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天亮后不遇见 > 第31章 桃香传世,山海同春

天亮后不遇见 第31章 桃香传世,山海同春

作者:瑶瑶瑶瑶7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7 15:33:46

沈守安带着孩子们在海边讲述墨尘与苏清鸢传奇的第三年,江南迎来了一场盛大的“桃海节”。这节日是百姓们自发设立的,定在每年春日桃花盛放之时,既是为了祭拜“桃海神”,也是为了庆祝丰收、祈福安康。而今年的桃海节,沈家更是提前三个月便开始筹备——沈守安决定在海边的老桃树下,举办一场“桃香宴”,邀请江南各地的百姓前来,一同品尝桃花糕、桃花酒,聆听墨尘与苏清鸢的故事,让这份守护与温暖,传遍更多地方。

桃海节前一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海边就热闹了起来。沈家的子弟们早早地赶到了小屋前,有的在老桃树下搭建简易的棚子,棚子上挂满了粉色的桃花串,随风摇曳;有的则在沙滩上平整场地,摆放石桌石凳,石桌上铺着素色的布巾,准备用来摆放食物;还有的则提着竹篮,采摘老桃树上的新鲜桃花,为制作桃香宴的食材做准备。

沈守安的女儿沈若桃,今年刚满十六岁,眉眼如画,性子温婉,最是擅长做桃花糕——她从小跟着祖母学习,不仅掌握了苏清鸢传下的“晨露桃花糕”做法,还在其中加入了江南的桂花蜜,让桃花糕的口感愈发清甜。此时,她正带着几个同龄的姑娘,在小屋的灶台前忙碌着。

“若桃妹妹,晨露真的要这么早去收集吗?”跟着帮忙的姑娘李阿妹,揉着有些发酸的胳膊问道。为了收集海边的晨露,她们凌晨四点就起床了,拿着小小的瓷碗,在老桃树的叶片上小心翼翼地承接,直到太阳升起才停下,每个人的瓷碗里都装着满满的晨露。

沈若桃笑着点头,手中的木勺不停搅动着米粉糊:“是啊,阿妹姐。祖母说,苏清鸢奶奶当年做桃花糕,最讲究的就是这晨露。海边的晨露沾着大海的灵气,还带着桃花的清香,用它来和米粉,做出来的桃花糕才够软糯香甜。”她说着,将收集来的晨露缓缓倒入米粉糊中,瞬间,一股淡淡的桃花香混合着米香飘散开来,引得灶台边的姑娘们都忍不住吸了吸鼻子。

不远处的沙滩上,沈守安正带着族中的青壮年,整理百姓们送来的食材。有从江南各地运来的新鲜米粮、蜂蜜、桂花,还有海边百姓捕来的鲜鱼、活虾,甚至还有山里的村民送来的野果、菌类。“守安大哥,今年的桃海节,来的百姓怕是要比去年多一倍呢!”负责登记食材的沈家村村民沈老栓,一边清点着手中的账本,一边笑着说道,“昨天还有邻县的百姓托人来问,能不能提前来海边,想看看老桃树,尝尝若桃姑娘做的桃花糕。”

沈守安笑着点头,目光望向老桃树:“这老桃树是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的化身,桃香宴也是为了传承他们的心意,来的百姓越多,这份温暖就传得越远。大家再加把劲,务必让每一位来的百姓,都能吃上好东西,听好故事。”

众人齐声应和,手中的活计干得愈发麻利。临近中午时,桃香宴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了。老桃树下的棚子下,整齐地摆放着数十张石桌,每张桌上都放着一碟桃花糕、一壶桃花酒,还有一盘盘新鲜的海鲜、野果;沙滩上,几个简易的灶台已经支起,锅里炖着鲜美的鱼汤,烤着肥嫩的海虾,香气飘出数里,引得远处的百姓们纷纷朝着海边赶来。

