都降了三成,楼管阿姨还送了我们一筐苹果。”

“对对对,苹果还是我扛回宿舍的!”曾小贤补充道,“不过那筐苹果最后全被他拿去做‘水果电池’了,说要研究不用插电的手电筒,结果把宿舍的桌子都弄出一圈圈水渍,被宿管骂了半天。”

展博突然想起什么:“我听我姐说,大学实验室里有个‘禁地’,放着个没人敢碰的旧烤箱,是不是跟天宇有关?”

“你姐说的没错!”曾小贤眼里闪过一丝神秘,“那烤箱本来是化学系用来烘干试剂的,早就坏了,扔在角落积灰。天宇趁周末没人,偷偷把烤箱拆了,想改成恒温培养箱,培育他那宝贝‘发光细菌’——就是那种见光会发光的微生物,他说能当天然的指示灯。”

“成功了吗?”悠悠举着笔记本,认真得像在记采访稿。

“成功是成功了,”天宇的嘴角勾起一抹回忆的笑,“但培养箱的温度没控制好,细菌长得太疯,半夜从箱子里溢出来,顺着桌腿爬到了隔壁实验室。第二天化学系的教授开门,差点以为实验室闹鬼,满地都是发着绿光的黏液。”

“后来呢?”子乔追问,“你们没被处分?”

“多亏了曾小贤。”天宇看向曾小贤,眼里带着暖意,“他当时正在广播室录早间新闻,听说这事,立刻在广播里插了段‘科普小知识’,说‘夜间实验室出现的绿光属于自然现象,是微生物的正常发光,大家不必惊慌’,还顺便宣传了一波我的‘生物照明研究’,愣是把一场事故说成了‘校园科技新发现’。”

曾小贤得意地扬了扬下巴:“那当然,我是谁?当年可是校园广播台的‘救场王’。不过话说回来,你那发光细菌后来真派上用场了——毕业晚会的舞台背景,不就是用你培育的细菌做的吗?暗场的时候,整个舞台发着淡淡的绿光,吓得女生们尖叫,男生们倒是觉得很酷。”

“还有那次运动会!”美嘉突然拍了下手,“我听我表哥说,他们大学运动会有个‘奇人’,用改装的轮椅参加百米赛跑,拿了冠军,是不是天宇?”

“是他!”曾小贤的声音提高了八度,“那轮椅本来是校工用来运工具的,掉了个轮子,被他捡回来修修补补,装上了从旧自行车上拆的链条,还加了个小马达。运动会那天,他坐着轮椅冲线时,比第二名快了整整十米,裁判都看傻了,最后硬是给他发了个‘特别创新奖’。”

天宇笑着补充:“那马达还是曾小贤帮我找的——他把自己的电动剃须刀拆了,说‘这玩意儿转速快,肯定能用’。结果比赛到一半,马达过热烧了,我是靠手转轮椅划到终点的。”

“哎哎哎,重点是我提供了关键零件!”曾小贤强调道,“而且你划轮椅的时候,全场都在喊‘天宇加油’,那场面,比校队拿冠军还热闹。”

众人听得入了迷,客厅里的笑声此起彼伏。子乔突然想起个事:“我听说大学男生宿舍总爱比谁的泡面囤得多,你们俩是不是也偷偷囤过?”

“何止囤过,我们还搞过‘泡面实验’!”曾小贤说,“天宇说不同牌子的泡面面饼密度不一样,泡发时间也不同,非要列个表格对比。我们买了二十多种泡面,从早上吃到半夜,最后两人都吃吐了,看见泡面就反胃,整整一个月没敢进食堂的泡面窗口。”

“但那次实验还真有用。”天宇说,“我整理的数据后来被校报登了出来,标题叫《校园泡面消费指南》,据说帮不少新生避了坑——比如哪种泡面泡三分钟最好吃,哪种泡面的调料包最咸。”

“对了!”曾小贤像是突然想起什么重要的事,“还有他的‘恋爱助攻器’!当年我追隔壁系的学姐,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天宇居然做了个小盒子,说按一下就能播放提前录好的情话。结果我鼓起勇气按下去,里面传出的居然是他的声音:‘学姐,曾小贤这人虽然傻,但心眼不坏,你就从了他吧’——差点没把学姐笑跑!”

