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40章 创新菜“鲅鱼饺子”,家乡味道成招牌

创新菜式“鲅鱼饺子”,家乡味道成招牌

“山海楼”经青皮老六那一闹,非但没伤筋动骨,反而因祸得福,秦海龙那尊大佛往那儿一站,“孟礼欢”这三个字在京城餐饮圈的份量无形中又重了几分。生意愈发红火,预定已经排到了下个月,每天空运来的顶级海鲜几乎是到货即空,供不应求。

然而,孟礼欢并没有被这火爆的场面冲昏头脑。他敏锐地察觉到,光靠顶级海鲜和山珍硬菜,虽然能吸引高端客群,但客单价高,翻台率有限,而且对食材的依赖性太强,万一供应链某个环节出问题,影响巨大。他想开发一些既有特色、又能走量、还能勾起某种情怀的“亲民”招牌菜,既能丰富菜单层次,也能增加营收的稳定性。

这个念头,在他某天深夜盘点账目,看到后厨报上来的一批稍小个头、不适合做清蒸主菜,但肉质依然鲜嫩的鲅鱼(一种在渤海湾常见、产量较大的海鱼)时,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鲅鱼饺子!

这个念头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的思绪。在靠山屯,在辽东半岛的无数个家庭里,鲅鱼饺子是刻在骨子里的家乡记忆。秋风起,鲅鱼肥,家家户户剁馅和面,包上一盖帘皮薄馅大、鲜嫩多汁的鲅鱼饺子,那味道,是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乡愁。

但把这种“家常”的东西,搬上“山海楼”这种定位高端的酒楼餐桌,能行吗?会不会拉低档次?

孟礼欢没有立刻下决定。他先是找来了老刘叔和孟礼兵,在后厨开了一个小会。

“啥?鲅鱼饺子?”老刘叔一听,眉头就皱成了疙瘩,他掂量着手里的大炒勺,语气带着疑虑,“礼欢,咱这‘山海楼’卖的可是高端海鲜,这鲅鱼……虽说味道不差,可毕竟寻常,价也卖不上去,怕是……有点掉价吧?”

孟礼兵也没太理解:“欢哥,咱现在生意这么好,大黄鱼、对虾都忙不过来,何必费劲弄这玩意儿?”

孟礼欢知道他们的顾虑,他也不急,耐心解释道:“老刘叔,兵子,你们想,咱们的客人,除了那些追求极致鲜味的,还有没有一些是从东北来的,或者对北方饮食有兴趣的?他们来咱们这儿,除了吃个新鲜,是不是也想找点‘家’的味道?”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鲅鱼饺子,看着家常,但要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家模仿不来的地步,就不家常了。咱们用的鲅鱼,必须是最新鲜的渤海湾春鲅或秋鲅,肉质最肥美的时候。馅料的调配,更是关键,要用多少肥膘肉搭配来增加油润感?韭菜还是茴香?比例如何?饺子皮要多大,多薄?煮的火候怎么掌控?这里面的讲究,不比做一道清蒸鱼少!”

他这一番话,把做饺子的门道提升到了“技艺”的层面,老刘叔和孟礼兵听着,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他们都是顶尖的厨子,对技艺有着天然的追求和敏感。

“而且,”孟礼欢最后抛出了关键一点,“这道菜,可以作为咱们‘山海楼’的一个符号,一个连接客人与咱们家乡情感的桥梁。它不贵,但能走量,能让更多人体会到咱们东北渔家的实在和热情。有时候,最打动人的,未必是最贵的,而是最用心的。”

老刘叔沉吟片刻,猛地一拍大腿:“干了!礼欢,你说得在理!家常菜做到顶尖,那也是本事!这鲅鱼饺子,咱就给它做出花来!”

孟礼兵也来了劲头:“对!欢哥,咱们就弄个‘山海楼’独一份的鲅鱼饺子!”

研发工作立刻在后厨秘密展开。孟礼欢亲自参与,他将记忆中母亲和韩晶晶包饺子的那些细节,与老刘叔精湛的厨艺相结合,反复试验。

首先是选鱼。不用那些顶级大鱼,专挑一斤半到两斤左右、体型匀称、肉质紧实的新鲜渤海鲅鱼。要求孟礼兵他们出海时,这类鲅鱼单独分拣,第一时间处理,保证绝对新鲜。

其次是剔肉。孟礼欢要求,鱼肉必须手工用勺子一点点刮下来,绝不能沾上一丝鱼刺,也不能用刀剁,以免破坏鱼肉纤维,影响口感。这活儿极其考验耐心和手上功夫,孟礼兵带着两个细心的学徒,光是练这手刮鱼茸的活儿,就废了几十条鱼。

