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灵异中篇小说选 > 第6章 尾声 春归·种在风里

灵异中篇小说选 第6章 尾声 春归·种在风里

作者:文海寻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6 07:38:56

尾声 春归·种在风里

柳林村的春汛来得急。李老汉蹲在老槐树下修犁耙时,发现树根旁的土垄里又冒出了几株嫩绿的芽尖——和去年霜降时百年善种发的芽一模一样,麦芒上还凝着细水珠,像撒了把碎星子。

阿绣!他扯着嗓子喊,快来瞧这芽儿!

梳着双螺髻的姑娘从晒谷场跑过来,裙角沾着新采的榆钱。她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那芽尖,忽然笑出个酒窝:和星君走那天,小丫头说的明年春天见,应验了。

晒谷场上的惜物台比去年更热闹。王猎户送来了狐狸皮缝的暖手炉(说是白虎坐骑托梦说今年春寒),刘婶的碎瓷片拼成了幅百鸟朝凤(原是她孙女儿去年摔碎的十二只蓝边碗),赵财主家送来半截雕花门楣(说是祖宅翻修时,木匠发现梁上有行小字:善念如梁,越旧越稳)。最显眼的是李明轩送来的——他从县城书局刻了套《农桑辑要》,封皮用的是村东头老墙拆下的青砖磨的粉,墨香混着砖土气,倒比新纸还熨帖。

阿公,阿绣捧着碗新熬的槐花粥过来,明轩哥说今年要在村头建学堂,让娃们边读书边学种麦、编筐、补碗。她舀起一勺粥,吹凉了递过去,您尝尝,加了新晒的槐花瓣,和太奶奶当年熬的一样甜。

李老汉喝着粥,望着远处正在量地的大个子男人。那是李明轩,如今虽已做了三年县令,却总爱穿粗布短打,裤脚沾着泥。前几日他差人送信来,说要砍了县衙后院的老槐树,移到村头当学堂的梁柱——那树他小时候爬过,树洞里还藏过秀才娘子送的桂花糖。

阿绣,李老汉突然说,你记不记得,十年前霜降那天,你蹲在槐树下哭,说梦见奶奶说碎瓷片里藏着月亮

阿绣歪头想了想,忽然笑起来:怎么不记得?后来您带我翻了惜物台,真的在碎瓷片堆里找到了块月亮形状的瓷片,我用它盛过麦种,后来埋在老槐树下......她的话顿了顿,望着树根旁的新芽,原来那不是巧合。

风掠过晒谷场,捎来若有若无的麦香。阿绣忽然指着村东头——那里新立了座小碑,刻着善种台三个字,碑前摆着束刚采的野菊,是前街张寡妇放的。张寡妇早年丧夫,去年冬天病得快不行,是村里妇人轮着给她送热粥,李明轩还把自己当俸银买的棉被送了她床。

明轩哥说,阿绣蹲下来,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朵麦穗,善念不是挂在嘴上的,是要像老槐树的根,扎得深,才能长得出新枝。她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子,您瞧,今年的老槐树抽了这么多新芽,是不是因为去年冬天,我们把所有碎瓷片、旧布片、老木头都好好收着?

李老汉没说话,只是望着树桠间晃动的红绳。那是阿绣去年编的,说要给未来的小阿绣留个记号。如今红绳上多了串小铜铃,风一吹,叮铃铃的,像极了当年阿绣小时候戴的长命锁。

暮春的雨来得柔。李明轩踩着青石板往村里走,靴底沾着新泥。他路过惜物台时,停住脚步——刘婶正把孙女儿的新围兜补得花团锦簇,补丁上绣着麦穗;王猎户蹲在旁边,用狐狸毛给娃编了只小狐狸,耳朵尖还染成了红色;赵财主捧着半块雕花砖,正和木匠商量着刻什么字,额角沾着木屑,倒比穿官服时亲切许多。

县太爷来了!有人喊。

众人抬头,李明轩已走到近前。他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块桂花糕:刘婶,尝尝新做的,比去年的甜。又摸出个小布包,王猎户,这是从州城带的草药,给狐狸敷腿伤的。最后走到赵财主身边,叔,这砖上的字我琢磨好了,就刻万物有灵——您看可成?

赵财主眯眼瞧了瞧,拍腿大笑:成!成!比我那臭脾气强多啦!

雨丝飘进李明轩的衣领,他打了个寒颤,却笑得更暖。远处传来孩子们的笑声,几个小不点儿正追着只花蝴蝶跑,蝴蝶的翅脉间流动着麦穗的金纹——和十年前阿绣追的那只,一模一样。

夜里,李老汉坐在槐树下打盹。阿绣端着碗热牛奶过来,放在他脚边。明轩哥说,学堂的梁柱明天就要竖起来了。她挨着祖父坐下,望着树桠间的红绳,您说,要是奶奶还在,她会怎么说?

李老汉摸出怀里的麦种——那粒百年善种,如今已长成了小树苗,芽尖绿得透亮。你奶奶啊,他轻声说,她准会说,阿绣,你看,这善念不是我一个人的,是你太奶奶传给我,我传给你,你传给明轩,明轩传给所有娃娃的。

风掠过老槐树,新抽的枝桠沙沙作响。阿绣忽然想起什么,起身往屋里跑,回来时捧着个红布包。爷爷,这是我从惜物台找到的,您瞧!她打开布包,里面是块月亮形状的瓷片,釉色温润,中间有个浅浅的字。

是十年前您和我埋下的那块。李老汉接过瓷片,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瓷片上的字泛着暖光,原来它一直都在。

远处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吆喝混着麦香,飘得很远。阿绣靠着祖父的肩,慢慢闭上了眼。她梦见自己在云端奔跑,脚下是漫山的麦浪,每粒麦种都刻着人间的名字:有李老汉的名字,有她自己的名字,有李明轩的名字,有王猎户、刘婶、赵财主的名字,还有那只瘸腿狐狸、断腿母鸡、花蝴蝶的名字。

原来,他们早已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天地宴席上的宾客。而这宴席,从来不会散——因为人间永远有新的麦种要埋,新的善念要生,新的故事要讲。

晨光熹微时,李老汉醒了。他望着窗外的老槐树,新抽的枝桠上,几只麻雀正跳来跳去,衔着草籽筑巢。阿绣已经起了,正蹲在惜物台前,把昨夜收的碎布片理得整整齐齐。远处传来敲梆子的声音,是李明轩在巡村,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歌。

爷爷,阿绣抬起头,脸上沾着草屑,今天要去后山种树吗?

李老汉点点头,摸出怀里的麦种:去,把去年收的麦种带上。

母女俩并肩往门外走,晨雾里飘来槐花香,混着新麦的甜,混着灶膛里的暖,混着人间所有温暖的香。

他们走后,老槐树的枝桠轻轻摇晃,一片花瓣飘落在供桌上——里面裹着粒麦种,麦芒上还沾着星子的光。

那是星君留下的礼物,也是人间的根。

喜欢灵异中篇小说选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灵异中篇小说选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