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煞星临世
时维大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夏末秋初,正是关中平原收获的季节。然而,一年来接连不断的天灾**,早已将这片土地的生机啃噬殆尽。先是春旱,赤地千里,禾苗焦枯;继而又是罕见的洪涝,浑浊的河水吞噬了残存的希望。百姓们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而此刻,一场更为恐怖的灾难,正如同乌云般,悄无声息地笼罩下来。
陈州府,淮宁县。
县衙后堂,年轻的县丞李亨烦躁地抓着稀疏的头发。窗外,原本还算齐整的庭院里,几株枯黄的梧桐树叶簌簌落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尘土与枯草混合的焦灼气味。案几上堆满了文书,大多是关于灾情、赈济、安抚流民的,每一个字都像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喘不过气。
“老爷,外面的情况……越来越糟了。”老管家李福声音沙哑地走进来,他脸上的皱纹更深了,眼神中充满了忧虑。“方才衙役来报,城外的田埂上,已经出现了零星的蝗虫。虽然不多,但……看样子,它们像是朝着城里来了。”
李亨猛地抬起头,布满血丝的双眼盯着窗外铅灰色的天空。“蝗虫?不可能吧,不是说今年雨水多,蝗虫滋生不易么?”他喃喃自语,心中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关于蝗灾的可怕传说,他从小听到大。遮天蔽日的虫群,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一切活物都被啃噬殆尽,那景象,光是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小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李福叹了口气,“只是这几日,总有乌鸦在头顶盘旋,叫声也凄厉得很。而且,县里已经有好几户人家,夜里听到了奇怪的沙沙声,像是……无数小脚在爬动。”
李亨站起身,走到窗边,用力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一股热风夹杂着更浓烈的尘土味扑面而来。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田野和天际线。地平线上,似乎真的有一片淡淡的、蠕动着的阴影,正在缓慢地移动。那阴影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快!快去看看!”李亨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不敢再看下去,猛地关上窗户,仿佛这样就能将那可怕的景象隔绝在外。
他知道,灾难,终究还是来了。而且,比他预想的,可能要可怕得多。
接下来的几天,蝗虫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它们不再是零星几点,而是如同黑色的潮水,从四面八方涌来。起初,人们还能挥舞着扫帚、竹竿驱赶,但很快,蝗虫的规模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它们遮蔽了天空,阳光被密密麻麻的虫身挡住,大地陷入一片昏暗。翅膀扇动的声音汇聚成震耳欲聋的轰鸣,如同万千战鼓同时擂响,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田野里的庄稼,无论好坏,瞬间被吞噬干净。绿色的禾苗,金黄的麦穗,甚至连田埂上的野草、灌木,都在蝗虫的啃噬下化为乌有,只留下一片片光秃秃的、狼藉不堪的土地。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土腥味和蝗虫足肢摩擦的沙沙声,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小小的虫子彻底占领。
城内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蝗虫无孔不入,钻进粮仓,啃食衣物布匹,甚至爬满墙壁和门窗。百姓们惊恐万分,用尽一切办法驱赶,但收效甚微。恐惧如同瘟疫般蔓延,人们脸上失去了血色,眼神空洞,口中念念有词,祈祷着神灵的庇佑,或是诅咒着这无情的灾难。
县衙里乱成一团。李亨几乎不眠不休,指挥着衙役们安抚百姓,组织人手修补房屋,尽可能地抢救一些物资。但面对如此庞大的虫群,人类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和徒劳。
“大人,不好了!”一名衙役连滚爬带地冲进后堂,脸上满是惊恐。“城南……城南那边,出现怪事了!”
“什么事?慢慢说!”李亨的心猛地一沉。
“是……是那些蝗虫……它们……它们好像在……吃人!”衙役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你说什么?!”李亨惊得差点站立不稳。“蝗虫怎么可能吃人?!”
“小的亲眼所见!”衙役喘着粗气,“就在城南的一处破庙附近,聚集了数不清的蝗虫,比别处都要密集。有……有几个胆大的后生想去看看,结果刚靠近,就被……就被一大片蝗虫给……给淹没了!眨眼工夫,人就没了!只剩下……只剩下一些骨头和碎布!”
李亨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浑身的血液都仿佛凝固了。蝗虫吃人?这……这简直比最恐怖的噩梦还要骇人!
“还有,还有……”衙役接着说,“附近几个村子里,也开始有人失踪了。有人说,晚上睡觉的时候,能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在身上爬,痒痒的,麻麻的,等天亮了,身上就多了好多被啃咬的伤口,血流不止,有的人……甚至伤重不治……”
“妖孽!简直是妖孽!”李亨气得浑身发抖,一拳砸在桌案上,震得杯盘乱跳。“传令下去!全城戒严!所有百姓务必紧闭门窗,日夜燃火,不得外出!派出所有衙役,沿街巡逻,发现任何异常,立刻回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