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 第268章 福娃模式的威力

有了高建民县政府的全方位、无死角的支持,福娃合作社在清河县的扩张,如同按下了快进键。

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建设运动,在清河县的二十五个试点村,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林小燕从麓山县,紧急抽调了一批技术员。

这些平均年龄不到二十五岁的年轻人,怀揣着合作社的教材和县政府的烫金聘书,奔赴了他们即将工作的岗位。

起初,村民们看着这些嘴上没毛的“黄口小儿”,心里还存着几分疑虑。

但当这些年轻人,将那本盖着“清河县人民政府”鲜红大印的聘书,往村支书办公桌上一拍时。

所有的疑虑,都烟消云散。

他们代表的,是县政府!

他们说的话,就是政策!

紧接着,福娃合作社提供的标准化图纸,王大锤建筑队派来的技术骨干,以及从县农行源源不断批下来的低息贷款,像一场及时雨,洒向了这片干渴的土地。

效果,立竿见影。

在清河县最偏远的一个山村——马家沟村。

这里人均不到三分耕地,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

村支书马胜利,在签约大会上,靠着一股冲劲,抢到了一个养殖加盟村的名额。

当合作社派来的,年仅二十二岁的技术员刘伟,来到村里时。

村民们正为了建猪舍的选址,吵得不可开交。

有的说要建在村东头,离水源近。

有的说要建在村西头,下风口,不臭。

刘伟穿着一身崭新的蓝色工装,手里拿着一个罗盘和一本厚厚的《福娃合作社标准化猪舍建设规范》。

他在村子周围转了一圈,最后,将手指向了村子南面,一片没人要的乱石坡。

“就这里。”他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

“啥?这里?”马胜利和村民们都傻眼了。

“小刘顾问,你没搞错吧?这地方全是石头,地不平,离水源也远,咋建猪舍啊?”

刘伟笑了笑,打开了手里的规范手册。

“马村长,各位叔伯,按照我们合作社的选址标准,养殖场必须满足三点:向阳、通风、且地势要略高于村庄。”

“向阳,是为了保证充足的光照,可以杀菌,减少猪的皮肤病。”

“通风,是为了保证空气流通,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

“地势高,是为了保证良好的排水,防止雨季积水,滋生细菌。”

他指着那片乱石坡。

“这里,正南向,前面无遮挡,光照最好。位于山坡上,空气流通性最佳。地势最高,排水也最方便。”

“至于地不平,我们可以平整。水源远,我们可以铺设管道。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小问题。”

“但选址,是关系到我们未来养殖成败的根本性问题,一步都不能错!”

他的一番话,说得马胜利和村民们一愣一愣的。

“可是……可是这平整土地,铺设管道,得花不少钱和功夫吧?”有村民小声嘀咕。

刘伟也不生气,他从包里拿出了自己的烫金聘书。

“马村长,我是县政府特聘的农业技术顾问,我的职责,就是保证我们马家沟村的养殖项目,百分之百成功!”

“我的工资和我们村年底的分红,是直接挂钩的!我不可能拿我们大家伙儿的钱开玩笑!”

“如果大家相信我,相信合作社,相信县政府,那就听我的!按照标准来!”

“如果因为我的决策,造成了任何损失,我刘伟,承担全部责任!”

他一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马胜利看着这个比自己儿子还小的年轻人,又看了看他手里那本几乎能当板砖用的技术手册,和那本闪闪发光的聘书。

他咬了咬牙,一跺脚。

“好!就听刘顾问的!”

“全村的劳力,都给俺动起来!平地!挖沟!我们马家沟村,要建,就建全县最标准的猪舍!”

同样的场景,在清河县的二十五个试点村,同时上演着。

这些年轻的技术员们,就像一颗颗钉子楔入了这片古老的土地。

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先进的技术,更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严谨的思维方式。

他们用无可辩驳的专业知识,和与村民利益捆绑的坚定立场,迅速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和尊重。

原本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农村建设,第一次有了统一的规划,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行动。

半个月后。

高建民兑现了他的承诺。

他亲自带队,组织了清河县四大班子,以及各局委办的一把手,组成了一个规模空前的一号工程现场观摩团,浩浩荡荡地开赴各个试点村,进行视察。

当车队驶入第一个观摩点——红瑶镇的白马村时。

车上所有的干部,都被眼前的景象,给深深地惊呆了。

只见村口开阔的平地上,五十多座崭新的,规格、样式、间距,完全一模一样的蔬菜大棚,整齐划一地排列着,如同等待检阅的士兵方阵。

冬日的阳光,洒在巨大的塑料薄膜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大棚之间,是新修的,可以用拖拉机通行的机耕路。

路边,是挖好的,深达一米的灌溉渠。

整个场面,充满了工业化的秩序感和现代农业的磅礴气魄。

“这……这是白马村?”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地问道。

高建民的脸上,也露出了震撼的表情。

他快步走下车,来到了大棚前。

白马村的村长老李,和合作社派驻在这里的技术员小张,早已在此等候。

“高县长!各位领导!”

老李激动得满脸通红,说话都有些不利索。

“欢迎各位领导,来我们白马村,检查指导工作!”

高建民拍了拍他的肩膀,指着眼前这片壮观的大棚。

“老李啊,你们这……这是怎么做到的?半个月,就搞出这么大动静?”

老李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他指了指身边那个一脸腼腆的技术员小张。

“高县长,这可不是俺们的功劳,全是托了福娃合作社,托了小张顾问的福啊!”

“从选址放线,到挖沟砌墙,再到上骨架、盖薄膜,每一步,都是小张顾问,拿着图纸,手把手教我们干的!”

“哪个尺寸不对,哪个材料不合格,他一眼就能看出来,立刻就让我们返工!比监工还严!”

技术员小张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高县长,我只是在执行合作社的标准化流程。”

高建民走上前,用力地握住小张的手。

“小张同志,好样的!你辛苦了!”

他能看到这个年轻人的手上,满是泥土和划痕,脸上也被寒风吹得皴裂。

但他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年轻人特有的理想主义的光芒。

高建民又看向老李:“老李,我问你,建这些大棚,老百姓的积极性怎么样?有没有什么怨言?”

“怨言?哪能啊!”老李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大伙儿的积极性,高着嘞!现在村里,你就是喊人打麻将,都没人去!天一亮,就全跑到工地上来了!”

“为啥?因为大伙儿心里都明白,这大棚,不是给别人建的,是给咱自个儿建的!这建的不是棚,是以后白花花的银子啊!”

“再说了,合作社给无息贷款,县里给低息贷款,还给咱派来了技术专家。这么好的事,上哪找去?谁要是有怨言,全村人都得戳他脊梁骨!”

老李的话,朴实,却掷地有-声。

高建民听完,转过身,看着身后那群神情各异的干部们,朗声说道:

“都听到了吗?”

“什么叫群众路线?这就叫群众路线!”

“什么叫民心所向?这就叫民心所向!”

“福娃合作社用他们的模式,真正做到了把企业的利益和农民的利益,和我们政府的目标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田野上回荡。

身后那群清河县的干部们,看着眼前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土地,再看看那些干劲十足的村民。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撼也写满了深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