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风眼外围,等待如同钝刀割肉,煎熬着绝大多数修士的神经。
那垂天接地的灰白风暴漩涡,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毁灭性的罡风意蕴,即便是金丹修士,长时间处于这种环境下,也需要耗费大量心神法力抵抗,不少人脸上已显露出疲惫与焦躁。
李默盘踞在偏僻的浮空巨岩上,与周遭的躁动形成鲜明对比。
他仿佛一块被风暴打磨了万古的礁石,气息沉寂,与呼啸的罡风、紊乱的空间波动隐隐达成了一种诡异的和谐。
体内,源自青鸾残羽的风遁天赋,如同被母亲呼唤的游子,对那风暴核心传递出的、精纯而原始的风之法则,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渴望。
他并非在枯等。
大部分心神沉入体内,引导着新得的【势力气运符】的残余效力,缓缓淬炼着那颗暗金色的妖丹,同时反复揣摩【惊蛰十二变】中关于“模拟”与“蜕变”的奥义,尤其是如何更好地利用即将可能获得的风系本源。
时间在风啸声中流逝。
数日后,那仿佛永恒旋转的灰白风暴漩涡,终于出现了一丝肉眼可见的变化!
漩涡边缘垂落的罡风气流,速度明显减缓,颜色也从令人心悸的灰白,逐渐转向一种略显透明的淡青色!
同时,那股无处不在、撕裂神魂的毁灭意蕴,也随之减弱了数分!
“罡风减弱了!”
“窗口期到了!快冲!”
“机缘就在眼前,各凭本事!”
原本死寂等待的区域,瞬间沸腾!
数十道遁光如同被惊起的蝗群,爆发出各色灵光,争先恐后地朝着那淡青色的、相对“温和”的风暴边缘冲去!
生怕慢了一步,里面的宝物就被他人捷足先登。
星宫的银白飞舟化作一道流星光矢,逆星盟的漆黑骨舟则如同幽灵船般悄无声息地滑入,几位妖气冲天的金丹大妖发出兴奋的咆哮,直接显化部分本体,硬顶着减弱后的罡风往里硬闯。
更有一些自持实力或身怀异宝的独行客,各展神通,化作道道惊鸿。
场面一时混乱无比,为了抢占先机,甚至有几道遁光在边缘区域就发生了小规模的碰撞,法术光芒一闪而逝,伴随着几声怒骂与闷哼。
李默依旧没有动。
他冰冷的复眼冷静地注视着那些冲在最前面的身影。
只见他们闯入淡青色风暴区域的瞬间,身形无不微微一滞,显然即便罡风减弱,其内部的环境也绝非坦途。
速度立刻慢了下来,如同陷入无形的泥沼,需要小心翼翼地规避着依旧存在的风刃乱流和空间褶皱。
“一群蠢货。”不远处,一位同样没有急于动身、身着八卦道袍、手持罗盘的金丹中期老者嗤笑一声,“寂灭风眼岂是蛮力可闯?其内风煞蚀骨,幻境丛生,更有无形风隙能切割万物,不辨路径,冲得越快,死得越早!”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附近几位按捺不住的修士耳中,让他们的冲动稍稍冷却。
李默瞥了那老者一眼,认出是来自某个以阵法闻名的中立宗门“天机阁”的长老。
此人倒是清醒。
又等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当最先闯入的那批修士身影已然被淡青色风暴吞没大半,外围的骚动稍平,李默终于动了。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急吼吼地直线冲刺,而是背后鞘翅微不可查地一颤,身形仿佛融入了周围流动的气流,化作一缕若有若无的青色烟岚,以一种看似缓慢、实则极富韵律和效率的轨迹,飘向了风暴边缘。
【风遁·融风】!
这是他结合青鸾风遁与对寂灭风眼外围罡风的感悟,临时创出的一种小技巧。
并非强行对抗罡风,而是借助其流动之势,如同顺水行舟,不仅速度奇快,而且消耗极小,动静几乎微不可闻。
这一手,立刻引起了少数几个尚未进入、仍在观察的强者的注意。
那天机阁老者眼中精光一闪,抚须点头:“好精妙的风遁术!此妖对风之法则的领悟,非同小可。”
另一位怀抱长剑、气质孤冷的黑衣剑修,也微微侧目,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
李默无视这些目光,身形轻盈地没入淡青色的风暴屏障。
甫一进入,感官瞬间被颠覆。
外界震耳欲聋的风啸在这里变得低沉而宏大,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叹息。
眼前不再是简单的海天景象,而是一片由无数淡青色风旋、扭曲的光影、以及破碎空间碎片构成的、不断变幻的混沌世界。
无处不在的风煞之力如同冰冷的细针,无孔不入地试图钻入毛孔,侵蚀肉身与法力。
更有一股混乱的意志在冲击心神,引动心魔,制造出各种光怪陆离的幻象。
寻常金丹初期在此,恐怕立刻就要手忙脚乱,需全力运转功法抵御。
然而,李默却感觉……如鱼得水!
那足以蚀骨**的风煞之力,在触及他覆盖着龙鳞与青鸾风纹的甲壳时,竟被那流转的青金光华自然化解、吸收,反而化作一丝丝精纯的风属性能量,滋养着他的风遁天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