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 第44章 分粮暖心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第44章 分粮暖心

作者:素问0214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2:39:27

1937年9月20日清晨,炊事棚的粥香像带了钩子,早早勾着士兵们的馋虫。两口大铁锅支在土灶上,翻滚的糙米粥冒着白汽,米粒在锅里煮得开花,偶尔飘出的干菜香味,让排队的士兵们忍不住咽口水。王锐站在灶台旁,手里拿着个木勺,正盯着炊事兵给每个陶碗盛粥:“都匀着点,伤员的碗里多搁半勺米,普通弟兄也别少了,咱们现在有粮,不委屈谁。”

炊事兵老张嘿嘿笑着应:“王军需官放心,俺心里有数!伤员流血又流汗,肯定得多补补,普通弟兄也管够,保证喝得暖乎。”他手里的勺稳得很,给伤员的碗里确实多盛了些稠粥,碗沿都堆出了小尖。

赵铁柱带着十几个士兵排在队尾,光着的膀子上还沾着早上擦枪的机油,却没像往常那样咋咋呼呼,只是看着前面的队伍,偶尔帮旁边的小兵正正腰带。昨天运粮回来,他就跟弟兄们说:“这次的粮是王军需官和弟兄们冒风险运回来的,得懂规矩,别抢,别闹,让伤员先领。”此刻见队伍排得整整齐齐,没人插队,他眼里露出几分满意。

“赵哥,俺能多要个糙米饼不?俺想省着,等晚上站岗的时候吃。”排在赵铁柱前面的小兵叫二柱子,才十五岁,是上个月从贵州来的壮丁,脸上还带着稚气,手里攥着个破陶碗,眼神怯生生的。

赵铁柱拍了拍他的肩膀:“别省,炊事棚今天蒸了够数的饼,管够!你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得多吃点,不然晚上站岗该饿肚子了。”说着就朝灶台喊,“老张,给这娃多拿个饼!”

老张探出头,笑着扔过来个热乎乎的糙米饼:“拿着!不够再要!”二柱子连忙接住,饼烫得他直换手,却笑得眼睛都眯了——这是他来3营后,第一次能敞开吃饼,之前要么是掺着野菜的稀粥,要么是啃生红薯,哪尝过这么实在的糙米饼。

陈砚刚从前沿查岗回来,军装上沾着些露水,腰间的“平安”子弹袋随着步伐轻轻晃。他没直接去灶台,而是绕到医疗棚那边——林晚正端着个木托盘,上面放着三碗稠粥,准备给重伤员送过去。见陈砚过来,她停下脚步:“刚查完岗?快去领粥吧,今天的粥煮得稠,还热乎着。”

“先看伤员。”陈砚跟着林晚走进医疗棚,三个重伤员躺在稻草铺上,其中一个断了腿的士兵叫马三,正盯着棚顶发呆,听到动静才缓缓转头。陈砚把粥递到他手里:“快趁热喝,补补身子,好早点归队。”

马三接过粥,眼眶突然红了:“营长……俺以为俺这辈子都站不起来了,还能归队吗?”

“能!”陈砚坐在他身边,声音坚定,“林护士说你恢复得好,再过半个月就能拄着拐杖走,等伤全好了,照样能跟弟兄们一起杀鬼子。”

林晚在旁边帮另一个伤员吹粥,补充道:“你别担心,每天喝两碗稠粥,再敷上草药,恢复得快。昨天王军需官运回来不少粮,以后顿顿都有粥喝,营养跟得上,好得更快。”

马三用力点头,捧着粥小口喝起来,滚烫的粥滑进喉咙,却没觉得烫,只觉得心里暖烘烘的,之前的绝望像被粥香冲散了,眼里重新有了光。

从医疗棚出来,陈砚才去灶台领粥。王锐见他过来,连忙想多盛点,却被陈砚拦住:“跟弟兄们一样就行,别搞特殊。”他接过碗,又拿了个糙米饼,找了个空战壕蹲下,刚咬了口饼,就看到吴老栓端着粥走过来,手里还拿着个布包。

“营长,您吃这个。”吴老栓把布包递过来,里面是半块晒干的红薯,“俺昨天从炊事棚要的,晒干了耐放,您查岗累,饿了能垫垫。”

陈砚愣了一下,接过红薯:“你自己不留着?”

“俺有粥有饼,够吃了。”吴老栓蹲在他旁边,喝了口粥,脸上带着满足,“俺以前抽鸦片,身子虚,现在天天喝粥,又跟着弟兄们练刺杀,身子好多了,昨天跟赵铁柱练刀,还赢了他一次呢!”

