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 第4章 烟枪风波

铁血黔军:从抗战到解放 第4章 烟枪风波

作者:素问0214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6 12:39:27

1937年8月29日,淞沪会战第十五天,黔军3营临时驻地。

清晨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尽,营地就已经热闹起来。赵铁柱带着二十多个会修械的士兵围在武器堆旁,叮当的敲击声此起彼伏——他们正用捡来的砂纸打磨汉阳造上的锈迹,有的士兵甚至找来猪油,小心翼翼地涂在枪栓上,试图让卡顿的枪机变得顺滑些。不远处的灶台边,两个炊事兵正往大铁锅里倒糙米,白色的蒸汽混着米香飘散开,让空了好几天肚子的士兵们忍不住频频回头。

陈砚踩着露水走在营地间的小道上,鞋底沾着黄泥,却比前两天轻快了不少——王锐昨晚熬夜整理完了军需账,786名士兵的名单、56支能修复的步枪、300斤借来的糙米,每一项都记得清清楚楚,甚至标注了哪些士兵没草鞋、哪些人有旧伤。这份细致,让他对这个刚改名“王锐”的文书多了几分信任。

“营长!您看俺们修的枪!”赵铁柱老远就挥着手喊,手里举着一支汉阳造,枪身的锈迹被磨掉不少,露出了底下的铁色,“俺试过了,能拉栓,再装上火药就能打响!”

陈砚走过去,接过步枪掂了掂,枪身还带着砂纸打磨后的粗糙感,枪栓拉动时虽然还有点滞涩,但比前两天那支卡得死死的强了太多。他对着阳光看了看枪管,里面的污垢被清理得差不多了,至少不会卡弹。

“好手艺。”陈砚把枪递回去,目光扫过周围的士兵,“争取今天再修好二十支,咱们多一支能打的枪,到了前线就多一分底气。”

“要得!”士兵们齐声应着,手里的活计又快了几分。陈砚看着这股劲头,心里刚松了口气,就闻到一股熟悉的、刺鼻的气味——是鸦片燃烧后的烟味。

这味道他太熟悉了,穿越前查黔军史料时,无数次看到“双枪兵”的记载——一支汉阳造,一支鸦片烟枪,是不少黔军士兵的标配。昨天烧了原身藏的鸦片,他以为能震慑住士兵,没想到才过一天,就有人敢偷偷抽。

烟味是从营地西侧的帐篷后面飘来的,那里靠着一片矮树林,平时少有人去。陈砚放轻脚步走过去,还没靠近,就听到压低的说话声,带着浓重的贵州平坝口音。

“他娘的,昨天烧鸦片那事,俺看就是装样子!等过两天,还不是该抽抽、该克扣克扣?”

“别瞎说!昨天营长还借糙米给咱们吃,比以前的陈石强多了……”

“强啥强?没鸦片抽,俺浑身没力气,到了前线还不是送死?”

陈砚拨开挡路的树枝,眼前的景象让他皱起了眉——四个士兵围坐在一棵老槐树下,中间摆着一个黑陶烟枪,烟锅里正燃着黑色的鸦片,烟雾袅袅。坐在最中间的,是个身材魁梧的汉子,皮肤黝黑,肩膀宽阔,正是昨天主动帮着修枪的赵铁柱。

赵铁柱手里正捏着烟枪,准备往嘴里送,眼角余光瞥见陈砚,动作猛地僵住,烟枪“啪嗒”一声掉在地上,火星溅到他的草鞋上,烫得他慌忙抬脚。

“营、营长!俺……俺没抽!俺就是看看!”赵铁柱慌忙站起来,手忙脚乱地想把地上的烟枪藏起来,脸涨得通红——他是个直爽汉子,平时敢作敢当,可此刻被抓了现行,还是有点发怵。

其他三个士兵更是吓得脸色发白,缩着脖子想往后躲,却被身后的树干挡住,进退两难。其中一个瘦高个士兵,正是前两天把烟枪交给陈砚的那个十六岁小兵,此刻头埋得快低到胸口,手指紧紧攥着衣角。

陈砚没说话,弯腰捡起地上的烟枪。烟锅还热着,残留的鸦片渣黏在里面,散发出刺鼻的气味。他捏着烟杆,看着赵铁柱,这个昨天还干劲十足修枪的苗家汉子,此刻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眼神躲闪着,不敢与他对视。

“这烟枪是谁的?”陈砚的声音很平静,没有发火,却让在场的士兵们更紧张了。

赵铁柱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说:“是、是俺的。俺从贵州老家带来的,抽了五年了,不抽浑身难受……”

“抽了五年,身体还这么结实?”陈砚看着他魁梧的身材,话里带着点调侃,却没恶意,“我听说苗家汉子能爬山、能打猎,你这身子骨,要是不抽鸦片,说不定能杀十个鬼子。”

赵铁柱愣了愣,没想到陈砚没骂他,反而说起了鬼子。他挠了挠头,语气缓和了些:“营长,俺也想杀鬼子,可……可没鸦片,俺夜里睡不着,白天没力气,咋杀鬼子?”

