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熙二十三年,冬。
沧京的雪,总是来得早,下得静。
皇宫深处的长乐宫,暖阁内炉火正旺,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姜玥瑶身着一件绣着暗纹的素色锦袍,正坐在窗边的软榻上,戴着老花镜,仔细地看着手中的一本古籍。她的头发已染上了霜白,但精神矍铄,眼神依旧清澈。
墨玄坐在她对面的太师椅上,手里拿着一串紫檀佛珠,指尖轻轻摩挲着。他的脸上也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身姿依旧挺拔,气质沉稳如旧。两人之间,是一片宁静而温馨的氛围,只有炉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和窗外雪花飘落的簌簌声。
“陛下,该喝药了。”贴身侍女青禾端着一碗温热的汤药走进来,轻声说道。
姜玥瑶放下古籍,摘下老花镜,接过药碗,一饮而尽。她递回空碗,笑着说:“这药倒是越来越不苦了。”
墨玄放下佛珠,握住她的手,语气温柔:“李太医特意在药里加了些蜂蜜,自然不那么苦了。你最近睡眠还好吗?”
“挺好的。”姜玥瑶点了点头,“只是偶尔会想起以前的事情。”
墨玄微微一笑:“人老了,总是容易怀旧。我们这一辈子,经历的事情太多了。”
是啊,太多了。姜玥瑶心中感慨。从年少时的相遇相知,到沙场并肩作战,再到携手治理天下,他们一起走过了风风雨雨,见证了长明国从动荡走向盛世的全过程。
如今,他们都已年过花甲,太子姜承泽早已顺利继位,成为了新一代的皇帝。他们的儿子姜子轩,也已长大成人,封为了“靖王”,在朝中辅佐兄长,颇有当年墨玄的风采。
“对了,子轩和他媳妇说,今天要带着孩子们来给我们请安。”墨玄想起一事,说道,“还有承泽和婉柔,也会过来一起用晚膳。”
“好啊。”姜玥瑶脸上露出了期待的笑容,“我倒是有些想念那些小家伙了。”
正说着话,外面传来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
“皇爷爷!皇奶奶!我们来啦!”
伴随着清脆的童音,暖阁的门被推开,一群穿着厚厚的棉袄的孩子涌了进来。为首的是一对七八岁的龙凤胎,是姜子轩的孩子,后面还跟着几个稍小一些的孩子,都是太子和其他皇室成员的后代。
姜玥瑶和墨玄连忙站起身,脸上堆满了笑容。
“慢点跑,别摔着。”姜玥瑶笑着说道,伸手抱住扑过来的小男孩。
“皇奶奶,你看我画的画!”小男孩献宝似的递过一张画纸,上面画着歪歪扭扭的一家人。
“真好看!”姜玥瑶仔细看着画,赞不绝口,“我们家的小宝贝真是越来越能干了。”
墨玄也抱起一个小女孩,笑着问:“告诉皇爷爷,最近有没有好好读书?”
“有!”小女孩用力点头,“先生还夸我背书背得快呢!”
“真乖。”墨玄欣慰地摸了摸她的头。
孩子们围在姜玥瑶和墨玄身边,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最近的趣事,暖阁内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
不一会儿,太子姜承泽和太子妃苏婉柔,以及靖王姜子轩和王妃也走了进来。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姜承泽和苏婉柔躬身行礼。
“儿臣参见父王,母妃。”姜子轩和王妃也跟着行礼。
“都免礼吧。”姜玥瑶摆了摆手,“快坐下,外面冷。”
众人坐下后,侍女们端上了热腾腾的茶水和点心。
姜承泽看着姜玥瑶和墨玄,关切地问道:“父皇,母后,最近身体还好吗?儿臣事务繁忙,没能经常来看望你们,还请父皇母妃恕罪。”
“我们身体好得很,你不用挂心。”墨玄说道,“你是皇帝,以国家大事为重,我们都明白。”
“是啊,承泽。”姜玥瑶也说道,“只要你能好好治理国家,让百姓安居乐业,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苏婉柔也开口道:“父皇母后,我们今天带来了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补品,都是特意为你们挑选的。”
“有心了。”姜玥瑶笑着说。
姜子轩看着孩子们,笑着说:“这些小家伙,在家就吵着要来见皇爷爷皇奶奶,一路上都没安静过。”
“孩子们活泼可爱,我们喜欢还来不及呢。”墨玄说道。
晚膳准备好了,众人一起移步到餐厅。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菜肴,都是姜玥瑶和墨玄平时爱吃的。
席间,姜承泽向墨玄请教了一些朝政上的问题,墨玄一一耐心解答。姜子轩则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他最近在封地的见闻。孩子们则在一旁打闹嬉戏,气氛十分融洽。
吃完饭,众人又回到暖阁,聊了一会儿天。眼看天色不早了,姜承泽等人起身告辞。
“父皇母后,我们先回去了,改日再来看望你们。”
“好。”姜玥瑶点了点头,“路上小心,注意安全。”
孩子们也依依不舍地和姜玥瑶、墨玄告别。
暖阁内再次恢复了宁静。姜玥瑶靠在墨玄的肩上,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中满是幸福和满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