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 第262章 暖棚遍地开花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

这么金贵的东西,技术肯定也复杂,万一学不会,或者合作社派来的技术员藏一手,那可怎么办?

这不仅是张大壮的担忧,也是在场所有村长心里的一块石头。

林小燕还没开口,林冒烟已经笑眯眯地接过了话头。

“张伯伯,你放心。”

“这次的保温大棚建设,和后续的草莓、蓝莓种植,我会亲自下场进行指导!”

“我保证,会把每一个细节都手把手地教给你们!”

“而且,我们即将派驻到各个村的技术员,他们的奖金是和你们村的收成直接挂钩的。他要是敢藏私,导致你们减产,那他自己的钱包也得瘪下去。你说,他会藏私吗?”

这番话,双管齐下,瞬间打消了村长们最后的顾虑。

冒烟总社长亲自出马!

技术员的利益和大家绑在一起!

这下,他们把心彻底放回了肚子里,只剩下冲天的干劲了。

接下来的日子,整个麓山县的乡村,都陷入了一种热火朝天的建设狂潮之中。

福娃合作社的能量,被彻底地激发了出来。

李铁柱的运输队,六辆大卡车连轴转。

他们几乎跑遍了省内所有的建材市场,一车又一车的毛竹、钢筋、塑料薄膜、保温草帘,像流水一样被运回麓山县,然后分发到二十二个种植加盟村。

福娃农业技术专修学校第一期,也在下溪村的晒谷场上,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如期开课了。

林建国、马大金、田苗,分别担任种植、养殖、水产三个班的班主任。

而林冒烟,则是当之无愧的教授。

第一堂课,就是由林冒烟亲自讲授。

那天,几十个从各村选拔出来的,平均年龄不超过二十五岁的年轻学员,局促不安地坐在临时教室里。

他们看着那个穿着花棉袄,梳着羊角辫,还需要踩着小板凳才能够到黑板的小女孩,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怀疑。

他们实在无法将眼前这个粉雕玉琢的小萌娃,和传说中那个无所不能的“冒烟总社长”联系起来。

林冒烟也不废话,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了一个奇怪的图形。

“同学们,今天我们讲第一课,如何建造一个合格的冬季草莓保温大棚。”

她奶声奶气的声音,通过一个手持的小喇叭,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大家看,我们的大棚为什么要坐北朝南?为什么北墙要砌成土墙,而南面要用透明的薄膜?”

“这利用的是我们华夏国最传统的建筑智慧——采光和保温。”

她的小粉笔在黑板上飞舞,画出了太阳东升西落的轨迹图。

“太阳光从南面照射进来,我们称之为‘直接辐射’。光线被大棚里的地面和作物吸收,会转化成热量。”

“同时,北面的土墙,白天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到了晚上,它会像一个巨大的暖宝宝一样,缓慢地将热量释放出来,我们称之为‘蓄热体’。这一来一回,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棚内的温度。”

她用最简单的语言,解释了最核心的科学原理。

台下的学员们听得是如痴如醉,眼神中的怀疑,渐渐变成了惊讶和信服。

原来,一个简单的大棚,里面竟然有这么多他们闻所未闻的道道!

“接下来,我们讲棚顶的坡度。为什么我们新式大棚的棚顶,不是一个平缓的斜坡,而是一个带有弧度的,类似抛物线的形状?”

林冒烟又画了一个对比图。

“这关系到一个物理学原理,叫光线入射角。”

“当太阳光线与薄膜表面垂直的时候,透光率是最高的。我们的地球在转,太阳的位置在变。这个弧形的设计,可以保证在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里,太阳光线都能以接近垂直的角度,照射到棚膜上,从而让我们的草莓宝宝,享受到最充足的日光浴!”

“哇!”

台下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声。

物理学?日光浴?

这些时髦又深奥的词,从一个小女孩嘴里说出来,对这些农村青年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来学种地的,而是在上大学的物理课!

