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35章 家族会议定分工,亲友入京助产业

“黑土地”饭店的那场不欢而散,像投入水塘的石子,在孟礼欢心里没激起多少涟漪,便沉了底。他照旧每日骑着二八大杠,奔波于他的“三点一线”——北大或海洋大学的课堂与实验室、正在紧锣密鼓装修的“山海楼”工地、以及日渐充满生活气息的雨儿胡同四合院。

只是,他心里清楚,摊子逐渐铺开,光靠他一个人,加上一个孟小军,是远远不够的。北京的“山海楼”需要可靠的人手,上海那栋即将到手的老洋房也需要人去看顾打理,更别提未来可能延伸的其他产业。用人,成了眼下最紧要的问题。

用外人?他不是没考虑过。但核心的货源渠道、高端的客户关系,交给不熟悉、不知根知底的人,他放心不下。前世商场沉浮的经验告诉他,在根基未稳之时,血缘和乡谊,往往是比契约更牢固的纽带。

这天晚上,吃罢晚饭,丫蛋和海娃在院里葡萄架下追着萤火虫玩耍,王秀娥和韩晶晶收拾完碗筷,也坐在了小马扎上乘凉。孟礼欢泡了一壶高末(一种普通的茉莉花茶),给母亲和妻子各倒了一杯,自己也端着一杯,坐在了她们对面。

“娘,晶晶,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商量。”孟礼欢吹开茶沫,开口说道。

王秀娥和韩晶晶都看向他,等着下文。

“咱们在北京,这院子算是安下了。‘山海楼’那边,装修也快收尾了,眼看着就要开业。上海那边,房子也基本定下了。”孟礼欢缓缓说道,“这摊子越来越大,光靠我一个人,还有小军,忙不过来,也照看不过来。我想着……是不是从老家叫些人过来帮忙?”

王秀娥一听,立刻点头:“是该叫些人!自家人用着放心!你爹虽说年纪大了,看个仓库啥的总行吧?你大姐夫那人实在,有力气,也能帮衬着干点粗活……”

韩晶晶没说话,只是看着孟礼欢,她知道丈夫既然提出来,心里肯定已经有了盘算。

孟礼欢点点头:“爹要是愿意来,看看院子,帮着收收信件,跟街坊邻居唠唠嗑,那最好不过。大姐夫肯来,酒楼后厨采买、搬运这些力气活,确实需要个放心的人。”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光靠咱自家这几个人,还是不够。我想着,把礼兵叫来,让他负责‘山海楼’后厨的海鲜这一块,他是老把式,懂行,有他在,食材的质量和初加工我能放心。再让老刘叔也过来,他年纪大,经验足,可以帮着统筹一下后厨,管管人手。”

“兵子和老刘叔要是能来,那敢情好!”王秀娥脸上露出喜色,这都是知根知底的自己人。

“还有,”孟礼欢看向韩晶晶,“晶晶,你二哥立军,人机灵,也会开车,我想让他过来,一方面帮着跑跑运输,联系机场货运这些事,另一方面,也跟着小军学学管理,以后上海那边,可能得让他多盯着点。”

韩晶晶没想到孟礼欢会主动提起她娘家哥哥,心里一暖,连忙点头:“我二哥要是知道,肯定愿意!他早就想跟着你干了!”

“不光他们。”孟礼欢掰着手指头算,“咱屯里还有几个小伙子,像大壮、铁栓,人老实肯干,脑子也不笨,可以叫过来,在酒楼当学徒,或者跟着跑腿送货都行。还有你三姨家的小梅妹子,手脚麻利,识点字,可以来帮着晶晶,管管账目,或者在前台招呼客人。”

他这一连串的人名报出来,显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王秀娥和韩晶晶听着,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忐忑。高兴的是,孟礼欢这是要带着一大家子人,甚至整个靠山屯关系好的乡亲一起奔好日子;忐忑的是,一下子来这么多人,吃住、安排工作,都是不小的负担和责任。

“欢子,这……这一下子来这么多人,住哪儿啊?咱这院子虽大,也住不下啊。”王秀娥提出了现实问题。

“工作咋安排?能管得过来吗?别到时候出了岔子。”韩晶晶也有些担心。

孟礼欢显然早有准备,他喝了口茶,解释道:“住的地方好解决。‘山海楼’后面有员工宿舍,可以安排一部分。咱们这院子,东西厢房也能住人。实在不行,就在附近再租个小院。工作安排,我心里有数。”

他放下茶杯,目光变得锐利而沉稳,仿佛又回到了指挥船队出海时的状态:

“礼兵和老刘叔,主抓‘山海楼’的后厨,尤其是海鲜的品质和特色菜。这是咱们的根,不能有半点马虎。”