“没鸦片就没力气?”陈砚蹲下身,把烟枪放在地上,目光扫过另外三个士兵,“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那个十六岁的小兵最先摇头,声音细弱却坚定:“俺不想抽了!营长说打赢鬼子给俺找营生,俺想好好当兵,以后回贵州当学徒!”

另外两个士兵也犹豫着点头:“俺们……俺们就是好奇,想试试,不是非要抽……”

赵铁柱看着身边人的态度,脸更红了,却还是嘴硬:“俺跟他们不一样!俺抽了五年,戒不掉了!再说,俺抽鸦片碍着谁了?又没拿营里的粮饷换!”

“是没拿营里的粮饷,可你拿了自己的命。”陈砚看着他的眼睛,语气认真起来,“你今年多大?二十五?还是二十六?这么好的年纪,要是抽坏了身子,怎么打鬼子?怎么回贵州见你老娘?”

提到“老娘”,赵铁柱的眼神明显晃了一下——他是被抓壮丁来的,走的时候老娘哭着塞给他这支烟枪,说“抽这个能少受点罪”,可他心里清楚,老娘更盼着他能活着回去。

陈砚看在眼里,知道这话戳中了他的软肋,继续说道:“我不罚你,也不没收你的烟枪——现在收了,你夜里更难受,反而没心思修枪。但我跟你约法三章:第一,在营地里不许抽,想抽了就跟我去后山,找个没人的地方;第二,修枪、训练的时候不能抽,耽误了正事,我饶不了你;第三,等打赢了鬼子,我给你找个正经营生——贵州老家的铁匠铺、猎户队,你想做啥,我帮你找。”

赵铁柱愣住了,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他以为至少会被骂一顿,甚至被关禁闭,可陈砚不仅没罚他,还给他许了未来的出路。他看着陈砚的眼睛,那里面没有嘲讽,没有敷衍,只有一种让人踏实的认真。

“营、营长,您……您说的是真的?”赵铁柱的声音有点发颤,双手紧紧攥着拳头,“打赢鬼子,真能给俺找营生?”

“我陈砚说话,从不打诳语。”陈砚捡起地上的烟枪,递给赵铁柱,“烟枪你先拿着,但记住,这东西只能帮你暂时缓解,不能帮你杀鬼子,更不能帮你回家。想回家,想让老娘安心,就得好好活着,好好打鬼子。”

赵铁柱接过烟枪,手指碰到冰凉的烟锅,突然红了眼眶。他吸了吸鼻子,猛地挺直腰板,对着陈砚敬了个不标准的军礼:“营长!俺听您的!营地里俺绝不抽!修枪、训练俺也不抽!要是俺没做到,您随便处置!”

“好!”陈砚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轻不重,“我信你。现在回去继续修枪,争取今天多修几支,咱们早点把枪备好,才能跟鬼子硬碰硬。”

赵铁柱用力点头,攥着烟枪转身就往武器堆跑,脚步比来时快了不少,连草鞋上的泥都顾不上擦。那三个士兵也松了口气,跟着赵铁柱跑了,只有那个十六岁的小兵留了下来,怯生生地看着陈砚。

“还有事?”陈砚问。

“营、营长,俺的烟枪……”小兵挠了挠头,“昨天俺交上去了,俺以后再也不碰了,俺想跟赵铁柱学修枪,以后也能帮着杀鬼子。”

陈砚看着他眼里的光,心里暖了暖:“好啊,你去找赵铁柱,就说是我让你去的,让他好好教你。”

小兵欢呼一声,蹦蹦跳跳地跑了。陈砚站在老槐树下,看着营地里忙碌的身影,手里还残留着烟枪的触感。他知道,收服赵铁柱只是第一步——黔军里抽鸦片的士兵还有不少,硬禁只会激化矛盾,得像这样,用希望一点点拉他们回来。

“营长!”王锐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拿着一个布包,跑得气喘吁吁,“俺、俺把营里的粮分好了,按您说的,先给伤员和没草鞋的弟兄多分半斤,您看看对不对?”

陈砚接过布包,里面是写着士兵名字的纸条,每个名字后面都标着“糙米2斤”或“糙米2斤半”,字迹工整。他翻到最后一页,看到王锐自己的名字后面写着“糙米1斤半”,比普通士兵还少半斤。

“你怎么只给自己分1斤半?”陈砚问。

王锐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俺是军需官,得带头省着点,多留点粮给弟兄们……再说,俺昨天吃了营长您给的红薯,不饿。”

陈砚把布包递回去,指着“1斤半”改成“2斤”:“不行,你跟大家一样分,军需官也要吃饱饭,才能管好账。以后不准自己少分,要是让我发现,我撤你的职。”

王锐愣了愣,看着改过来的数字,眼眶突然红了——从小到大,没人这么为他着想过,就连原身,也只把他当记账的工具。他用力点头:“俺听营长的!以后俺跟大家一样分!”

陈砚看着他激动的样子,心里有了个更清晰的计划:先让士兵们吃饱饭、修好枪,再慢慢帮他们戒鸦片,等士气提上来,就算师部再刁难,这支黔军也能拧成一股绳。

他转身走向武器堆,赵铁柱正带着士兵们打磨步枪,那个十六岁的小兵蹲在旁边,认真地学着用砂纸磨铁锈,脸上满是专注。看到这一幕,陈砚的脚步更坚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