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26章 赴京路上新奇景,初闻四合院深藏

几场透雨浇过,辽东半岛的初夏便带着一股子湿漉漉的、草木疯长的劲儿来了。靠山屯被笼在一片新绿之中,海风裹挟着槐花的甜香和海水特有的咸腥,吹得人懒洋洋的。

孟家新盖的瓦房里,却是一番忙碌景象。王秀娥和韩晶晶正把最后几件行李打包,大多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换洗衣裳、路上吃的干粮,以及一些孟礼欢坚持要带的家乡特产——几包上好的海米、几串风干的海鱼、还有一小坛子王秀娥亲手腌的蟹酱。

“哎呀,欢子,非带这些干啥?听说北京啥没有?让人看了笑话咱土气。”王秀娥一边用力压着包袱皮,一边絮叨。

孟礼欢正把丫蛋架在脖子上,逗得小丫头咯咯笑,闻言笑道:“娘,北京是有,可没咱这味儿。带给秦哥他们尝尝鲜,比啥贵重东西都强。再说,咱就是这海边长大的,带的也是咱的本分,有啥可笑话的。”

韩晶晶在一旁抿嘴笑,手里利索地给海娃换上新做的小褂子。她心里也有些忐忑,长这么大,她去的最远的地方就是县城,这回可是要去首都北京了!但看着丈夫那沉稳笃定的样子,那点不安也就化作了隐隐的期待。

“爹,北京有**吗?有照片上那么大吗?”丫蛋搂着孟礼欢的脖子,奶声奶气地问。

“有,比照片上还大,还威风!爹带你去瞧,还能去看升国旗!”孟礼欢把女儿放下来,摸摸她的头,“到时候丫蛋可得起早,不能睡懒觉。”

一切准备停当。第二天天还没亮,孟礼欢一家,加上跟着去帮忙安置、顺便见世面的本家一个机灵小伙子孟小军,坐上了屯里赶大车的刘老汉的车,颠簸着往县城火车站去。

到了火车站,那喧闹的景象就让一家人开了眼。提着大包小裹的旅客,穿着各种样式的衣服,南腔北调的叫卖声、火车进站的汽笛声、广播里嘹亮的进行曲……交织成一曲八十年代特有的出行交响乐。

孟礼欢买的是卧铺票,这又让王秀娥一阵心疼钱。找到车厢,安顿下来,看着整洁的床铺和狭小但功能齐全的空间,一家人这才松了口气。

火车“哐当哐当”地开动,窗外的景物开始缓缓后退。农田、村庄、河流、远处的山峦,像一幅流动的画卷。丫蛋和海娃扒在车窗边,小脸紧贴着玻璃,看得目不转睛。

“快看!牛!好多牛!”

“那是工厂吗?冒烟的那个!”

孩子们的惊呼声充满了新奇。

孟礼欢靠着车窗坐着,目光也投向窗外。他的心情远没有家人那么单纯。激动是有的,毕竟是去首都置业,开启新的篇章。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重负。他知道这趟去的不仅仅是买房安家,更是要将自己的根基,小心翼翼地扎进一个更复杂、更广阔,也潜藏着更多未知的天地。他这只从山海之间飞出的“鹰”,要去闯一闯那钢铁丛林了。

旅途漫长。韩晶晶细心照顾着两个孩子,王秀娥则和对面铺位一个去北京探亲的大娘唠起了家常,说起家里的渔船、山上的野物,语气里满是自豪。

孟礼欢偶尔和孟小军低声交代几句,告诉他到了北京要眼明手快,多学多看。孟小军是孟礼兵的一个远房堂弟,脑子活络,人也踏实,孟礼欢有意带他出来培养。

大部分时间,孟礼欢是安静的。他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北方平原,那辽阔的土地与无垠的大海是两种不同的壮美。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敲击,脑海里浮现的却是海底沉船的轮廓、林中老参的摇曳,以及秦海龙偶尔提及的京城里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这点在山海之间闯出的名堂,放在京城那片水里,可能连个水花都溅不起来。

但他不怕。他有重活一世的底气,有对未来的先知,更有身边这些需要他守护的家人。他的根,永远在靠山屯的山海之间,这趟进城,不过是让枝叶伸展得更远些。

火车轰鸣着穿过一个又一个隧道,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终于在第二天下午,广播里传来了即将到达北京站的消息。

车厢里顿时骚动起来,人们开始收拾行李,脸上洋溢着到达目的地的兴奋与疲惫。孟礼欢一家也整理好行装,随着人流,慢慢挪向车门。

当双脚踏上北京站那宽敞、略显陈旧的站台时,一股混合着煤烟、人潮和陌生城市气息的热浪扑面而来。站台上人声鼎沸,接站的人群举着各式各样的牌子。

“欢子!这边!”

