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33章 沪上之行扩版图,外滩风云签契约

琉璃厂捡漏沉香木的余韵还未完全散去,孟礼欢的生活就又翻开了新的一页。秦海龙带来消息,上海那边有几处位置极佳的老洋房因原主人海外关系变动,正在寻找可靠买家,问他有没有兴趣去看看。

“上海?”孟礼欢握着那块温润的沉香木残件,心里微微一动。北京的四合院是根基,是家。但上海,作为另一个举足轻重的城市,其未来的发展潜力和商业价值,他比这个时代的任何人都要清楚。将产业布局延伸到上海,是必然的选择。

“去!必须去看看!”孟礼欢几乎没有犹豫。他深知,在风起云涌的八十年代,机会稍纵即逝,尤其是在房产这种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上。

这次出行,他没有带上家人。北京刚安顿下来,孩子们也才适应,不宜再长途奔波。他只带了脑子活络、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孟小军。韩晶晶细心地为他收拾好行装,除了换洗衣物,依旧塞了不少家乡的干货特产,嘱咐他“出门在外,注意身体,该花钱时别省着”。

依旧是绿皮火车,哐当哐当,载着孟礼欢和孟小军,从华北平原驶向江南水乡。窗外的景色逐渐变化,整齐的麦田被纵横的河网和水稻田取代,空气也变得湿润起来。

孟小军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看着窗外迥异于北方的风景,兴奋不已。“欢哥,你看那河,真多!跟咱那儿的河不一样,咱那儿的河性子野,这儿的河看着秀气。”

孟礼欢笑了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一方鱼。你看这水色,就知道底下长的东西跟咱们海里不一样。”

他靠着车窗,心里却在对比着北京与上海的不同。北京是沉稳的,带着历史的厚重和权力的森严;而上海,哪怕只是在火车上远远一瞥,也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混杂着商业气息和异域风情的活力。

到达上海站,那股喧嚣和拥挤比北京有过之而无不及。人流如织,南腔北调,穿着也更显时髦,偶尔还能看到几个穿着喇叭裤、戴着蛤蟆镜的年轻人,引得孟小军频频侧目。

来接站的是秦海龙在上海的一位朋友,姓陈,四十多岁,穿着笔挺的西装,操着一口带着吴侬软语口音的普通话,显得精明干练。

“孟先生,一路辛苦!秦哥都交代好了,车在外面,我们先去酒店安顿。”陈先生热情地握手,目光在孟礼欢朴素的衣着和沉稳的气度上稍作停留,并未流露出任何异样。

坐在陈先生不知从哪弄来的桑塔纳轿车里,穿行在外滩边,看着对面浦东那片尚且空旷、但已能感受到躁动的土地,以及岸边那一片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群”的巍峨老建筑,孟礼欢心中再次确认,来这里,来对了!

陈先生办事效率很高,在酒店稍事休息后,便直接带着孟礼欢去看房子。

第一处位于静安区,是一栋独立的法式风格小洋楼,红砖外墙,带着个小花园,很是幽静。但孟礼欢进去转了一圈,感觉格局有些逼仄,采光也一般,而且维护状况不佳,有些地方木质结构已经有了白蚁蛀蚀的痕迹。他摇了摇头,没说什么。

第二处在徐汇区,是一栋联排洋房中的一套,位置不错,但面积太小,而且左右邻居复杂,不符合孟礼欢喜欢清静、以及未来可能用于商业或接待的考量。

“陈先生,还有没有更……开阔一点,位置更好,最好是独门独院的?”孟礼欢直接提出了要求。他知道好的老洋房可遇不可求,但既然来了,就要找最合适的。

陈先生沉吟了一下,说道:“倒还真有一处,在原来的法租界核心区,靠近淮海路,是一栋带大院子的西班牙风格老洋房。房子主人情况比较特殊,是位老华侨,最近决心落叶归根,但子女都在国外,急着处理国内的资产,所以价格上……可能比前两处要高不少,而且要求一次性付清。”

“去看看!”孟礼欢来了兴趣。

车子驶入一条梧桐掩映、异常幽静的马路,最终在一扇高大的、带有精致铁艺雕花的黑漆大门前停下。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先是一个占地颇广的院子,虽然有些荒芜,但高大的香樟、广玉兰树冠如盖,依稀可见昔日繁华。院子深处,一栋米黄色外墙、红色坡屋顶、造型优雅舒展的三层洋房静静矗立,拱形门窗,细节处带着典型的西班牙风情。

光看这院子和建筑外观,孟礼欢心里就点了头。这气派,这地段,这独门独院的私密性,正是他想要的!

