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一层薄薄的晨雾还眷恋地缠绕在靠山屯的屋顶和林梢,孟家崭新的青砖瓦房里已经有了动静。
孟礼欢轻手轻脚地爬下炕,回头看了一眼睡得正香的韩晶晶,替她掖好被角,眼神里的温柔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走到外间,王秀娥已经起来了,正在灶坑前引火,准备做早饭。
“娘,早上熬点小米粥就行,稠乎点。晶晶这两天胃口可能不大好,得吃点儿顺口的。”孟礼欢压低声音吩咐。
王秀娥愣了一下,随即像是明白了什么,眼睛一亮,脸上瞬间笑开了花,连连点头:“哎!哎!娘知道!娘这就熬粥,再滴上几滴香油!保准香!”
孟礼欢匆匆扒拉了两碗粥,吃了个窝头,便起身开始收拾东西。他没像往常一样走向码头,而是从墙上取下了那杆保养得油光锃亮的水连珠猎枪,仔细检查了枪膛和撞针,又从一个旧木箱里翻出了许久不用的弹弓和一把皮兜里装满泥丸的弹弓包。最后,他将那把锋利的侵刀别在后腰。
王秀娥看着儿子这全副武装要进山的架势,有些疑惑:“欢子,今儿个不出海了?你这是要干啥去?”
孟礼欢系紧鞋带,头也不抬:“嗯,这几天不出海了。我去山里转转,给晶晶弄点野味补补身子。”
王秀娥一听,更是喜上眉梢,这肯定是儿媳妇有喜了!她忙不迭地点头:“应该的!应该的!山里路滑,你可小心点!”
孟礼欢“嗯”了一声,背上猎枪,拎起弹弓,大步流星地出了门。清晨的屯子还很安静,只有几声零星的狗吠和公鸡打鸣声。他穿过屯后的苞米地,沿着熟悉的小路,一头扎进了雾气缭绕的茂密山林。
空气瞬间变得清凉湿润,混合着松针、腐叶和泥土的清新气息。露水打湿了他的裤脚,鸟鸣声在林间清脆地回荡。孟礼欢像一头回到了主场猎豹,目光锐利,脚步轻捷,感官提升到了极致。他不再是那个驾驭海浪的船老大,而是变回了那个熟悉山林每一个角落的顶尖猎人。
他的首要目标是野鸡和沙半斤(斑翅山鹑)。这些东西肉质细嫩,炖汤最是鲜美滋补,正适合孕妇初期可能出现的胃口不佳。
他屏息凝神,耳朵捕捉着林间的细微动静。走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在一片灌木丛边缘,他听到了熟悉的“咕咕”声和爪子刨地的窸窣声。他悄悄蹲下身,从口袋里摸出弹弓,捏上一颗泥丸。
透过枝叶缝隙,能看到几只羽毛鲜艳的雄野鸡正带着几只灰褐色的雌野鸡在草丛里觅食。孟礼欢瞄准了其中一只最肥硕的雄野鸡,皮筋拉满,“嗖”的一声轻响,泥丸精准地击中野鸡的头部!那野鸡连叫都没来得及叫一声,扑腾了两下便不动了。其他的野鸡受惊,“咯咯”叫着四散飞逃。
孟礼欢走过去,拎起那只足足有三四斤重的肥硕野鸡,满意地掂量了一下。他没去追其他的,够吃就行。
没走多远,又在一片开阔的草甸子发现了沙半斤的踪迹。这种鸟比野鸡小,更机警,飞得快。孟礼欢再次发挥弹弓的精准优势,悄无声息地又打下了两只肥嘟嘟的沙半斤。
眼看日头升高,孟礼欢觉得这点收获还不够。他想到了兔子。兔子肉细腻,也好消化。
他改变策略,开始寻找兔子的活动痕迹——新鲜的粪便、被啃食的草根、以及它们常走的“兔道”。很快,他在一片坡地的荆棘丛附近发现了新鲜兔粪。他找了个下风口的隐蔽处,耐心地潜伏下来,像一块石头般一动不动。
等待是猎人必修的功课。时间一点点过去,林间的光线逐渐变得明亮起来。就在孟礼欢以为可能要空守时,一只灰褐色、膘肥体壮的野兔小心翼翼地从荆棘丛里探出头来,警惕地四下张望,然后蹦跳着出来觅食。
孟礼欢缓缓举起了水连珠。距离稍远,弹弓威力不够。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跳,准星牢牢套住野兔的头部。“砰!”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山林的寂静,惊起无数飞鸟。那只野兔应声倒地,四肢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好家伙,真肥!”孟礼欢走过去拎起兔子,怕不有五六斤重。
一上午的工夫,收获颇丰:一只肥野鸡,两只沙半斤,一只大野兔。但对于一心想要给妻子最好滋补的孟礼欢来说,这还远远不够。他想要更补的东西——狍子。
狍子肉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东北山林里最好的滋补野味之一。但这玩意儿不像野鸡兔子那么多,需要点运气和耐心。
他在山里简单吃了点干粮,喝了口凉水,继续往更深的山林里钻。他辨认着狍子喜欢活动的区域——有水源、有丰富嫩草和灌木的地方。他仔细查看地上的蹄印和粪便,寻找着狍子群的踪迹。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条清澈的山溪边,他终于发现了一串新鲜的、像是梅花瓣般的狍子蹄印,沿着溪流向上而去。孟礼欢精神一振,立刻循着脚印追踪上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