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快穿:前攻略者他正在黑化 > 第151章 信任的裂痕与意外的援手

专项小组的工作在高压下全速推进。林薇提出的“镜城”概念,在经过初步的技术和财务论证后,展现出了惊人的潜力和可行性,甚至超出了陈总监最初的预期。林薇作为概念提出者和核心成员,不可避免地承担了越来越多的重要工作,从协调各方资源,到参与关键的技术选型讨论,再到协助完善商业模式的细节。

她像一块高效的海绵,疯狂吸收着一切知识,并以一种令人侧目的速度成长。她在会议上的发言越来越有分量,提出的建议也越发切中要害。项目组的成员,从最初的质疑,到渐渐认可,甚至有些依赖她的思路和协调能力。

然而,林薇内心却没有丝毫放松。她清楚地感觉到,自己越是融入核心,越是展现出能力,来自顾夜沉那边的无形压力就越大。周泽出现在项目会议的频率增加了,偶尔,她会在不经意间,捕捉到顾夜沉透过办公室的玻璃幕墙,投向项目组开放办公区那冰冷的一瞥。

她知道,他一直在观察她,评估她,像审视一件精密仪器,计算着她的每一个齿轮的转动是否合乎预期。

这天下午,林薇正在和技术部的同事核对一份关键的技术参数清单,陈总监脸色凝重地把她叫进了办公室。

「林薇,出问题了。」陈总监将平板电脑推到她面前,上面显示着一篇刚刚发布的财经专栏文章,「你看看这个。」

文章的标题十分刺眼——《“镜城”幻影?顾氏激进方案恐面临技术滑铁卢》。文章的作者,是一位在业内以深度挖掘和尖锐批评着称的独立评论人。文章中,详细列举了“镜城”概念可能面临的几大技术瓶颈,包括数据延迟、渲染精度不足、硬件成本高昂等,其论述之专业,切入点之精准,仿佛亲眼见过顾氏内部的方案草案。更致命的是,文章还隐晦地暗示,顾氏内部对是否继续推进这一“华而不实”的概念存在严重分歧。

林薇的心猛地一沉。这篇文章发布的时间点太巧了,正好在“星耀计划”最终竞标方案提交的前夕。其内容虽然不尽详实,但足以在评审方和潜在合作伙伴心中埋下疑虑的种子。

「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几个技术难点,正是我们内部前期争论最激烈的部分。」陈总监眉头紧锁,「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方向没错。我们的方案……可能又泄露了。」

又泄露了?!

林薇的指尖瞬间冰凉。李哲已经被清除,数据安全也经过了严查,难道还有内鬼?或者……泄露的源头,根本就是……

她不敢深想。

「总监,现在怎么办?」林薇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顾总已经知道了,非常震怒。」陈总监揉了揉眉心,「他要求我们必须在24小时内,拿出有力的回应,消除负面影响。否则,‘镜城’概念可能被直接放弃。」

压力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24小时,不仅要应对公关危机,还要拿出足以反驳质疑的技术实证,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林薇回到自己的工位,感觉周围的空气都变得粘稠。项目组的同事显然也看到了那篇文章,气氛一片低迷,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偶尔有目光扫过她,带着怀疑和探究。毕竟,“镜城”概念是她提出的,如今遭遇如此精准的打击,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她甚至听到有极细微的声音在议论:

「……会不会是她?概念是她想的,泄露出去也最方便……」

「不好说,顾总对她好像挺特别的,但这种事……谁知道呢……」

孤立和怀疑,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将她淹没。她再一次体会到了站在悬崖边的感觉。上一次是顾夜沉的直接警告,这一次,是来自整个环境的信任危机。

她坐在电脑前,大脑飞速运转。慌乱解决不了问题。她必须找到破局的方法。

首先,要确定泄露的范围和源头。这篇文章虽然专业,但并未触及最核心的技术路径和财务模型,说明泄露者可能并非专项小组的核心成员,或者接触到的信息有限。

其次,回应必须精准、有力。仅仅口头反驳毫无意义,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证明那些技术瓶颈是可以被攻克,或者已经有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她深吸一口气,开始行动。她首先联系了技术部的吴工。

「吴工,那篇文章您看到了吗?」她的声音尽量保持平稳。

「看到了。」吴工的语气也很沉重,「来者不善啊。里面提到的几个点,确实是我们需要重点攻克的难关。」

「吴工,我记得上周我们和技术供应商A公司初步接触时,他们展示过一个针对高并发渲染的优化算法demo,效果非常惊人,正好可以应对文章里提到的数据延迟问题。虽然还没最终敲定合作,但这个demo的数据和效果,我们可以引用吗?作为我们技术可行性的佐证?」

