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 第7章 王锐新生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第7章 王锐新生

作者:素问0214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2:39:27

1937年9月1日,淞沪会战第十八天,黔军3营临时驻地。

天还没亮,王二狗趴在那张缺腿的木桌上,头几乎埋进了账册里,手指捏着半截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算盘被他拨得“噼里啪啦”响,声音在寂静的清晨里格外清晰。

桌上摊着的,是他熬夜整理的旧账——从原身陈石三月上任到八月倒台,五个月的军需记录被他按日期排开,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标注着红色的问号和补充说明。有的地方,他还用米汤粘了碎纸,把模糊的字迹补全,看得出来,这活儿他干得格外用心。

“不对……这里不对……”王二狗喃喃自语,手指指着“六月十二日”那一页,上面写着“采购糙米500斤,发放400斤,剩余100斤”,但在另一本“私账”(原身偷偷记的,被他从箱子夹层里找出来)上,却写着“六月十三日,卖糙米100斤给张家庄粮商”。他眼睛一亮,连忙翻到其他月份,手指在账册上快速滑动——六月二十日,剩余80斤糙米;七月五日,剩余120斤糙米;七月二十日,剩余100斤糙米……每一笔“剩余”,都能在私账上找到“卖给粮商”的记录,加起来正好300斤。

“找到了!终于找到了!”王二狗激动得差点碰倒马灯,他连忙扶住灯座,深吸了一口气,把这几页账册折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这是原身私吞粮食的铁证,也是他能证明自己的机会。自从陈砚把他从“王二狗”改成“王锐”的念头说出来,他就暗下决心,要做个配得上这个名字的人,不再是那个只会躲在后面记账的胆小文书。

他收拾好账册,揣着私账,快步走出帐篷。清晨的营地还很安静,只有炊事兵在灶台边忙活,烟囱里冒出的炊烟袅袅升起,混着淡淡的米香。赵铁柱带着几个士兵在武器堆旁擦拭步枪,看到他,笑着喊:“二狗兄弟,这么早去哪?是不是又给营长送账册啊?”

以前的王二狗听到“二狗”会觉得难堪,但现在,他只是笑了笑:“赵哥,俺找营长有事,关于之前缺的粮食,俺找到线索了!”

赵铁柱眼睛一瞪:“真的?那快去!营长肯定高兴!”

王二狗点点头,脚步更快了,朝着陈砚的帐篷走去。陈砚的帐篷很简单,只有一张草席、一个木箱,还有挂在帐篷杆上的旧军装,此刻,陈砚正在帐篷外练刺杀,手里拿着一根树枝,动作标准有力,晨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挺拔的身影。

“营、营长!”王二狗跑过来,喘着气,怀里的账册硌得他胸口发疼,但他顾不上这些,激动地把账册递过去,“俺、俺找到原营长私吞粮食的证据了!一共300斤,都卖给张家庄的粮商了!”

陈砚停下动作,接过账册,翻开折起来的几页。王二狗在旁边紧张地解释:“这是原营长的私账,俺从他的木箱夹层里找出来的,每一笔‘剩余’糙米,都对应着‘卖给粮商’,加起来正好300斤,跟俺之前算的差额对得上!”

陈砚一页页看下去,账册上的字迹虽然潦草,但“卖糙米”“得银元”的记录很清晰,甚至还写了粮商的名字“张老财”——正是上次借糙米的那个乡绅。他抬起头,看着王二狗通红的眼睛,还有额头上的汗,心里明白,这孩子肯定熬了一整夜。

“你熬了多久?”陈砚问,语气里带着一丝心疼。

王二狗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俺、俺昨天训练结束就来对账,到现在没合眼……俺想早点找到证据,让您知道,俺能管好军需,不辜负您的信任。”

陈砚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辛苦你了。这300斤糙米,是大家的血汗,虽然追不回来了,但你能找出来,证明你用心了——以后,你就叫‘王锐’吧,锐利的锐,希望你管军需像刀一样锐利,不糊涂、不徇私,能给弟兄们一个明白账。”

“王锐……”王二狗默念着这个名字,眼泪突然涌了上来,他连忙抹掉,用力点头,“俺叫王锐!谢谢营长!俺以后一定管好军需,一斤粮、一发弹都记清楚,绝不私吞一分!”

“不止记清楚。”陈砚把账册还给王锐,语气认真,“从今天起,你就是3营的军需官,负责全营的粮食、弹药、衣物,还要管采购、管发放,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也可以问赵铁柱——但记住,军需是弟兄们的命根子,不能出一点错。”

王锐愣住了,半天没反应过来——军需官,这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职位,原身在的时候,他连记账都要看脸色,现在陈砚居然让他当军需官,管全营的军需!

