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诡梦收纳册 > 第3章 捕鸟网

诡梦收纳册 第3章 捕鸟网

作者:黎小卿 分类:恐怖 更新时间:2025-11-17 16:13:01

房间里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我站在原地,目光锁定在那行墨绿色的字迹上。

“美味往往是最毒的饵。”——这行字仿佛有生命般,在纸面上微微扭曲。

我伸出指尖,极轻地触碰那些字迹。一股微弱的、却无比熟悉的能量波动顺着指尖传回,让我手臂上的汗毛竖起。

这是我自己的血脉波动,被精确地复制模仿了。就像有人录下了我的声音,又用它来对我说话。

冷静,林宴。我深呼吸,强迫自己进入分析状态。首先,排查入侵痕迹。

公寓门锁完好,窗户从内反锁,阳台没有脚印。

我住在四楼,普通人难以悄无声息地进入。检查了所有可能的入口后,我的目光落在空调通风口上。栅栏螺丝有极其细微的刮痕,最近被拧开过。

通风管道足够一个瘦小的人爬行。但问题是,大学城附近的公寓楼通风系统是相互联通的,理论上可以从任何单元进入任何房间。

我取出紫外线灯——奶奶给的“工具”之一,照向房间各处。

在书桌边缘、笔记本封面和通风口栅栏上,发现了几处极微弱的荧光残留,不是指纹,更像是某种分泌物痕迹。

采集样本封存好后,我坐回桌前,开始理性分析可能性:

1. 另一个宿主?奶奶暗示过不止我一个。如果是同类,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警告?是善意提醒还是领地威胁?

2. “猎人”?奶奶警告过的存在。但如果是对立者,为什么不直接行动,而是留下这样模糊的信息?

3. 最令人不安的可能性:来自家族内部的监视。奶奶派来的人?为什么?

体内的充盈感仍在,但那行字像一根冰刺,扎破了短暂的满足。嗡鸣声没有响起,但一种新的紧张感在血脉中流动,那是被窥视的警觉。

周一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笑容灿烂地和每个人打招呼。

但今天,我的每一个感官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像一张无形的网撒向四周,捕捉任何异常的能量波动。

张晓雨凑过来:“周末和陈浩学长进展如何?”她挤眉弄眼,“有人看到你们一起去图书馆了。”

我故意让脸颊泛起恰到好处的红晕:“别瞎说,就是帮学长看看简历而已。”内心却冰冷地记下一笔——有人注意到了我们的会面。是偶然还是有意?

课上,我假装认真记笔记,实则在一页纸的角落用只有自己能懂的符号记录观察结果:

· 左后方穿黑色连帽衫的男生,能量场异常平稳,平稳得不自然——疑似情绪控制能力者?标记为b1。

· 窗边的女生不断看向我这里,目光相遇三次——偶然还是监视?标记为G3。

· 教授今天语调中有难以察觉的焦虑波动——个人问题,无关。

下课铃响,我故意放慢收拾速度,观察每个人离开的顺序和方向。没有明显异常。

接下来一整天,我进行了系统的“环境扫描”。

走在校园里,我允许自己的感知微微向外延伸,像声纳一样探测周围的能量场。大部分学生散发着混杂但浅层的情绪波动,像一片喧嚣的海洋。

但没有再发现类似陈浩那样“优质”的能量源,也没有探测到类似我的血脉波动。

直到下午路过旧校舍。

旧校舍是校园最西边的一栋老建筑,据说即将拆除重建,平时很少有人去。我本不会路过那里,但故意绕道想看看奶奶所说的“西边的林子”指的是否是这片区域。

就在靠近旧校舍时,我体内的虫群突然有了反应——不是饥饿的嗡鸣,而是一种警觉般的低频震动,仿佛在发出警告。

同时,我感知到一个异常的能量源:冰冷、压抑、几乎完全收敛,但仍有一丝难以完全隐藏的非人质感从建筑物深处散发出来。

我保持步速不变,假装低头看手机,用余光快速扫视旧校舍。大部分窗户被封死,只有一扇半地下室的窗户内有微弱的灯光闪烁。

突然,旧校舍的门开了,一个穿着深蓝色工作服的男人走出来,手里拿着工具箱。是校工张伯,在学校工作十几年了,平时负责水电维修,沉默寡言。

就在他抬头看向我这边的一瞬间,我清晰地感觉到——那股异常的能量波动源自于他。

张伯看起来和往常没什么不同:花白头发,微驼的背,粗糙的双手。

但他看我的眼神有一瞬间的凝固,那不是普通校工看学生的眼神,而是一种快速的、评估般的扫描。

我立刻戴上最阳光无害的笑容:“张伯好!这旧楼还要维修呀?”