吴工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理论上可以,但需要获得A公司的临时授权,而且只能作为技术潜力的展示,不能代表我们已经完全解决。」

「我明白。授权的事情,我来想办法沟通。另外,关于硬件成本,我们之前不是讨论过一个与国内b厂商合作,利用其新型定制芯片来降低功耗和成本的方案吗?这个方案虽然还在初步设计阶段,但方向和前景是明确的,是否可以整理成一份技术白皮书概要,先行发布,展示我们的解决思路?」

「这个思路可以!」吴工的声音亮了一些,「b厂商那边我去沟通,争取拿到他们芯片的测试数据支持。」

挂断电话,林薇又迅速联系了市场部和公关部的同事,沟通危机应对的策略,建议他们准备一份基于事实的技术澄清说明,同时主动联系几家权威的科技媒体,准备进行正面引导。

她的思路清晰,行动迅速,仿佛刚才那一瞬间的慌乱从未存在过。项目组的同事看着她有条不紊地一个个打电话、协调资源,眼中的怀疑渐渐被一种复杂的情绪取代——或许,她真的不是泄密者?

然而,最大的难关,在于如何获得A公司的临时授权。这家国际巨头向来以流程繁琐、授权谨慎着称,24小时内拿到许可,希望渺茫。

就在林薇几乎要放弃这条路径时,她的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她犹豫了一下,接了起来。

「是林薇林小姐吗?」一个沉稳的男声传来。

「我是,您是哪位?」

「我是A公司大中华区战略合作部的副总裁,david wang。」对方自报家门,让林薇心中一惊。「我们关注到了今天关于顾氏‘镜城’项目的相关报道,也获悉贵公司可能希望引用我们之前的demo数据。」

林薇的心提了起来,对方消息如此灵通?是来兴师问罪,还是……?

「王总您好,确实有此意向,我们正在走内部申请流程……」她谨慎地回答。

「不必麻烦了。」david wang打断她,语气出乎意料的干脆,「我们总部对‘镜城’概念非常感兴趣,认为它代表了未来商业地产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已经决定,无偿授权贵公司在本次公关应对中,使用那次demo的相关数据和效果展示。相关的授权文件,我已经让人发到你的工作邮箱。」

林薇愣住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无偿授权?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王总……这……太感谢了!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必客气,林小姐。」david wang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我们看好的是‘镜城’的未来,也欣赏提出这个概念的眼光和魄力。期待与顾氏更深入的合作。授权文件请查收,后续有任何技术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我。」

电话挂断,林薇还处于震惊之中。她立刻打开邮箱,果然看到了来自A公司的正式授权函。

这太不寻常了!A公司如此迅速且慷慨的支持,背后一定有原因。是因为真的看好“镜城”?还是……有别的力量在介入?

她下意识地抬起头,望向顶楼的方向。是顾夜沉吗?他出手了?以他的风格,会如此迂回地提供帮助吗?

但现在不是深究的时候。有了A公司的授权和b厂商的技术白皮书支持,回应的底气就足了很多。

她立刻将好消息同步给陈总监和项目组。低迷的气氛为之一振。

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项目组全员投入,与时间赛跑。林薇作为核心协调人,几乎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沟通、核对、修改、确认……她将自己逼到了极限。

第二天上午,顾氏集团官方发布了措辞严谨、证据扎实的澄清声明和技术说明,同时几家权威科技媒体也刊登了深度分析文章,客观评价了“镜城”概念的技术挑战与突破潜力,肯定了顾氏的前瞻性布局。

舆论风向开始扭转。

当最后一份报告提交,危机暂时解除时,林薇几乎虚脱地靠在椅背上。窗外,天色已经再次暗了下来。

陈总监走到她工位前,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肯定:「林薇,这次多亏了你,反应迅速,思路清晰。辛苦了。」

「这是我应该做的。」林薇勉强笑了笑,脸色疲惫。

她独自一人离开公司,走在回云璟府的路上。夜风吹拂着她发烫的脸颊,带来一丝清醒。

危机度过了,但信任的裂痕已经产生。顾夜沉会如何看待这次泄密事件?他会相信她的清白吗?A公司突如其来的援手,背后究竟是谁在推动?

她抬起头,看着夜空中稀疏的星辰,感觉自己也如同这星光一般,置身于一片巨大而未知的黑暗帷幕之下,看不清前路,也看不清那只在幕后操控一切的手。

回到冰冷的公寓,意识深处,主系统的提示再次浮现:【顾夜沉好感度:45(审视\/利用\/?)】。

数值又上升了,但那个新增的“?”,却比任何明确的标签都更让她感到不安。

他到底,在想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