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生刚在客厅那张宽大的金丝楠木椅上坐定,端起陆霭新沏的茶还没喝上两口,就见顾青松脚步轻快却依旧沉稳地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卷刚书写好的名单。
“老爷,”顾青松将名单双手呈上,“初步遴选已毕,此乃身负特殊技艺者之名册,共四十三人,请您过目定夺。”
王复生放下茶杯,翘起二郎腿,优哉游哉地接过名单,展开浏览。他一边看,一边随口安排:
“嗯…这个叫文墨斋的?名字倒挺雅,毛笔字写得不错?行,以后府里的文书誊写、请柬制作就归他了,做个书办吧。”
“哟?这个生前是御厨?叫…庖胜?这名字霸气!好好好!这可是人才!赶紧的,调入大厨房,直接归首席掌灶孟回香调遣,让她好好带带,说不定以后能独当一面。”
“这二十个…生前是守城兵丁?嗯,身上有股子煞气,不错。正好,咱们府邸这么大,光靠夜扃和昼钥两个门房盯着也累,把这二十人编入护卫队,就归他二人统一管理,负责夜间巡逻和外围警戒。”
“哎?还有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叫彩蝶、灵雀?这么小…生前怪可怜的。嗯…她俩性子看起来挺活泼?正好,送去给五更琉璃妹子当玩伴吧,省得她整天在学校是张牙舞爪,也该有个同龄…呃…同心态的伴儿。”
他一条条安排下去,倒也有模有样。直到他的目光扫到名单最后一项,眼睛瞬间睁大了,拿着名单的手都顿住了。
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生前善舞者,二十人。”
王复生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向顾青松:“老顾,这…这二十个…生前是舞娘?”
顾青松脸上露出一种“您没看错”的笑容,点头确认:“回老爷,正是。据她们自述,生前多是教坊司或各大酒楼的名伎,舞技精湛,尤善霓裳羽衣、胡旋惊鸿之类。”
“这……”王复生这下可犯了难,下意识地挠了挠头,“这我可怎么安排?难道…难道咱们府上还得成立个‘复生歌舞团’?逢年过节给咱们自己人演一场?这…这也太…太那啥了吧?”
他想象了一下那画面:自己坐在中间,柳七娘、杨小狐、冥罗昙等分坐两旁,下面二十个古装美女翩翩起舞……这哪是阴宅鬼府,这简直是土皇帝的行宫啊!
顾青松看着老爷一脸纠结又有点暗搓搓心动的样子,忍着笑意,谨慎地建议道:“老爷,其实此事亦非不可。一则,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方是持家之道。她们既有此长,闲置了也是可惜。二则,府邸广大,将来宴饮聚会之时,若有雅乐助兴,岂不更显风雅气度?三则…”他压低了点声音,“诸位夫人想必也会喜欢。即便不常演,留着充作仪仗,或是闲暇时娱悦身心,也是极好的。”
王复生摸着下巴,眼睛滴溜溜地转。是啊,这么大宅子,养个歌舞团好像…也挺合理的?反正地府送来的,又不用开工资,管饭就行!
“嗯…有道理!”他一拍大腿,“那就这么定了!成立一个…嗯…就叫‘王府乐舞司’!这二十人全编进去!让她们自己推举个掌事的。平时该训练训练,该干活干活(比如帮着打扫大宴会厅),有需要的时候就出来表演!”
他越说越觉得这主意妙极了,顿时眉开眼笑:“老顾,这事儿办得好!这些人才找得好!哈哈,咱们这王府,是越来越有滋味了!”
顾青松躬身笑道:“老爷圣明。老奴这就去安排。”心中暗想,这王府的日子,怕是真要过得比许多阳间豪门更有“声色”了。
王复生这边刚把“王府乐舞司”的事儿定下来,还没等喝口茶顺顺气,就看见以首席掌灶孟回香为首,府里的各位“老人”们——花匠荼蘼翁、几位有头有脸的大丫鬟、甚至马夫青挽和玄羁——都围了过来,脸上都带着“殷切”的笑容。
没别的事儿,就一件事:要人!
顾青松看着这阵仗,顿时觉得一个头两个大。王复生却在一旁看得乐不可支,翘着二郎腿,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样子。
孟回香先开口,语气倒是恭敬,但要求一点不含糊:“老爷,大厨房如今事务愈发繁忙,灶下还需添置些人手。恳请再拨十人,需手脚麻利的,专司剥葱、扒蒜、宰杀鲜鱼、看管火候等杂役,也好让庖胜等新来的御厨能专心掌勺。”
王复生大手一挥:“准了!”
荼蘼翁接着上前,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他死时年纪不大):“老爷,园中奇花异草日渐繁盛,老朽一人实难照料周全。请赐几人,专司浇水、施肥、剪枝、驱虫之事。”
王复生点头:“也准了!要几个?”
“五六人便可。”
“给你八个!把园子给我弄漂亮点!”
接着,几位掌管各楼事务的大丫鬟也纷纷上前,理由充分:“老爷,院落大了,洒扫整理需更多人手,恳请每位拨两个粗使丫鬟。”
王复生一律照准:“准准准!每人两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