陈砚笑了:“好样的!戒了鸦片,好好打仗,等打赢了,回贵州给你找个正经营生。”

“俺想回家种玉米。”吴老栓眼里闪着光,“俺家有二亩地,要是能活着回去,就种满玉米,让俺娘天天都能喝玉米粥。”

两人边吃边聊,远处传来士兵们的笑声,有的在比谁的饼大,有的在说昨天运粮的事,还有的在讨论下次怎么打鬼子,之前的沉闷一扫而空,整个营地都透着股活气。

突然,王锐的声音传来:“李老栓!你怎么回事?怎么多拿了一碗粥?”

陈砚和吴老栓连忙站起来,只见李老栓手里端着两碗粥,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俺……俺想给俺老乡带一碗,他昨天帮着运粮,累得晚上没睡好,今早排队排到后面,粥快没了……”

王锐皱着眉:“排队就得按规矩来,哪能多拿?后面还有弟兄没领呢!”

李老栓急得快哭了:“俺老乡他……他昨天扛粮袋的时候闪了腰,现在还疼着呢,没力气排队……”

陈砚走过去,拍了拍王锐的肩膀:“算了,让他带吧。”他看着李老栓,“下次要是弟兄们有困难,直接跟我说,别偷偷多拿,咱们的粮够,但规矩也得守,知道吗?”

李老栓连忙点头:“俺知道了!谢谢营长!俺下次再也不偷偷拿了!”说着端着粥,小心翼翼地往后跑,去找他的老乡。

王锐看着李老栓的背影,有些不好意思:“营长,俺是不是太较真了?”

“不较真不行,规矩得立住。”陈砚语气放缓,“但也得讲人情,弟兄们都是贵州来的,互相帮衬是应该的。下次分粮,你统计一下,家里有困难的、受伤的、出力多的,都可以多给点,但得让大家都知道,不是偷偷摸摸的,这样才公平。”

王锐恍然大悟:“俺懂了!下次俺提前统计,把该多给的名单列出来,让弟兄们都看着,既讲规矩,又讲人情。”

太阳渐渐升高,粥也分得差不多了。陈砚站在土坡上,看着弟兄们或蹲或坐,都在开开心心地吃粥吃饼,有的还在互相分享咸菜,之前因为缺粮的蔫气彻底没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劲,连眼神都亮了不少。赵铁柱正带着几个士兵在擦机枪,嘴里哼着贵州山歌,调子虽然苍凉,却透着股不服输的劲;周明轩抱着收音机,一边听一边记,偶尔还跟旁边的通讯兵说几句,脸上带着专注;林晚在医疗棚门口给小兵们讲卫生知识,手里拿着根野草,比划着怎么辨认有毒的植物。

“营长,您看!”王锐突然指着远处,陈砚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几个士兵正帮着炊事兵收拾灶台,还有的在加固战壕,之前需要催着干活,现在不用招呼,都主动找活干,整个营地像一台上了油的机器,顺畅地运转起来。

陈砚心里一阵滚烫——之前接手这个营的时候,士兵们穿破草鞋、啃生红薯,有的抽鸦片,有的想逃跑,像一盘散沙。现在,有了粮,有了药,更有了盼头,弟兄们终于像一家人了,这才是能打胜仗的样子。他摸了摸腰间的“平安”子弹袋,又看了看土坡下的弟兄们,心里默念:“弟兄们,放心吧,只要我陈砚还在,就绝不会让你们饿肚子,绝不会让你们白白牺牲。咱们不仅要守住这蕴藻浜,还要活着回去,看贵州的山,喝家乡的水。”

远处的日军阵地传来零星的炮声,像是在提醒他们,战斗还没结束。但此刻,没人再像之前那样紧张,反而都抬起头,眼里带着战意。赵铁柱把机枪架起来,对着日军的方向比划了一下,嘴里喊着:“狗日的鬼子,再来俺们还打!有粮有枪,怕你们不成!”

士兵们跟着起哄,喊声在阵地上回荡,盖过了远处的炮声,带着股不服输的血性。陈砚看着这一幕,嘴角忍不住上扬——分出去的是粮,凝聚的是心。这一碗碗糙米粥,不仅填了肚子,更暖了人心,让这支曾经涣散的队伍,真正拧成了一股绳,成了能守住阵地、能打胜仗的铁血黔军。

他转身对王锐说:“下午让炊事兵把剩下的粮好好归置,按每天的用量分开装,省着点用。另外,统计一下弟兄们的家乡,看看有没有能联系上的,下次运粮的时候,试着给家里寄点,让父老乡亲放心。”

“俺这就去办!”王锐应着,脚步轻快地跑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