他点点头,声音沙哑:“检查线路。”说完就低下头,快步离开。

就在他与我擦肩而过的瞬间,我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信息素——类似于我家传古书上描述的“敛息草”的味道,用于掩盖自身能量波动。

我继续往前走,直到拐过弯才停下,背靠墙壁,冷静地感受自己的心跳。是他吗?通风管里的入侵者?留下警告的人?

旧校舍...奶奶说的“西边的林子”。张伯身上有掩盖痕迹的能量波动和敛息草味道。巧合太多就不是巧合。

下午心理学导论课,我特意选择了靠后的位置,继续观察和记录。

但那种被窥视的感觉再次出现,这一次更加强烈——仿佛有人不在用眼睛看,而是用另一种方式“锁定”了我。

课间休息,我假装去洗手间,实际上快速检查了几个可能安装隐藏摄像头的位置:烟雾探测器、通风口、灯罩。一无所获。

直到我低头洗手时,在洗手池不锈钢表面的反光中,瞥见天花板角落一个极细微的闪光点——不是摄像头,更像是一小片嵌在天花板缝隙中的、某种昆虫甲壳的碎片,闪着不自然的金属光泽。

我保持不动,仔细感知。从那片甲壳碎片上,传来极其微弱但绝无疑问的能量波动——与我在公寓通风口发现的荧光残留物同源。

有人在用虫群相关的手段监视我。

冷静。不要打草惊蛇。我若无其事地离开洗手间,心里却开始重新评估形势。对手比想象的更了解我的底细,且技术手段超出预期。

放学后,我没有直接回公寓,而是去了大学城最大的连锁咖啡馆。这里人多嘈杂,能量场混乱,易于隐藏自身,也便于观察。

点了一杯热可可,我选择了吧台附近的位置,这里视野开阔。

然后我假装玩手机,实际上开始编写一个简单的信号扫描程序——奶奶教的古老智慧与现代科技的结合,用于探测异常能量传输。

程序运行需要时间。我抬头随意打量着咖啡馆里的人,目光突然定格在窗外。

街对面,陈浩和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一起说话。

男人穿着不合时宜的高领毛衣(尽管天气并不冷),身材瘦高,侧脸线条冷硬。陈浩的表情显得有些紧张和...恭敬?

男人似乎察觉到我的目光,突然转头看向咖啡馆方向。我立即低头,心脏微微加速。

不是因为我差点被发现,而是因为在那一瞬间,我清晰地感知到了男人身上散发出的能量场——冰冷、锐利、充满攻击性,与旧校舍张伯那种试图隐藏的波动完全不同。

这是一种毫不掩饰的、猎食者般的气息。

几秒钟后,我再次抬头,街对面已经空无一人。陈浩和那个高领毛衣男人都消失了。

手机上的扫描程序发出轻微震动,结果显示:检测到持续的低频能量传输,传输源方向——旧校舍。传输信号特征与我在公寓发现的荧光残留物高度匹配。

碎片开始拼接:张伯在旧校舍活动,那里有异常能量传输。高领毛衣男人与陈浩接触,散发着危险气息。我被某种虫群技术监视。

奶奶的警告在脑海中回响:“小心巢中的捕鸟网。猎人常在美味附近设陷阱。”

陈浩是“美味”。而我,可能已经踩中了为他准备的“捕鸟网”。

就在此时,手机收到一条新信息,来自一个未知号码:

“远离陈浩。他不是食物,是鱼钩。”

信息在阅读后三秒自动消失,不留痕迹。

我慢慢喝了一口已经微凉的可可,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与内心的冰冷形成鲜明对比。

局面变得复杂了。至少有两方势力在活动:一方警告我远离陈浩(公寓留言、短信),另一方似乎以陈浩为诱饵(监视者、高领毛衣男人)。

而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已经咬了饵。

有意思。

嘴角无声地勾起一丝弧度。那不是林宴常用的阳光笑容,而是某种更冰冷、更锐利的东西。

狩猎变得危险了。

但也更有趣了。

我将可可一饮而尽,拿起书包离开咖啡馆。需要重新制定计划了。首先,要搞清楚陈浩到底是什么“鱼钩”,而垂钓者,又到底想钓什么。

也许,我该主动去碰一碰那张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