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饥荒年代种田忙 > 第48章 公粮过磅辩公允,分粮祭仓储新种,互助冬筹备安康

秋收后的雁归村,仓房外的粮堆像座小金山 —— 糜穗刚脱粒的金粒还带着潮气,在阳光下泛着暖光,公社的运粮马车已停在村口,等着收公粮。按晋北老规矩,公粮过磅得 “三方在场”:公社粮管员、村长老、村民代表,缺一不可,为的就是 “秤平斗满,不亏公不亏私”。

“把斗斛擦干净!每斗都得刮平,多一粒少一粒都不行!” 老村长站在磅秤旁,手里攥着块干布,仔细擦着斗斛内壁的粮屑。苏晚秋作为村民代表,正帮着粮管员校准磅秤 —— 她提前从县农技站借了标准砝码,放在秤盘上,看着秤杆平成一条线,才点头说:“李管员,秤准了,能过磅了。”

刚称第一斗粮,张富贵就挤了过来,指着斗斛里的粮粒:“这粮里有碎粒!得筛掉再称,不然算掺假,得扣斤两!” 他手里还拿着个小筛子,想把斗里的粮倒出来筛。陆承泽立刻拦住:“张副主任,公社规定‘公粮允许含三成碎粒’,这斗粮的碎粒才一成,符合标准。而且您看这粒,虽碎却干爽,没掺土没受潮,怎么能算掺假?” 粮管员蹲下身,抓起一把粮粒搓了搓,手心没沾半点土,也帮腔:“确实符合标准,不用筛,继续称。”

张富贵没辙,又盯着秤秤的秤砣:“这秤砣是不是轻了?我看刚才称的时候,秤杆有点翘!” 苏晚秋早有准备,把标准砝码又放在秤盘上:“您自己看,秤码放上去,秤杆平得很,要是秤砣轻了,现在该翘了吧?” 围观的村民也跟着喊:“别找茬了!公粮是咱用心种的,干净得很!” 张富贵被说得面红耳赤,只能悻悻地站到一边,再也没敢多嘴 —— 这是他最后一次试图挑事,此后便再没踏进雁归村。

公粮交完,就到了 “分粮祭仓” 的仪式。老村长捧着个陶碗,里面装着新粮,绕着村仓房走了一圈,把粮粒撒在仓门四周:“仓神爷,求您护着咱的粮,不潮不蛀,存到明年春耕都好好的,让咱村民有饭吃,有粮种!” 仪式结束,村民们排着队领粮,磅秤旁的账本记得清清楚楚:张婶家分了两百二十斤,王大爷家因劳力少、地又薄,多补了三十斤,李大夫家要留种,多分了五十斤。

苏小石头拎着个小布袋,跟着晚秋领粮,看着秤杆压得低低的,高兴得直蹦:“娘,咱家分了两百斤!能蒸好多花馍,炸好多油糕了!” 他还趁人不注意,往王大爷的布袋里多塞了两把粮 —— 这是晚秋教他的,“王爷爷年纪大,多给他点粮,他冬天就不用愁了”。

分完粮,村民们就忙着储粮和冬备。苏晚秋家的堂屋里,陶瓮摆了四排,苏老太正往瓮里铺干麦秸:“瓮底铺三层麦秸,再撒把艾草灰,粮粒装进去不返潮、不招虫,存到明年都香喷喷的。” 晚秋则在选留明年的种子,她把颗粒最饱满、脐部发黑的 “金顶籽” 挑出来,装进个陶罐里,趁苏老太转身,悄悄滴了两滴灵泉水 —— 灵泉水能让种子出苗率更高,还能抗虫,却只说是 “选种时挑的都是顶好的,明年准能出壮苗”。

张婶带着几个媳妇来帮忙腌菜,陶缸里的芥菜码得整整齐齐,每层都撒着粗盐和花椒:“今年的芥菜嫩,腌出来脆爽,配糜子粥正好。等腌好了,每家都送一坛,让大伙冬天都有咸菜吃。” 王大爷则帮着村里的困难户运粮,他推着独轮车,把粮一袋袋送到家,还教他们储粮的法子:“粮瓮得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每月倒出来晒一次,别捂着。”

陆承泽没闲着,他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在修蓄水池 —— 为明年春耕储水。“今年雨水多,得多存点水,明年要是天旱,就能靠蓄水池浇地,不用再盼着下雨。” 他手里的图纸画得详细,蓄水池要挖一丈深、两丈宽,池底铺层黏土,防止漏水。

傍晚时分,村民们聚在老村长家的院坝里,分享着储粮的技巧,聊着明年的打算。张婶说:“明年我想多种点豌豆,跟糜子套种,多收点豌豆,冬天能煮豌豆粥,还能晒豌豆干。” 李大夫则说:“我跟县农技站要了新的荞麦种,明年试种三亩,要是收成好,全村都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