一个洪亮而熟悉的声音穿透嘈杂传来。孟礼欢循声望去,只见穿着便装却依旧身姿挺拔的秦海龙,正笑着朝他们用力挥手。他身边还站着同样便装但眼神锐利的周卫国。

“海龙哥!周哥!你们怎么还亲自来了!”孟礼欢赶紧带着家人迎上去,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份情谊,在他离开靠山屯的那一刻,显得尤为珍贵。

“弟妹,大娘,一路辛苦!”秦海龙笑着跟韩晶晶和王秀娥打招呼,又弯腰逗了逗丫蛋和海娃,“这就是咱们的小英雄和小公主吧?长得真精神!”

周卫国话不多,只是笑着点点头,顺手就接过了孟礼欢手里最沉的那个行李包。

寒暄几句,秦海龙便领着他们走出拥挤的车站,来到站前广场。几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停在那里,格外显眼。

坐上吉普车,车子驶出火车站区域,汇入北京城的车流。虽然此时的北京远不如后世繁华,但那宽阔的马路、高耸的楼房(尽管在孟礼欢看来不算什么)、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还是让王秀娥和韩晶晶看得眼花缭乱,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

“先送你们去招待所安顿下来,休息一下。房子的事,不着急,明天我再带你们慢慢看。”秦海龙坐在副驾驶,回过头对孟礼欢说。

“哎,听海龙哥安排。”孟礼欢点头。

秦海龙看着孟礼欢一家虽然风尘仆仆却并无太多拘谨的样子,心里暗暗点头。他沉吟了一下,说道:“礼欢,北京这地方,水深,王八也多。跟你那靠山屯不一样,这里的人,脸上笑着,心里可能琢磨着别的事。尤其是那些闲着没事干的‘小爷’‘姑奶奶’们,成天琢磨着怎么显摆、怎么找乐子。你这次来,主要是安家置业,尽量低调,碰到些不着调的人,能不理就别理,犯不上。”

孟礼欢认真听着,他知道这是秦海龙的肺腑之言。“我明白,海龙哥。我就是个来买房子安家的渔民,别的跟我没关系。”

“嗯,你心里有数就行。”秦海龙笑了笑,“不过你也别太担心,有我和老周在,没人能真把你怎么样。就是提醒你一下,这四九城里的圈子,有时候挺没劲的。”

他顿了顿,仿佛不经意地补充道:“我托人初步物色了几处院子,都在不错的胡同里,安静,邻居也大多是本分人家。有的是老教师留下的,有的是调走了空出来的,产权都清晰。明天咱们先去瞅瞅那个在后海附近的,院子不大,但格局好,挨着水,你估计能喜欢。就是价格…可能比你预想的要高一些。”

孟礼欢心里一动,后海?那可是好地方!他面上不动声色,只是点点头:“价钱好说,关键是院子合适,住着舒心。让海龙哥费心了。”

“费啥心,你小子现在可是财主,我这是帮你花钱呢。”秦海龙哈哈一笑,车厢里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吉普车穿过一条条胡同,斑驳的红墙、古老的槐树、偶尔闪过的朱漆大门,都透着一股深厚的历史沉淀感。这与靠山屯那种粗犷、鲜活的气息截然不同。

孟礼欢看着窗外,心中感慨。上辈子他浑浑噩噩,从未想过能有机会在这样的地方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这辈子,他不仅要拥有,还要稳稳地扎根下去。

他知道,秦海龙轻描淡写提到的“小爷”“姑奶奶”和“圈子”,就是这京城水深的一部分。他不打算往里挤,但也绝不会任人拿捏。他的底气,来自他的本事,来自他背后那片山海的馈赠,也来自身边这些真正的朋友。

车子在一家看起来颇为肃静的部队招待所前停下。环境干净整洁,远离闹市。

安顿好家人,孟礼欢站在房间窗口,望着远处影影绰绰的古典建筑屋顶,深深吸了一口这京城初夏的空气。

陌生的,熟悉的;历史的,现代的;机遇的,挑战的……一切都交织在一起。

他的京城生活,即将正式开始。而第一步,就是为家人,在这座伟大的城市里,找到一个温暖安稳的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