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三百年,秋,深夜。
永宁侯府,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姜毅、姜承宇和苏慕言三人凝重的脸庞。窗外,夜色深沉,万籁俱寂,只有偶尔掠过的晚风,吹动着窗棂,发出轻微的声响。
“既然我们已经决定联手调查,那就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姜毅率先打破沉默,他的目光扫过姜承宇和苏慕言,语气沉稳而坚定,“对方势力庞大,行事隐秘,我们必须步步为营,不能有丝毫差错。”
苏慕言微微颔首,接过话茬:“永宁侯所言极是。目前我们掌握的线索有限,只有赛马场的马蹄铁碎片、匿名信以及现场留下的军靴脚印。当务之急,是顺着这些线索查下去,找到突破口。”
“军靴脚印……”姜承宇皱着眉,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父亲,您在军中是否有信得过的人?或许可以通过他们,调查一下这种军靴的来历和配发情况。”
姜毅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我确实认识几位军中的老部下,其中禁卫军的统领赵刚,更是我当年一手提拔起来的,为人忠诚可靠。我可以暗中联系他,让他帮忙调查此事。不过,此事事关重大,不能大张旗鼓,只能秘密进行。”
“这是自然。”苏慕言接口道,“一旦打草惊蛇,让幕后黑手察觉到我们的行动,他们很可能会销毁证据,甚至对我们采取更激进的手段。所以,所有调查都必须在暗中进行。”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除了调查军靴的来历,我们还应该从另外两个方面入手。第一,重新调查赛马场的意外。虽然李修有嫌疑,但他很可能只是一个被利用的棋子。我们可以再次询问当天在场的人,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细节。第二,追查匿名信的来源。虽然写信人刻意掩饰了笔迹,但信纸和墨水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
“苏公子考虑得很周全。”姜毅赞许地看了苏慕言一眼,“那这几项调查,我们就分工合作。我负责联系赵刚,调查军靴的事情。承宇,你在学院里人脉较广,就负责重新询问当天赛马场的目击者,看看能不能找到新的线索。”
“是,父亲。”姜承宇躬身应道。
“至于追查匿名信的来源,”姜毅的目光落在苏慕言身上,“苏公子,这件事就拜托你了。我听说江南一带的文人,对纸张和墨水颇有研究,苏公子来自江南,想必在这方面也有独到的见解。”
苏慕言微微一笑:“永宁侯放心,我一定尽力而为。不过,追查信件来源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我明白。”姜毅点了点头,“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但也最耗不起时间。大家一定要小心谨慎,切记不可擅自行动,有任何发现,都要第一时间互通消息。”
“是。”姜承宇和苏慕言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了轻轻的敲门声,伴随着管家压低的声音:“老爷,赵统领派人送来了一封信,说是有要事禀报。”
姜毅心中一动,连忙说道:“快,把信拿进来。”
管家推门而入,将一封密封的信件递给姜毅,然后躬身退了出去。
姜毅接过信,快速拆开,仔细阅读起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眉头也紧紧地皱了起来。
“父亲,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姜承宇看到父亲的表情,心中一紧,连忙问道。
姜毅放下信,沉默了片刻,才开口说道:“赵刚在信中说,他已经暗中调查了军中的军靴配发记录。那种特殊花纹的军靴,是专门配发给京郊大营的精锐部队——‘神策营’的。而且,就在赛马比赛的前一天,神策营有一名士兵的军靴遗失了一双。”
“神策营?”姜承宇和苏慕言同时惊呼出声。
神策营是京郊大营的核心力量,直接听命于皇帝,负责保卫京城的安全。如果这件事真的和神策营有关,那背后牵扯的势力,恐怕比他们想象的还要庞大。
“赵刚还说,”姜毅继续说道,“那个遗失军靴的士兵,名叫王虎,是神策营统领李崇的亲信。而这个李崇,正是二皇子姜承泽的岳父。”
“二皇子?!”姜承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竟然是他!”
苏慕言也皱起了眉头:“这么说来,幕后黑手很可能就是二皇子。他想通过打压永宁侯,削弱中立派的力量,为自己争夺储君之位铺路。”
“恐怕事情就是这样。”姜毅叹了口气,“二皇子一直野心勃勃,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神策营的李崇是他的岳父,京郊大营的不少将领也都被他拉拢过去了。我们这次,算是捅了一个马蜂窝。”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姜承宇有些慌乱地问道,“二皇子权势滔天,我们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慌什么!”姜毅厉声喝道,“我们姜家在朝中立足多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虽然二皇子势力庞大,但他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对我们动手。只要我们找到确凿的证据,就能扳倒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