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三刻,京城的雾气渐浓。守夜的更夫老周提着灯笼,颤巍巍地走过西长安街。一阵冷风袭来,他不禁打了个寒颤,加快了脚步。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老周机械地喊着,声音在空荡的街道上回荡。
拐过一个街角,老周突然停下脚步。前方巷子里,一抹红色若隐若现。他眯起眼睛,借着微弱的灯光,看见一个身穿红衣的女子背对着他,长发垂地。
姑娘,这么晚了,还不回家?老周试探着问道。
女子缓缓转身,老周的瞳孔猛然收缩——她没有脸!那应该是脸的地方,只有一片惨白的皮肤,隐约可见青色的血管。
老周惊恐地后退,却听见身后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一个身着锦袍的年轻男子正朝他走来,面容俊美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阴冷。
老人家,深更半夜,为何在此游荡?男子声音低沉,带着一丝笑意。
我...我只是在值夜...老周结结巴巴地说。
男子意味深长地看了老周一眼,那么,可曾见过什么不寻常之事?
老周刚想摇头,突然想起刚才那个无脸女子。正当他要开口,喉咙突然一阵剧痛,仿佛有什么东西扼住了他的脖子。他拼命挣扎,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锦袍男子俯身靠近,嘴角微微上扬:告诉别人,今晚有贵客到访,叫他们准备好迎接。
老周的眼睛瞪大,充满了恐惧,随后身体软软倒下。
愚蠢。男子轻蔑地说,随即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夜色中。
寅时末,大理寺少卿陆昭正在书房翻阅案卷,突然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大人!大人!出大事了!
陆昭皱眉打开门,只见衙役小李面色惨白,浑身发抖。
何事如此惊慌?
西长安街...发现一具尸体...那、那死状...
陆昭立刻披上官服:带路。
案发现场已经围满了人,火把照亮了老周僵直的尸体。尸体面容扭曲,颈部有两个细小的牙印,伤口处血液干涸,呈紫黑色。
陆昭蹲下检查尸体,眉头紧锁。这绝非普通的命案。
封锁现场,不许任何人靠近。传令下去,三日内禁止夜间出行。
小李应声而去。
陆昭站起身,环顾四周。夜色如墨,远处传来打更声。他总觉得今夜不同寻常,仿佛有一双双眼睛在暗处窥视。
回到府中,陆昭换上便服,取出祖父留下的《异闻录》翻阅。书页泛黄,记载着各种奇闻怪事。当他翻到一章时,手指突然停住。
血族者,昼伏夜出,嗜血为生。其形似人,面无血色,目赤如丹,齿尖如刃。被其咬者,必死无疑,死后亦化为同类。
陆昭合上书,陷入沉思。老周的死状与书中描述极为相似。但血族之说,不过是古人的迷信罢了。然而,那颈部的牙印...
大人,京兆尹求见。门外,管家轻声通报。
陆昭整理衣冠:请进。
京兆尹王大人神色凝重地走进来:陆大人,西市又发现一具尸体,情形与老周一般无二。
何时发生的?
方才,天刚亮时发现的。但据附近居民所言,死者至少已死两个时辰。
陆昭面色一沉:传令下去,彻查近日入京人员。另外,派人去太医院取《洗冤集录》,我要对照这两起命案。
王大人领命而去。陆昭站在窗前,望着远处渐亮的天空,心中涌起一股不安。他总觉得,这两起命案背后,隐藏着更为可怕的真相。
卯时初,法华寺。
阿弥陀佛,施主深夜造访,所为何事?方丈静空大师双手合十问道。
陆昭拱手行礼:大师,贫官夜不能寐,听闻法华寺藏经阁有《金刚经》镇邪,特来求教。
静空打量着陆昭:大人面上有黑气,近日必有血光之灾。
陆昭心中一凛:大师可有化解之法?
血光之灾,多因杀孽所致。若要化解,需行善积德,超度亡魂。静空指向大殿,今晚子时,贫僧将为大人诵经祈福。
陆昭道谢离去。走出寺庙,他回头看了一眼,只见一名身着红衣的女子在远处树下注视着他,见他回首,迅速消失在晨雾中。
陆昭心中疑惑,加快脚步离开。
正午时分,大理寺衙门。
陆大人,刑部送来公文,要求我们协助调查近日的命案。小李将公文递给陆昭。
陆昭展开公文,只见上面写着:近日在京城内外发现多具尸体,死者颈部均有牙印,血液干涸。刑部怀疑是妖人作祟,特请大理寺协助调查。
妖人?陆昭冷笑,却也不得不重视起来。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大人,刑部侍郎刘大人求见!
陆昭皱眉。刘大人一向与他政见不合,此番前来,恐怕别有用心。
请他进来。
刘大人快步走入,拱手行礼:陆大人,听说你正在调查近日发生的命案?
确有此事。刘大人有何高见?
刘大人压低声音:陆大人,这些命案太过诡异,恐怕不是人力可为。依我看,应当请国师做法,镇压邪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