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苏府前厅,厅内已坐满了人。苏老爷子与苏老夫人坐在上首,各房儿女按长幼次序分坐两侧,桌上摆着清粥小菜和各色点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抱歉各位,我来迟了。”苏浅浅一身浅灰色练功服,额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快步走进厅内,“今早起得晚了,直接去练了会功。”
苏老夫人慈爱地招手:“不晚不晚,快坐。练功是好事,强身健体。”
苏浅浅在柳氏身旁坐下,接过丫鬟递来的汗巾擦了擦额角。
苏老爷子关切地看着她:“浅浅身体如何了?这些日子看你气色好些了。”
“多谢祖父关心,三哥一直帮我调理着呢。”苏浅浅笑着看向对面的苏杭。
苏杭放下粥碗,恭敬回道:“爷爷放心,我在南疆那边积累了些经验,已经给妹妹换了药方,效果应该会比从前好些。”
坐在苏老爷子身旁的欧青云捋须点头:“杭儿那药方我看过了,配伍精妙,既温补又不燥热,很适合浅浅的体质。”
“一切就拜托欧神医了。”苏老爷子欣慰地道。
柳氏心疼地看着女儿:“调理归调理,你也别太劳累。听说你昨日又在书房忙到深夜?”
苏浅浅拍拍母亲的手:“娘放心,我有分寸的。”
她转头对苏杭道:“三哥,你这也成婚了,不适合再像从前那样四处游历。我在城东有间铺子,位置不错,正好适合开医馆。一会儿用过早饭,你和三嫂一起去看看?”
苏杭与身旁的董蔓婧对视一眼,笑着应下:“好,多谢妹妹费心。”
这时,坐在苏景身旁的曲婉婷怯生生地开口:“浅浅,我...我能和你一起早晨练功吗?看你身手矫健,我也想像你一样。”
苏浅浅有些意外,随即笑道:“当然可以啊二嫂。”
另一边的落明霞也温声道:“若是方便,我也可以加入吗?”
“欢迎之至!”苏浅浅开心地道,“人多才热闹。”
苏老夫人闻言连连点头:“对对对,你们这些年轻女娃娃们锻炼锻炼也好。想我年轻时天天下地干农活,身体倍儿棒。如今你们整天在屋里坐着,反倒容易生病。”
苏老爷子敲敲桌子:“好了,先吃饭吧。填饱肚子才能说下面的事。”
众人这才安静用饭,席间只闻碗筷轻碰之声。
早饭后,各人散去忙各自的事。苏杭牵着董蔓婧的手,按照苏浅浅给的地址寻到了那间铺子。
远远望去,一座二层楼阁式建筑矗立在街角,灰砖墙体古朴典雅,屋顶覆盖着灰色瓦片,飞檐翘角的设计富有灵动之美。正门上方悬挂着同仁堂的匾额,字体古朴大气。门两侧有石质门墩,雕刻精美,既具装饰性又显稳重。
建筑外墙上爬满了翠绿的藤蔓,与灰砖白墙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生机与古韵。木质门窗和栏杆做工精细,透出典雅气息。整座建筑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与周围的古巷、绿树融为一体,展现出一幅宁静而悠远的传统街景画面。
这...浅浅也太大方了吧?董蔓婧惊讶地捂住嘴,这二层楼的铺面,位置还这么好...
苏杭笑着揽住妻子的肩:妹妹出手,不是精品就是豪品。怎么样,夫人有兴趣和你的夫君一起经营这家同仁堂吗?
董蔓婧娇嗔地瞪他一眼:油嘴滑舌。
两人正要进门,店里跑出来一名小厮。那少年约莫十六七岁,头戴檀色苎麻盖头,身着秋香绿绝衫,下配靛青葛麻缬染裙,腰系檀色裙带,脚穿平头布鞋,打扮得干净利落。
请问是苏家三掌柜吗?少年恭敬行礼,小人姓郑,单名一个宁字。管事的说今日掌柜会来看铺子,让小人准备好一些常用的药材和用品。陈设都已安排妥当,您可看看可有什么需要改正的。
苏杭点点头,与董蔓婧一同走进店内。
药铺内部宽敞明亮,一排排药柜整齐排列,各种药材分门别类,标注清晰。柜台后方的墙上挂着医者仁心的匾额,一侧的架子上陈列着医书和制药工具。二楼设为诊室和休息区,布置得简洁舒适。
苏杭仔细检查了药材的成色,满意地点头:这些药材品质上乘,准备得很周到。
他转向郑宁:你可是懂些医理?
郑宁恭敬回道:小人的父亲早年开过药铺,教过小人一些医理药性。后来家道中落,父亲病逝,小人被管事的收养,一直在苏家的铺子里帮忙。
董蔓婧轻声对苏杭道:这孩子举止稳重,谈吐清晰,是个可造之材。
苏杭点头,对郑宁道:不错,以后你便负责抓药和管理伙计吧。我平日坐诊,若我不在,简单的病症你也可以先帮着看看。
郑宁眼中闪过惊喜,连忙躬身:多谢掌柜信任,小人定当尽心竭力。
三日后,同仁堂正式开业。苏杭听从苏浅浅的建议,打出前三日免费看诊的招牌。
开业当天,前来求诊的百姓排起了长队。苏杭医术精湛,把脉问诊时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病症所在。董蔓婧则在一旁协助,她虽不似苏杭精通医理,但心思细腻,对待病人耐心温和,深受好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