一堂课下来,林冒烟从大棚的结构力学,讲到土壤的团粒结构,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

她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将复杂的农业科学知识,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比喻和故事,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等到下课铃声响起时,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

所有的学员,都用一种看神仙一样的目光,看着那个从板凳上跳下来,擦了擦小手上的粉笔灰的小女孩。

他们彻底服了。

五体投地!

理论课结束后,就是实操。

林冒烟带着这群未来的技术员,亲自下到了田间地头。

她的第一个示范点,就选在了张大壮的石桥村。

石桥村的村民们听说冒烟总社长要亲自来指导,激动得跟过年一样。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丢下手里的活计,围在了村东头那片预留出来的土地上。

林冒烟穿着一双不合脚的小雨靴,在泥地里走来走去,像一个巡视领地的小野猫。

她小手一挥,指挥着人们放线、挖基槽。

“不对!停一下!”

她突然叫停了正在挖沟的几个壮汉。

“张伯伯,你来看。”她把张大壮叫了过来,指着那条挖了一半的沟。

“我们手册上写的,基槽深度是四十公分。你们现在挖了多少?最多三十公分。”

张大壮老脸一红,挠了挠头:“冒烟总社长,俺寻思着,差个十来公分,问题不大吧?”

“问题很大!”林冒烟的表情,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我们麓山县的冬天,地表十公分以下就会开始上冻。我们挖四十公分的基槽,是为了把大棚的根基,扎在冻土层以下!”

“这样,才能防止冬天土地冻胀,把我们的墙基给拱裂了!墙基一裂,大棚就会漏风,保温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一个细节的疏忽,可能就会让我们一整个大棚的草莓,全部冻死!这个责任,谁来负?”

她的话掷地有声。

周围的村民们听得是心头一凛,再也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张大壮更是羞愧难当,连忙拿起铁锹,亲自跳下沟去。

“挖!都给俺使劲往下挖!必须挖到四十公分!谁敢偷懒,俺扒了他的皮!”

在林冒烟这个“魔鬼总教官”的亲自监督下,石桥村的第一个标准化草莓大棚,以一种近乎完美的姿态,拔地而起。

当最后一层保温草帘覆盖上去时,天色已经擦黑。

林冒烟拿着一个从顾城天实验室里借来的工业温度计,走进了刚刚建成的大棚。

外面的气温,已经降到了零下五度。

而大棚里,一股温暖湿润的气息扑面而来。

温度计上的水银柱,稳稳地停在了“16c”的刻度上!

“成功了!棚里的温度有十六度!”

当这个数字被报出来时,外面围观的村民们,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欢呼!

他们看着这座在寒风中矗立的温暖堡垒,眼神里充满了希望和喜悦。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在不久的将来,这座温暖的大棚里,会长出红彤彤的草莓,会结出沉甸甸的财富。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这样的场景,在麓山县的二十二个种植加盟村,不断上演。

林冒烟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每天都跟着技术员培训班,奔波在各个村子之间。

她的专业,她的严谨,她的亲力亲为,深深地折服了每一个人。

“冒烟标准”,成了所有社员挂在嘴边的一个词。

渐渐的,麓山县冬日的田野上,出现了一道蔚为壮观的奇景。

一座座崭新的,规格统一的白色大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光秃秃的土地上拔地而起。

从高空俯瞰,这些整齐排列的大棚,像一排排巨大的白色琴键,在广袤的土地上,即将奏响一曲属于这个黄金年代的,财富交响乐。

眼看着大棚建设进入尾声,合作社的产能即将迎来爆炸式的增长。

林小燕的心里,却开始生出了一丝新的焦虑。

这天晚上,她找到了正在灯下,帮陈芳检查作业的林冒烟。

“冒烟,我们生产的摊子是铺开了,可是销售呢?光靠麓山和清河这两个超市,能消化得掉这么多草莓和蓝莓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