然后是调馅。这是核心机密。孟礼欢定下基调:鱼肉茸七分,三分肥瘦相间的猪五花肉膘(增加油润和香气),只加葱姜末、少许胡椒粉和盐调味,最大程度突出鲅鱼本身的鲜美。最关键的一步,是打水(高汤)和搅馅的方向、力度、时间,必须顺着一个方向,持续搅打上劲,直到馅料变得黏稠、充满空气感,这样煮出来的饺子馅才会嫩滑弹牙,抱团多汁。

关于配菜,孟礼欢力排众议,选择了最经典的韭菜。但要求韭菜必须是清晨割下的头刀紫根韭菜,洗净切末后,先用少许油拌一下,锁住水分和香气,临包之前再与鱼馅混合,避免出水。

饺子皮也有讲究,要求面和的稍软,擀得薄而匀,中间略厚四周薄,大小要一手掌控,包出来的饺子要形如元宝,肚子鼓鼓,褶子细密均匀。

煮制更是关键。大锅宽水,水沸下饺,点三遍凉水,饺子悉数漂浮,肚皮鼓起如小肥猪,立刻捞出,不能有半分迟疑。

经过几天几夜的反复调试、品尝、改进,“山海楼”版本的“至尊鲅鱼饺子”终于定型。当第一锅按照标准流程煮出来的饺子端到孟礼欢、老刘叔和孟礼兵面前时,那扑鼻的混合着海鲜与面食的香气,就让几人精神一振。

用筷子夹起一个,皮薄透光,隐约能看到里面青白相间的馅料。轻轻咬开一个小口,滚烫鲜美的汁水瞬间涌出,小心地吸吮,那极致的鲜甜立刻充盈口腔。馅料嫩滑无比,鱼肉与猪肉的油脂香气完美融合,韭菜的辛香恰到好处地提味解腻,却又丝毫不夺鱼鲜的主位。饺子皮爽滑筋道,与鲜嫩的馅料相得益彰。

“成了!”老刘叔尝了一个,激动地胡子都在抖,“就是这个味儿!鲜!嫩!滑!香!绝了!”

孟礼兵也吃得满嘴流油,连连点头:“比俺娘包的还好吃!”

孟礼欢细细品味着,眼中也露出了满意的神色。这味道,不仅完美复刻了他记忆中的家乡味,更在技艺和食材上做到了极致升华。

“山海楼”的菜单上,悄然增添了一道新菜——“至尊鲅鱼饺子”,定价不高不低,既显亲民,又不失档次,每份十二个。

起初,这道新菜并未引起太多注意。直到某天,一桌来自哈尔滨的客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点了一份。当那盘热气腾腾、形如元宝的饺子端上桌时,那熟悉的香气就让几位离乡多年的东北汉子愣住了。

他们小心翼翼地夹起饺子,咬下第一口……时间仿佛在那一刻静止了。几人互相对视,眼中都泛起了复杂的光芒,有惊讶,有怀念,更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激动。

“是……是这个味儿!老家过年时的味儿!”其中一人声音有些哽咽。

“这饺子……绝了!比咱家那边最好的饺子馆做的还地道!”

“服务员!再来三份!不,五份!打包带走!”

这桌客人的反应,像是一个引爆点。很快,“山海楼”有一道能让人吃哭的“至尊鲅鱼饺子”的消息,不胫而走。越来越多在京的东北人慕名而来,就为了这一口地道的家乡味道。甚至一些非东北籍的食客,在尝过之后,也被这朴实无华却又极致鲜美的味道所征服。

这道看似普通的饺子,以其无可替代的“情感价值”和扎实的“美味功底”,迅速成为了“山海楼”继顶级海鲜之后,又一个爆款招牌。它价格亲民,却常常需要提前预定,供不应求。许多客人吃完宴席,临走时都不忘打包几份生饺子带走,回家自己煮着吃。

后厨里,专门负责包饺子的学徒增加到了四个,每天忙得脚不沾地。老刘叔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感慨地对孟礼欢说:“礼欢,还是你小子眼光毒!这道饺子,算是把咱们‘山海楼’的根,扎得更深了!”

孟礼欢看着菜单上那不起眼却贡献了巨大流水的“鲅鱼饺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知道,他成功了。他不仅把山海的顶级馈赠带到了京城,更把那份深植于黑土地与蔚蓝海洋之间的质朴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传递给了这座城市的味蕾。这“山海”二字的内涵,因此而变得更加丰满,更加动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