房主是一位满头银发、精神却很好的老先生,姓宋,由一位律师陪同着。见到孟礼欢,宋老先生有些意外,似乎没想到买家如此年轻,但依旧保持着良好的教养,客气地请他们进去参观。

洋房内部保养得相当不错。柚木地板光可鉴人,彩绘玻璃窗在阳光下投射出斑斓的光影,高高的天花板上挂着复古的水晶吊灯(虽然已经不通电),壁炉、雕花护墙板等细节都保存完好。虽然家具大多已经搬空,但整个空间依然透着一种旧日的奢华与格调。

“这房子,是我父亲当年请法国建筑师设计的,一砖一瓦,都用了最好的材料。”宋老先生抚摸着光滑的楼梯扶手,眼中流露出怀念与不舍,“可惜啊,时过境迁……小同志,你看得上眼吗?”

孟礼欢没有立刻回答。他像在检查渔船龙骨一样,仔细查看房屋的角角落落。他敲击墙体,判断结构的牢固;检查门窗的合页和木质,看有无腐朽;甚至爬到阁楼,查看屋顶的瓦片和梁架情况。

“宋老先生,这房子底子很好,用料扎实,看得出来当年是花了心血建的。”孟礼欢看完,心中已有决断,但他还是指出了几个问题,“不过,这水电线路估计都老化了,需要全部重新铺设。院子里的排水好像也不太通畅,下大雨可能会积水。还有,部分外墙的粉刷有些剥落。”

宋老先生和旁边的律师对视一眼,都有些惊讶于孟礼欢的细致和专业。这年轻人,不像个来看热闹的,倒像个经验老道的监理。

“孟同志说得对,这些都是老房子的通病了。”宋老先生叹了口气,“所以这价格……”

“价格我们可以谈。”孟礼欢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底气,“关键是房子合适,老先生您也舍得。我买下来,是真心想把它维护好,住出人气来的,不是拿来空置或者炒卖的。”

他这番话,似乎说到了宋老先生的心坎里。老人看着孟礼欢诚恳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实在人。这房子交给你,我放心。律师,你把我们的底价跟孟同志说一下。”

律师报出了一个数字。饶是孟礼欢有心理准备,也被这价格微微震了一下。这比北京那套三进四合院,还要贵上一大截!旁边的孟小军更是听得暗暗咋舌。

孟礼欢沉默了片刻,脑子里飞快计算着自己的资金流。买下北京院子,筹备“山海楼”,加上这次带来的钱……差不多到了极限。但这栋洋房的价值,他太清楚了!现在咬牙拿下,未来就是一座金山!

“价格我认可。”孟礼欢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宋老先生,“就按这个价。款项我可以一次性付清。只有一个要求,手续尽快,我希望尽快完成交割。”

他如此爽快,反而让宋老先生和律师有些意外。这么大的金额,连价都不还?

“孟同志……你不再考虑考虑?”律师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不用考虑了。”孟礼欢笑了笑,“好房子就像海里的大鱼,看到了,就得果断下网,犹豫一下,可能就被别人抢走了。我相信宋老先生,也相信这房子的价值。”

他的果断和信任,让宋老先生颇为动容。老人站起身,郑重地向孟礼欢伸出手:“好!年轻人,有魄力!这房子,是你的了!我希望它在你手里,能重新焕发光彩!”

接下来的几天,孟礼欢在陈先生的协助下,与宋老先生的律师团队紧锣密鼓地办理各种手续。签合同、付款、办理产权变更……过程比北京稍微复杂一些,但在钞能力和陈先生的人脉作用下,一切进展顺利。

当孟礼欢在那份全英文夹杂着中文的、厚厚的产权转让契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那一刻,他感觉自己的商业版图上,又落下了一枚沉甸甸的棋子。

站在洋房三楼的露台上,凭栏远眺,虽然还看不到未来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但外滩的万国建筑和黄浦江上往来的船只尽收眼底。江风带着水汽吹拂在脸上,与渤海的风是两种味道。

孟小军站在他身后,看着这偌大的院子和气派的洋楼,依然觉得像做梦一样。“欢哥,这……这以后也是咱们的了?”

“嗯。”孟礼欢点点头,目光深邃,“小军,记住,产业置下了,是根基。但真正的本事,是怎么让这些产业生出更多的价值来。北京的酒楼要开,上海的摊子,也得支棱起来。”

他已经在心里规划,这栋洋房,一部分自住,一部分可以用来做高端私房菜或者接待重要客户,依托他手中掌控的顶级山海资源,在上海滩打出另一片天!

“走,小军,去十六铺码头转转!”孟礼欢转身下楼,“咱得看看,这上海滩的海鲜市场,是个什么光景!摸摸这黄浦江的水,到底有多深!”

他的沪上之行,购房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如何将山海的馈赠,与这座东方巴黎的繁华与机遇对接,才是真正的挑战与乐趣所在。他这只北方的鹰,要在江南的水乡,再次试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