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的首脑人选尘埃落定,会议室内的气氛从之前的紧张期待,转为了一种踌躇满志的畅所欲言。众人开始就建国初期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就在大家热烈讨论着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时,一直沉稳旁听的火先生,轻轻敲了敲桌面,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钟会长(只能用这个了,某些称呼估摸着不太能用),各位同仁,”火先生语气平和,但内容却让在场不少人对未来多了些思考,“有件事,我们需要未雨绸缪。原蒲甘地区,当地土着中,佛教信仰极为普遍,信徒数量庞大,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妥善处理与佛教界的关系,引导宗教力量为我所用,而非成为不稳定因素,这是一个非常现实且紧要的课题。”
此言一出,会议室安静了片刻。王曼妮、方静茹等这些刚从港岛过来不久的人,对宗教感触不深,但易中海、刘海中、贾东旭等人在蒲甘待的时间长些,深知火先生所言非虚。那些遍布城乡的佛寺、数量众多的僧侣,确实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钟铭摸着下巴,眼神闪烁,显然在快速思考。他想起后世一些多宗教国家的做法,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掌握宗教话语权。
“信众多,不好硬来,容易激起反弹。”钟铭缓缓开口,“堵不如疏,既然他们信,那咱们就给他们一个‘正统’的、听咱们话的信仰核心!”
他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咱们可以效仿某些世俗国家的做法,官方‘册封’或者‘认定’一位宗教上的最高精神领袖,把他捧得高高的,让他来统一解释教义,引导信众。这样一来,宗教舆论的主动权,不就掌握在咱们手里了?”
“好主意!”阎埠贵第一个抚掌赞叹,“此乃釜底抽薪之策!敢问铭爷,这精神领袖,该由何人担任?需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吧?”
众人也都觉得有理,纷纷点头,开始思索蒲甘境内哪位高僧适合被“招安”。
然而,钟铭的目光却在人群中扫视,最后,定格在了正在和易中海低声交谈的贾东旭身上。他看着贾东旭,脑子里却浮现出他那个整天神神叨叨、精通“招魂术”的老娘——贾张氏的形象。
一个荒诞却又莫名带感的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窜入钟铭的脑海!
“高僧?干嘛非要高僧?”钟铭嘴角勾起一抹坏笑,语出惊人,“咱们可以来个更绝的!直接引入一个更古老、更厉害的‘神仙’!”
他猛地一拍大腿,兴奋地说道:“你们说,咱们把东旭他老娘,贾张氏同志,捧成光明佛母转世临凡,怎么样?”
“啥?”
“我娘?光明……佛母?还转世?”
整个会议室瞬间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贾东旭更是张大了嘴巴,足以塞进一个鸡蛋,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
易中海手里的茶杯差点掉在地上,结结巴巴地道:“铭……铭爷,这……这贾张氏她……她行吗?” 他脑海里浮现出贾张氏盘腿坐在炕上,一边纳鞋底一边念叨“老贾啊,你快上来看看吧,有人欺负我们孤儿寡母”的场景,实在无法将她和佛家的光明佛母联系起来。
“怎么不行?”钟铭越说越觉得这主意妙不可言,兴奋地站起来踱步,“装神弄鬼……啊呸,是展现神迹!这方面,贾张氏同志那是家学渊源,天赋异禀啊!你们想想,她那手‘招魂’的绝活,谁不哆嗦?到时候,谁要是敢质疑她不是光明佛母转世,哼哼,那个简单!”
钟铭模仿着贾张氏的语气,捏着嗓子道:“贾大师……哦不,是光明佛母她老人家,完全可以开坛做法,让他们家老贾把质疑者都带下去见见他家的祖宗十八代,当面锣对面鼓地聊一聊嘛!问问他们家老祖宗,认不认可老母的身份!你看他还敢不敢瞎哔哔!”
“噗——”
“哈哈哈!” 会议室里先是死寂,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哄笑声!连一向沉稳的钱鑫和火先生都忍不住嘴角抽搐,肩膀耸动。傻柱更是笑得直接滑到了桌子底下,许大茂捂着肚子,眼泪都笑了出来。
易中海、刘海中、阎埠贵三人面面相觑,想笑又觉得这事太过离谱,表情扭曲得十分滑稽。
贾东旭则是满脸通红,又是想笑又是觉得荒诞,还带着一丝莫名的……期待?要是自己老娘真成了什么“光明佛母”,那自己岂不是成了“佛二代”?
“铭爷……这……这事儿能行吗?”贾东旭憋了半天,终于问出一句。
“怎么不行?”钟铭大手一挥,信心十足,“包装!关键是包装!咱们先找几个笔杆子,就像四眼儿这样的,编……啊不,是考证出光明佛母与东南亚的渊源,就说佛母怜悯此地众生,特意分神转世,化身贾张氏,前来普度信众,护佑南汉国运昌隆!”
他越说越起劲:“然后,找点托儿,制造几起‘神迹’,比如谁家生病的孩子被贾佛母摸了下头就好了,哪块久旱的地经过她老人家祈福就下雨了……细节交给咱们宣传部的王曼妮部长去操作。最后,由官方正式确认并册封!给她建个‘光明佛母宫’,香火钱充入国库……呃,是用于被宗教伤害过的那些人的损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