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种菜被笑?我六岁成万元户首富 > 第15章 全家上阵,搭建二号暖房

“你……你这小娃,从哪儿听来的这些?”他结结巴巴地问。

林冒烟眨巴着大眼睛,天真地说:“书上看的呀!老师说,书里报纸里什么都有!平时我闲着没事干,就东看看西看看给看到了。嘎嘎!”

她巧妙地把功劳推给了还没见过的老师。

钱有才将信将疑,但他还是被说服了。他站起身,走到墙角一个不起眼的货架前,从最下面翻出一个落了灰的纸盒子。

“你说的这种,我好像有点印象……”他一边翻找,一边嘀咕,“是前段时间县里农技站推广下来的新品种,说是从大城市上海来的,叫什么矮脚青。因为没人要,就一直扔在这儿了。”

他从盒子里拿出几包用牛皮纸包装的种子袋。包装很简陋,但上面印着的几个字却让林冒烟眼睛一亮。

“上海矮脚青——耐寒、速生”

就是它了!

“叔叔,我们就要这个!”林冒烟指着种子袋,肯定地说。

林建国和林小燕也凑了过来,看着那几个陌生的字眼,虽然不懂,但他们选择相信林冒烟。

“钱主任,这个……这个怎么卖?”林建国小心翼翼地问。

钱有才看了看上面的标价,说道:“这个是新品种,贵一些,要五毛钱一包。”

五毛钱!

林建国和林小燕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要知道,普通的白菜种子,一包才一毛钱。这价格翻了五倍!

林小燕有些犹豫,她悄悄拉了拉林冒烟的衣角:“冒烟,太贵了,要不咱们还是买普通的吧?”

“不!”林冒烟的态度异常坚决,“小姑,爸爸,你们要相信我。好种子才能种出好菜,才能卖上好价钱!这叫一分价钱一分货!”

“我们投进去的是五毛钱,但将来收回来的,可能是五个五毛,五十个五毛!”

她的话掷地有声,带着一种让人无法抗拒的说服力。

林小燕咬了咬牙,想起了侄女创造的一个又一个奇迹。她从口袋里掏出钱,拍在柜台上:“钱主任,这个种子我们全要了!有多少要多少!”

钱有才数了数,一共只有十包。

“就这十包了,卖完就没了。”

十包种子,就是五块钱。

这几乎是他们福气茶剩余的一半了。林小燕付钱的时候,手都有点抖。

买完种子,林冒烟又指挥着爸爸去买了更多的塑料薄膜,还有一些竹竿和铁丝。把剩下的钱花得一干二净。

回家的路上,林建国挑着沉甸甸的担子,一头是塑料薄膜,一头是各种杂物。林小燕则小心翼翼地把那十包金贵的种子揣在怀里,像是揣着全家的希望。

路过镇口的【迎客来】饭店时,林冒烟停下了脚步。她仰头看着那块气派的招牌,眼睛里闪烁着光芒。

“小姑,爸爸,你们看。”她指着饭店说,“等我们的青菜长出来了,我们就要把它们卖到这里来!”

林建国和林小燕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眼神里充满了向往。

那座两层的小楼,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地方。

但现在,因为这十包种子,因为这个神奇的侄女,他们觉得,那个地方似乎离他们不再遥远。

回到下溪村时,已经是下午。

林远山和周玉兰早就等在了院子门口。看到他们回来,立刻迎了上来。

“怎么样?买回来了吗?”林远山急切地问。

“买回来了,爹!”林小燕献宝似的,从怀里掏出那十包上海矮脚青的种子。

全家人都围了上来,像是看什么稀世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传递着那小小的种子袋。

虽然他们看不懂上面写的字,但他们能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分量。

那是希望的分量。

林远山接过一包,放在布满老茧的手心,颠了颠,然后郑重地对林冒烟说:“冒烟,你说吧,下一步咱们该怎么干!”

林冒烟看着院子里已经被爷爷和爸爸平整得像镜面一样的土地,又看了看身边这些充满信任和期待的家人,她的小胸膛里充满了豪情。

“下一步,”她清脆地宣布,“全家上阵,搭建我们的二号暖房!”

林冒烟一声令下,整个林家就像一台上紧了发条的机器,高效而有序地运转起来。

搭建二号暖房,这是一项比之前那个试验品要大得多的工程。但这一次,林家人的心态完全不同了。

没有了疑虑,没有了观望,只剩下满满的干劲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林远山就召集了全家开了一个简短的动员会。

他站在院子中央,手里拿着的不是旱烟杆,而是一根用来画线的木棍。

“今天,我们家要干一件大事!”

老爷子的声音洪亮,回荡在小院里,“冒烟是咱们的总指挥,负责技术。我是总工头,负责出力。建国,你是主力。小燕,你是后勤。秀兰,你带着小芳,负责给我们烧水送饭。至于小浩……”

他的目光转向了一直默默站在角落里的陈浩。

陈浩身子一僵,下意识地低下了头。

林远山走过去,拍了拍他还有些瘦弱的肩膀,语气温和地说:“你也是家里的男子汉了,跟着我,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咱们一家人,拧成一股绳,就没有干不成的事!”

陈浩猛地抬起头,看着林远山那双真诚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家人投来的鼓励目光。他的嘴唇动了动,最终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一股暖流,在他心里悄然流淌。

“好!开工!”林远山木棍一挥,充满了干劲。

林冒烟拿着一根小树枝,像个小小的工程师,在平整好的土地上开始画线。

“爷爷,二号暖房要比一号大一倍。而且,方向很重要。”她一边画,一边进行科普。

“我们的暖房,要建成坐北朝南的。这样,从早上太阳升起,到下午太阳落下,棚子都能晒到太阳,吸收最多的热量。”

“而且,墙体也不能只用土坯。北边的墙,我们要建得厚一些,最好是双层的,中间留空。这叫空气隔热层,能更好地抵御北风。”

“棚顶的坡度也要计算好,坡度大了,能更好地接收阳光,雨雪也容易滑下去,不会把棚子压塌。”

这些在21世纪温室建造中最基础的知识,从一个六岁女孩嘴里说出来,却让林远山和林建国听得目瞪口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