午后时分,海边已经挤满了人。男女老少穿着整洁的衣裳,脸上带着笑容,有的围坐在石桌旁,品尝着桃花糕和桃花酒;有的围着老桃树,听沈家的长辈讲述墨尘与苏清鸢的故事;还有的带着孩子在沙滩上玩耍,捡贝壳、堆沙堡,欢声笑语此起彼伏。

沈若桃端着一盘刚做好的桃花糕,穿梭在人群中,给没有分到糕点的老人和孩子递上一块。“张奶奶,您尝尝今年的桃花糕,我加了点桂花蜜,您看看合不合口味。”她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面前,笑着递上一块桃花糕。

张奶奶接过桃花糕,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着,眼中满是怀念:“好吃,好吃啊!这味道,和我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那时候,我还见过苏清鸢姑娘呢,她长得可好看了,还亲手给我递过桃花糕。这么多年过去了,没想到还能吃到这么正宗的味道。”

沈若桃听着,眼中满是欣喜:“张奶奶,您见过苏清鸢奶奶吗?您能给我讲讲她的样子吗?”

张奶奶点了点头,拉着沈若桃的手,坐在石凳上,缓缓说道:“那时候我才五岁,跟着爹娘来海边祭拜。苏清鸢姑娘穿着月白色的裙子,身后有九条雪白的尾巴,笑起来特别温柔。她看到我盯着桃花糕看,就拿了一块递给我,还摸了摸我的头,说‘小姑娘,要好好长大,以后也要做个善良的人’。这么多年了,我一直记着她的话呢。”

沈若桃听得入了迷,心中对苏清鸢的敬佩愈发深厚。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桃花糕的做法传承下去,把苏清鸢的教诲记在心里,做一个善良、温暖的人,守护好身边的百姓。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不小心掉进了海边的浅滩里。浅滩虽然不深,但海浪正缓缓上涨,小男孩吓得哇哇大哭,周围的百姓们一时之间都慌了神,想要上前救援,却又怕被海浪卷走。

沈守安听到哭声,立刻朝着浅滩跑去。他一边跑,一边运转体内的道法,准备借助灵气将小男孩救上来。然而,就在他即将靠近浅滩时,海面上突然泛起一道淡淡的白光,白光化作一只雪白的狐爪虚影,轻轻将小男孩从浅滩中托起,然后缓缓放在了沙滩上。

同时,老桃树上也泛起一道青光,青光中传来墨尘沉稳的声音:“孩子别怕,没事了。”

小男孩落在沙滩上,停止了哭泣,看着海面上的白光和老桃树上的青光,眼中满是好奇。周围的百姓们见状,纷纷朝着老桃树和大海的方向跪拜下来,口中念着:“多谢桃海神保佑!多谢桃海神保佑!”

沈守安走上前,将小男孩抱起来,递给赶过来的小男孩父母,然后对着老桃树和大海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墨尘爷爷,多谢苏清鸢奶奶。”

待百姓们起身之后,沈守安走上一个临时搭建的高台,对着众人说道:“乡亲们,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一直都在守护着我们,他们化作山海的灵气,化作老桃树的生机,时刻关注着我们的安危。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桃海节,不仅是为了祭拜他们,更是为了传承他们的精神——做善良的人,守正义的心,护身边的人。我希望,在场的每一位乡亲,每一位孩子,都能记住这份精神,把它传承下去,让江南永远平安,让山海永远安康。”

台下的百姓们纷纷鼓掌,掌声在海边久久回荡。随后,沈守安带着沈家的子弟,在老桃树下表演了当年墨尘传下的道法招式——虽然没有墨尘那般强大的灵力,但每一个招式都充满了力量,展现出了沈家子弟守护百姓的决心。百姓们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夜幕降临,海边点燃了篝火。篝火熊熊燃烧,照亮了整个沙滩,也照亮了百姓们脸上的笑容。大家围坐在篝火旁,一边吃着烤海鲜、桃花糕,一边听沈守安讲述墨尘与苏清鸢治水、斩妖的故事。沈若桃则带着姑娘们,在篝火旁唱起了江南的民谣,歌声温柔动听,与海浪声交织在一起,格外动人。

