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50章 腊月蒸馍写春联,除夕守岁话丰年,春暖可期盼新耕

腊月廿八的雁归村,早被年味儿裹得满满当当 —— 老村长家的堂屋飘着年馍香,张婶家的窗棂贴着新窗花,连村口的老槐树上都系了红布条,风一吹,布条晃着,像在提前给村民拜早年。晋北有 “廿八蒸馍,辞旧迎新” 的老规矩,这天要蒸够正月吃的年馍,有嵌着红枣的 “枣福馍”、捏成元宝样的 “招财馍”,还有印着糜穗纹的 “丰登馍”,每样都藏着对来年的盼头。

“晚秋,枣福馍的面得揉到‘软而不塌’,红枣要选去核的,嵌在馍上时得留缝,蒸的时候才不会崩开!” 苏老太站在灶边,手里捏着个面团,指尖翻飞间,就捏出个圆滚滚的馍坯,上面嵌了三颗红枣,像缀着三颗红宝石。苏晚秋蹲在旁边帮忙,手里的面团泛着柔光 —— 她按苏老太的法子,用温水和面时,悄悄滴了两滴灵泉水,面团揉出来比往常更筋道,还带着股淡淡的麦香,却只说是 “面醒得足,揉得久”。捏好的馍坯摆在蒸笼里,层层叠叠,像排着队的小元宝。

苏小石头踮着脚趴在案板边,手里拿着个小木梳,给 “丰登馍” 压花纹:“三姐,您看我压的糜穗纹,像不像咱家地里的穗子?陆知青说,这样蒸出来,明年就能收好多糜子!” 他的小兜里还装着颗刚出锅的枣福馍边角,甜香在嘴里化开,嘴角沾着面屑也顾不上擦 —— 按腊月的规矩,孩子尝 “头锅馍” 能讨 “新年有口福” 的彩头,张婶路过时,还往他兜里塞了块炒糜子,笑着说:“小石头多吃点,明年长得高,能帮着割麦了!”

堂屋的另一角,陆承泽正铺着红纸写春联,毛笔蘸着浓墨,在红纸上写下 “糜田岁岁丰登景,荞麦年年满囤香”,墨汁未干,老村长就凑过来点头:“写得好!既提了今年的糜子,又盼了明年的荞麦,合咱村的景!” 村民们也围过来要春联,有的要 “引水渠边苗茁壮,蓄水池里水丰盈”,有的要 “互助邻里添暖意,勤耕土地获安康”,陆承泽写得手不停,额头上渗着汗,却笑得眉眼弯弯:“能给大伙写春联,也是我的新年福气。”

写春联的间隙,村民们还不忘帮困难户备年货。王大爷家的烟囱坏了,几个年轻小伙扛着梯子帮着修;李大夫家的丫丫缺件新棉袄,张婶就把自家闺女的旧棉袄改了改,送了过去;晚秋则带着小石头,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年馍和炒糜子,老人接过热乎乎的馍,眼眶红了:“往年过年只能啃冻窝头,今年有馍有粮,多亏了大伙啊!”

除夕这天,雁归村的烟火气更浓了。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炖着糜子粥,煮着腊肉(今年收成好,公社分了点肉),还有腌菜和豌豆干,摆了满满一桌。苏晚秋家的八仙桌上,中间放着个大陶盆,里面盛着 “团圆馍”,周围摆着油糕、糖蒜和炒荞麦粒,都是这一年的新收成。苏老太端起粥碗,先敬了天地:“谢土地爷赏饭,谢大伙互助,咱今年能安稳过年,明年定更红火!”

守岁的时候,村民们聚在老村长家的院坝里,火堆烧得旺旺的,映得每个人脸上都暖融融的。陆承泽掏出本新的农书,给大伙讲荞麦种植的注意事项:“开春播种前,得把地翻三遍,荞麦怕涝,得提前挖好排水沟。” 张婶则说:“明年豌豆套种糜子,我多留点种,分给大伙一起种,让咱村的地都能多收粮。” 老村长拿着个小本子,记着明年的春耕计划:“蓄水池得安排人定期看,引水渠的闸门要检修,保证开春能及时浇水。”

零点的钟声刚过(村里只有老村长家有座旧钟),远处传来几声零星的鞭炮响(公社特批给各村的少量鞭炮),村民们互相道着 “新年好”,小石头还提着个小灯笼,在院坝里跑着喊:“新年到!粮满仓!明年荞麦长得壮!” 晚秋站在火堆旁,望着满院的笑脸,又摸了摸贴身处的桃木梳 —— 从去年的饥荒到今年的丰年,从春种的艰难到秋收的喜悦,从冬储的忙碌到过年的安稳,雁归村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大伙的互助与勤劳。

大年初一的清晨,雪停了,阳光洒在雪地上,泛着金光。村民们穿着新衣(有的是旧衣洗干净,有的是新做的粗布衫),互相拜年,巷子里满是笑声。晚秋和小石头走在拜年的路上,看着家家户户门框上的春联、窗棂上的窗花,还有仓房外堆得满满的粮囤,心里满是安稳。她知道,明年的糜田会更壮,荞麦会丰收,引水渠的水会滋润每一寸土地;明年的年馍会更甜,春联会更红,村民们的笑声会更响亮。

喜欢饥荒年代种田忙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饥荒年代种田忙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