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墟内,时光仿佛失去了意义。
李默盘坐于虚无,心神完全沉浸在对自身道路的推演与构建之中。
以自身神域为基,以先天混沌之气为引,强行开辟一条连接灵界的私人通道——这个构想堪称疯狂,其难度远超寻常意义上的飞升。
这不仅仅是对法力的考验,更是对道心、对法则理解深度、对自身掌控力的终极挑战。
最初的尝试,举步维艰。
李默尝试将神识与那缕珍贵的【先天混沌之气】融合,以其为“凿子”,去触碰、去感知那存在于下界与灵界之间、无形却无比坚固的世界壁垒。
然而,世界壁垒的浩瀚与复杂,远超他的想象。
那并非一面墙,而是由无数层叠、扭曲、蕴含着不同属性法则力量的空间维度构成,混乱且危险。
他的神识携带着混沌之气,甫一接触,便如同小舟闯入狂暴的海洋,瞬间被无数混乱的法则乱流冲击,险些迷失方向,连那缕先天混沌之气都差点被同化、湮灭。
他立刻收回神识,脸色微微发白。
仅仅是一次感知,就让他心神损耗不小。
“不行,太过莽撞。若无精准的坐标和对空间结构的深层理解,强行冲击,无异于自取灭亡。”李默冷静地分析着失败的原因。
他想到了那枚【逆灵符】。
将其取出,神识沉入其中。
这枚符箓虽是一次性消耗品,但其内部蕴含的关于稳定空间通道、规避界面排斥的符文结构,却给了他极大的启发。
尤其是其中一种名为“锚定灵引”的微型阵法,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微弱地感应并锁定灵界的大致方位。
“以此为引,确定方向。再以混沌演化空间,模拟通道结构……”
李默改变了策略。
他不再试图直接用力量去“凿穿”壁垒,而是开始以“万象归墟域”为核心,结合从逆灵符中领悟的符文知识,以及自身对虚空晶核的感悟,在神域内部,开始小心翼翼地构建一个微型的、模拟两界通道结构的“模型”。
这个过程极其繁复且耗费心神。
他需要将自身对混沌、空间、乃至寂灭、生命、星辰等多种法则的理解,完美地融入到这个微型通道模型的构建中,使其既要具备穿透壁垒的“锋锐”,又要拥有在混乱虚空中维持稳定的“韧性”,还要能调和不同界面法则排斥带来的“冲突”。
混沌墟内,李默的身前,一个由无数细微符文和混沌气流构成的、长约尺许、不断明灭闪烁的透明管道虚影缓缓成型。
它极其不稳定,内部能量流时而被混沌同化,时而又因法则冲突而险些崩溃。
李默紧守心神,如同最高明的工匠,不断调整着各种法则之力的配比与运转方式。
他引入了太阳精金的一丝至阳之力,作为通道的“动力源”之一;又调和太阴魄玉的至阴之气,用以平衡稳定;更将虚空晶核的空间特性融入管道壁障,增强其稳固性。
不知失败了多少次,重构了多少回。
李默的心神在极限消耗与恢复中循环,但他的眼神却越来越亮。
因为他能感觉到,随着不断的失败与调整,他对各种法则的融合运用越发纯熟,那微型通道模型也变得越来越稳定,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
同时,他也将虫巢的庞大运算能力发挥到极致,辅助推演着无数种可能的结构组合,大大缩短了试错的时间。
某一刻,当李默再次将一丝寂灭之意融入通道模型,并非用于破坏,而是用于“终结”那些内部滋生的、不稳定的法则冲突时,整个尺许长的微型通道猛地一震,随即彻底稳定下来!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混沌的灰色,内部却仿佛有星河流转,日月交替,生机与寂灭达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
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散发着一种稳固、深邃、仿佛能连通未知远方的气息。
微型通道模型,成了!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模型成功,不代表真正的通道就能建立。
将模型等比例放大,并以其为蓝图,消耗自身力量在真实的世界壁垒中开辟通道,才是真正的考验。
李默没有丝毫犹豫。
他深吸一口气,将自身状态调整至巅峰。
随即,他引导着那缕【先天混沌之气】,缓缓注入到成型的微型通道模型之中。
得到先天混沌之气的融入,那微型通道模型瞬间光芒大放,体积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
与此同时,李默全力催动“万象归墟域”,将自身化神期的磅礴法力,如同决堤江河般,疯狂涌入那不断扩大的通道虚影之中!
“嗡——!!!”
混沌墟内,响起了开天辟地般的轰鸣!
一个直径过丈、内部混沌气流汹涌、无数法则符文生灭不定的通道入口,以李默为中心,缓缓成型!
通道的另一头,不再是混沌墟的景象,而是一片光怪陆离、充斥着混乱空间之力的无尽虚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