“营、营长,俺……俺能行吗?”王锐声音有点发颤,既激动又不安。

“你能行。”陈砚肯定地说,“你细心,账算得清楚,还能找出原身的私账,这就比很多人强。再说,我会帮你,弟兄们也会支持你——不信你问他们。”

这时,赵铁柱和几个士兵走了过来,听到陈砚的话,赵铁柱率先鼓掌:“恭喜王锐兄弟!以后你当军需官,俺们放心!要是有人敢为难你,俺第一个不答应!”

“是啊王锐兄弟,你办事认真,俺们信你!”

“以后有粮有弹,就靠你了!”

士兵们的声音此起彼伏,眼神里满是真诚——昨天王锐帮着分糙米、做沙袋,大家都看在眼里,知道他是个踏实人,让他当军需官,没人反对。

王锐看着周围的士兵,又看着陈砚信任的眼神,心里的不安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从未有过的底气。他挺直腰板,对着陈砚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营长,俺一定当好军需官!全营的军需,俺管得明明白白,让弟兄们有粮吃、有弹用,能安心杀鬼子!”

陈砚笑着点头,把自己的算盘递给王锐:“这个给你,算账方便。以后你就住在军需帐篷,有什么事随时找我。对了,你刚才说原身把粮食卖给了张老财,正好今天要去张家庄买稻草编草鞋,你跟我一起去,问问他能不能把粮食还回来——就算不能全还,能还一部分也好。”

“俺这就准备!”王锐接过算盘,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转身就往军需帐篷跑,脚步轻快得像换了个人——以前的王二狗总是低着头,走路畏畏缩缩,现在的王锐,腰杆挺直,眼神明亮,连脚步都带着风。

陈砚看着他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王锐的蜕变,不仅是多了个可靠的军需官,更是3营凝聚力提升的信号。以前的3营,是一盘散沙,人人自危;现在,有人愿意为了集体用心做事,有人愿意信任彼此,这才是能打硬仗的样子。

上午时分,陈砚和王锐带着两个士兵,推着一辆小车,往张家庄走去。小车里装着几块银元,是用来买稻草的,也准备用来跟张老财谈归还糙米的事。王锐坐在小车旁边,手里拿着账册,一路上都在跟陈砚说自己的打算:“营长,俺想以后每次采购、发放都记两本账,一本公开给弟兄们看,一本自己留着核对,这样就不会出错了;还有,俺想给每个连设个军需员,让他们帮着统计需求,这样发放的时候更方便……”

陈砚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你的想法很好,就按你说的办。军需管理要细,还要公开,这样弟兄们才会信任你,信任咱们3营。”

到了张家庄,张老财听说他们是来买稻草,还提归还糙米的事,起初有点犹豫,说“原身是自愿卖的,不能算”。王锐连忙拿出原身的私账,指着上面的记录:“张老爷,这是原营长私吞的军饷粮,不是他自己的,俺们3营弟兄之前饿肚子,就是因为这300斤糙米被卖了——您要是能还回来,俺们以后采购粮食,还找您,绝不亏待您。”

张老财看着账册,又看了看陈砚坚定的眼神,知道不还不行——现在是战时,要是被传“私买军粮”,他担不起这个罪名。最后,他叹了口气:“罢了罢了,300斤糙米,我还200斤,剩下的100斤,就算我赔给你们的损失,以后你们买粮,我给你们算便宜点。”

王锐高兴得跳了起来:“谢谢张老爷!俺们以后肯定跟您多合作!”

陈砚也笑着说:“多谢张老爷通情达理,以后3营的粮食采购,就拜托您了。”

买好稻草,装好200斤糙米,小车沉甸甸的。往回走的时候,王锐推着小车,脚步轻快,嘴里还哼着贵州的山歌——以前他从不敢在人前唱歌,现在却觉得心里敞亮,想把高兴唱出来。

陈砚走在旁边,看着他的样子,心里也跟着高兴。他知道,王锐的“新生”,只是3营改变的开始。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新生”——赵铁柱的勇猛、李老栓的经验、小兵的热情,这些都会变成3营的力量,让这支草鞋营,在即将到来的淞沪血战中,闯出一条活路。

回到营地时,士兵们都围了过来,看到小车里的糙米和稻草,欢呼起来。李老栓拍着王锐的肩膀:“王锐兄弟,好样的!居然能让张老财还回糙米,以后你这个军需官,俺服!”

王锐笑着说:“都是营长的功劳,俺只是帮着说几句话。以后俺会管好军需,让大家有粮吃、有草鞋穿,一起杀鬼子!”

夕阳西下,营地的炊烟又升了起来,这次的炊烟里,不仅有米香,还有一股希望的味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