“立军和小军,一个主外,负责联络、运输、采购;一个主内,跟着我学管理,处理日常事务,将来要独当一面。”

“大壮、铁栓他们,从学徒、服务员做起,看他们自己的悟性和努力,能学出来,以后就是骨干。”

“小梅妹子,先跟着晶晶,学管账,学待人接物。咱们的生意,财务必须清楚,自己人管着放心。”

他条理清晰,将每个人的位置和未来发展路径都大致规划了出来。这不是简单的“拉人来干活”,而是有步骤、有目标地在搭建一个属于他孟礼欢的、以血缘乡谊为纽带的核心团队。

“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孟礼欢语气严肃起来,“来了,就是我孟礼欢的伙计,得守我的规矩。该给的工钱,一分不会少,只会比他们在老家挣得多。但是,活儿必须干好,不能偷奸耍滑,不能仗着是亲戚就搞特殊。谁要是坏了规矩,影响了生意,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他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王秀娥和韩晶晶都感受到了儿子\/丈夫身上那股愈发强烈的领导者气质,心里既骄傲又凛然。

“是该立规矩!”王秀娥首先表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你放心,娘给你盯着,谁敢不听话,我第一个不答应!”

韩晶晶也用力点头:“欢子,你决定就好。我会跟二哥他们说清楚,来了就好好干,不能给你丢人。”

家庭会议达成一致,事情便迅速推动起来。孟礼欢第二天就去了邮电局,往靠山屯连着打了好几个长途电话。

电话那头,听到消息的孟礼兵、韩立军等人,自然是欣喜若狂!能跟着孟礼欢去北京干,那是求之不得的机会!老刘叔虽然年纪大些,但听说能去京城的大酒楼掌勺海鲜,也激动得直搓手,感觉自己这身老手艺又有了用武之地。

不到半个月,第一批“援军”便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北京站。孟礼兵、韩立军、老刘叔,还有大壮、铁栓等五六个精壮小伙子,以及韩晶晶的堂妹小梅,提着大包小裹,带着一身的海风和乡土气息,走出了站台。

孟礼欢和韩晶晶,带着孟小军,开着租来的两辆面包车来接站。

“欢哥!”

“姐夫!”

“礼欢!”

熟悉的乡音在站台上响起,充满了激动和重逢的喜悦。孟礼兵上来就给了孟礼欢一个结实的拥抱,韩立军也憨厚地笑着,不停地搓着手。老刘叔看着眼前气度愈发沉稳的孟礼欢,眼眶有些湿润,仿佛看到了自家子侄出息了的欣慰。

看着这一张张熟悉而充满期盼的脸庞,孟礼欢心里也涌起一股热流。这都是他的根基,是他未来事业版图上最可靠的基石。

“都来了!好!走,先回家!吃饭!”孟礼欢大手一挥,招呼众人上车。

回到雨儿胡同的四合院,王秀娥早已准备好了一桌丰盛的家乡菜,酸菜汆白肉、小鸡炖蘑菇、烀饼子……香气四溢。众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熟悉的饭菜,听着熟悉的乡音,初到京城的陌生和拘谨顿时消散了大半。

吃完饭,孟礼欢没有让大家休息,直接带着他们去了还在做最后收尾的“山海楼”工地。

看着这位于繁华地段、装修气派、面积不小的酒楼,孟礼兵、老刘叔等人都看直了眼。他们在老家,想象过京城的繁华,但亲眼见到属于“自己人”的这么大产业,内心的震撼无以复加。

“这就是咱们以后的‘战场’!”孟礼欢站在尚未挂牌的大门口,声音铿锵,“兵子,老刘叔,后厨就交给你们了!立军,运输线是你的!大壮、铁栓,好好学,以后这楼里楼外,少不了你们忙活!小梅,跟你晶晶姐好好学,咱们的账本和钱匣子,以后得你们姐妹俩管起来!”

他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继续说道:“咱们从靠山屯来,靠的是山,吃的是海。到了这北京城,咱们的根不能忘,本事不能丢!要把咱们老家最地道、最新鲜的好东西,在这皇城根下,打出名堂来!”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实的承诺和期望。但这番话,却像一团火,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激情和干劲。

“欢哥(姐夫)!你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众人异口同声,声音在空旷的大堂里回荡,充满了力量。

孟礼欢看着这群即将跟随他在这四九城里开疆拓土的亲友团,心中豪情万丈。他的山海帝国,终于有了第一批忠诚的、知根知底的“将士”。接下来的路,或许还会有风雨,但有了他们,他心里更加踏实,脚步也更加坚定。

家族的力量,乡情的纽带,在这一刻,化为了他闯荡京城最坚实的后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