天宇挑眉:“那不是失误,是我故意换的录音。你自己录的情话太肉麻,我怕学姐听完起鸡皮疙瘩。后来学姐不是说,觉得我这‘助攻’挺可爱的吗?”

“那是她没看到你把录音笔藏在花束里,结果录音笔漏电,把花瓣都烧黑了!”曾小贤反驳道,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像回到了当年的宿舍,拌嘴都带着默契。

展博看着他们,突然说:“我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天宇总说‘朋友是最好的零件’——你们俩就像两个咬合完美的齿轮,少了谁都转不顺畅。”

曾小贤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这话没错。当年我考研复习,天天学到半夜,是他每天帮我占图书馆的座位,泡好咖啡放在桌上;他做实验缺经费,我把攒了半年的稿费全塞给了他,虽然最后那些钱全买了烧杯试管。”

天宇的声音也软了下来:“毕业那年,曾小贤要去电台实习,需要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我把准备买机票回家的钱拿出来,给他凑够了设备钱。他总说欠我一张机票,其实我知道,他后来在节目里偷偷帮我宣传‘环保发明’,帮我拉到了第一笔创业投资。”

客厅里渐渐安静下来,窗外的月光透过纱帘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像一层温柔的纱。美嘉突然感慨:“原来你们俩不只是同学,更像亲兄弟啊。”

“比亲兄弟还亲。”曾小贤拍了拍天宇的肩膀,“当年他全家移民,我去机场送他,他塞给我一个布袋子,说‘等你什么时候用到了,就知道是什么’。后来我在电台做深夜节目,总有人打进来倾诉烦恼,我突然想起那个袋子——里面装的是个小小的录音笔,录着他说的话:‘每个人的烦恼都像没接好的电路,乱成一团时,别急着剪断,慢慢理总能找到线头’。”

天宇从口袋里掏出个旧录音笔,外壳已经磨得发亮:“我这里也有一个,录着当年你在广播里说的话——‘生活就像实验,失败十次没关系,第十一次说不定就会发光’。”

曾小贤接过录音笔,按下播放键,里面传出他年轻时的声音,带着点青涩的沙哑,却异常坚定。客厅里的人都没说话,静静听着那段跨越了十年的声音,仿佛看到两个年轻的身影,在筒子楼的灯光下,一个对着麦克风练习播音,一个趴在桌上画电路图,窗外的月光落在他们身上,温柔得像此刻的时光。

“所以说啊,”曾小贤关掉录音笔,声音里带着难得的认真,“我跟天宇的交情,可不是三两句能说清的。从半夜抢卫生间的声控灯,到一起被教授追着骂,从分享一袋泡面,到互相攒钱买设备——我们早就把对方当成了这辈子最懂自己的人。”

天宇笑着点头,眼里的光比当年的发光细菌还要亮:“没错,就像他当年在广播里说的,好的朋友就像电路里的保险丝,平时看不出来重要,关键时刻总能帮你挡住麻烦,让电流一直通下去。”

客厅里的灯光柔和地洒在每个人脸上,保温桶里的红烧肉汤汁已经凝固成琥珀色,却依然散发着暖暖的香气。曾小贤讲的趣事还在继续,从“用旧电脑主机改造成宠物喂食器”到“在宿舍阳台种出能结两种颜色果实的番茄”,每一个故事里都藏着两个年轻人的身影——一个在闹,一个在笑,一个拆东补西,一个救场圆谎,却在彼此的青春里,刻下了最深刻的印记。

美嘉悄悄对悠悠说:“原来好的朋友,真的能像这样,就算分开十年,再见面时,还是能一下子找回当年的默契。”

悠悠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句:“深交不是天天见面,而是不管隔了多少岁月,你说的笑话他还能接得住,你做过的傻事他都记得住。”

窗外的月光越发明亮,照着3601客厅里的欢声笑语,也照着两个男人眼里的默契——那是只有一起拆过灯泡、一起挨过骂、一起分享过红烧肉和梦想的人,才懂的,无需多言的深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