“守安大哥,明年的桃花节,我们还要来!”一位邻县的百姓举着手中的桃花酒,大声喊道。

“对!明年我们还要来吃若桃姑娘做的桃花糕,听桃海神的故事!”其他百姓也纷纷附和道。

沈守安笑着点头:“乡亲们,明年的桃花节,我们依旧在海边等大家!到时候,我们会准备更多的桃花糕、桃花酒,讲更多墨尘爷爷和苏清鸢奶奶的故事!”

篝火旁的笑声、歌声、欢呼声,在海边回荡了一整夜。直到次日清晨,百姓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海边,朝着各自的家乡走去。沈守安带着沈家的子弟,开始清理沙滩上的杂物,将老桃树下的石桌石凳摆放整齐,小屋前的灶台也擦拭得干干净净。

沈若桃拿着一个小小的瓷碗,再次来到老桃树下,收集着清晨的晨露。她对着老桃树轻声说道:“苏清鸢奶奶,今天的桃海节很热闹,百姓们都很开心。以后每年,我都会做好吃的桃花糕,举办桃海节,把您和墨尘爷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把你们的精神传承下去。”

一阵微风吹过,老桃树的枝桠轻轻晃动,一片桃花瓣飘落下来,正好落在沈若桃的瓷碗中。同时,海面上泛起一道淡淡的金光,金光中传来墨尘和苏清鸢的声音:“若桃,好孩子,谢谢你。只要这份善良与守护的心意能一直传承下去,我们就会永远守护着这片山海,守护着你们。”

沈若桃握着瓷碗,眼中泛起了泪光,她对着老桃树和大海深深鞠了一躬,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此后,每年的桃海节,海边都会挤满来自江南各地的百姓。沈若桃长大后,接过了父亲沈守安的担子,成为了沈家新一代的守护者,她不仅将桃花糕的做法传给了更多人,还将墨尘的道法心得整理成册,免费传授给愿意守护百姓的年轻人。

岁月流转,又过了数百年。老桃树依旧枝繁叶茂,每年春日依旧桃花盛放;海边的小屋经过多次修缮,依旧温馨整洁;桃花节也成为了江南地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代代相传。墨尘与苏清鸢的故事,不再仅仅是沈家的家族记忆,更成为了江南百姓共同的精神寄托,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传奇。

这年春日,沈家第三十代传人沈护民,带着江南各地的百姓代表,在老桃树下立了一块石碑。石碑上刻着“桃海神之碑”五个大字,下方则刻着墨尘与苏清鸢的生平事迹,以及“善良为心,守护为责,山海同春,传奇永续”十六个小字。

立碑仪式上,沈护民对着石碑和老桃树,对着在场的所有百姓,大声说道:“墨尘爷爷,苏清鸢奶奶,今日我们立此石碑,既是为了铭记你们的恩情,也是为了立下誓言——江南百姓,将永远传承你们的精神,以善良为心,以守护为责,让这片山海永远平安,让这份传奇永远延续!”

在场的百姓们纷纷鞠躬行礼,口中齐声喊道:“以善良为心,以守护为责,山海同春,传奇永续!”

声音在海边回荡,穿过桃花林,越过大海,传到了江南的每一个角落。老桃树上的桃花纷纷飘落,如同粉色的雨幕;海面上的金光与白光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美丽的光环,笼罩着整个海边,笼罩着这片被守护的山海。

墨尘与苏清鸢的故事,最终没有停留在岁月的长河中。它化作了桃花的香气,弥漫在江南的春日里;化作了大海的浪潮,守护着江南的百姓;化作了百姓心中的信念,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从此,江南永远风调雨顺,山海永远平安安康,这份关于爱、善良与守护的传奇,将在世间永远流传,直至永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